一种骨科护理用涂药夹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729111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15 17: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骨科护理用涂药夹板,包括储药棉层、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所述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一侧通过转轴连接固定,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另一侧通过锁扣连接扣合,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之间设置有密封垫,所述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内壁上均开设有若干通孔,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内壁上敷设有储药棉层,储药棉层两侧的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端部设置有弧形防溢气垫,所述上固定板内部设置有匀药腔,下固定板内部设置有集液腔,所述一种骨科护理用涂药夹板,结构简单,涂药方便,增加病人的舒适性,实现多余药液的排出,提高换药涂药的质量和工作效率,有效避免药液溢出,有助于患者康复,环保节约,卫生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骨科护理领域,具体是一种骨科护理用涂药夹板
技术介绍
在对骨伤科患者,特别是四肢骨折手术后的护理治疗过程中,为了保持手术后的骨骼对位稳定,避免伤员受到二次伤害,保证骨伤患者正常愈合康复,需要对骨折肢体进行复位固定。一般西医采用的是石膏绷带法,即用棉布纱加生石膏和水缠绕在骨折部位,石膏固化后形成硬壳使得肢体保持在正常位置上。而一般中医是采用夹板绷带法,用夹板压在骨折的部位,再用绷带包扎固定。无论采用石膏绷带法还是夹板绷带法都需要定时涂覆换药,换药时,需有多年临床经验的骨科医师小心谨慎捆扎固定,操作繁琐,而且,一旦操作时不小心,对位固定不好,就可能造成骨伤肢体不能正常愈合,操作时间长,效率低,容易对患者造成痛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骨科护理用涂药夹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种骨科护理用涂药夹板,包括储药棉层、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所述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一侧通过转轴连接固定,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另一侧通过锁扣连接扣合,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之间设置有密封垫,所述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内壁上均开设有若干通孔,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内壁上敷设有储药棉层,储药棉层两侧的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端部设置有弧形防溢气垫,所述上固定板内部设置有匀药腔,上固定板顶部设有注液管,注液管连通匀药腔,所述下固定板内部设置有集液腔,下固定板底部设有出液管,出液管连通匀药腔。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呈弧形相对设置。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若干通孔呈矩阵排列且截面为圆形。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防溢气垫上设有单向气门阀。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匀药腔连通上固定板内壁设置的若干通孔。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集液腔连通下固定板内壁设置的若干通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所述一种骨科护理用涂药夹板,结构简单,涂药方便,避免传统的换药或涂药的繁琐步骤,增加病人的舒适性,避免对骨折处肢体造成二次伤害,储药棉层及匀药腔保证药液的均匀涂敷且在集液腔的收集下实现多余药液的排出,提高换药涂药的质量和工作效率,且防溢气垫与肢体亲密贴合,有效避免药液溢出,换药结束后不影响肢体的血液流通,有助于患者康复,环保节约,卫生安全,适用于骨科护理、治疗、康复的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截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出液管、2-通孔、3-集液腔、4-转轴、5-储药棉层、6-匀药腔、7-注液管、8-上固定板、9-锁扣、10-密封垫、11-下固定板、12-防溢气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骨科护理用涂药夹板,包括储药棉层5、上固定板8和下固定板11,所述上固定板8和下固定板11 一侧通过转轴4连接固定,上固定板8和下固定板11另一侧通过锁扣9连接扣合,上固定板8和下固定板11呈弧形相对设置,上固定板8和下固定板11之间设置有密封垫10,所述上固定板8和下固定板11内壁上均开设有若干通孔2,若干通孔2呈矩阵排列且截面为圆形,上固定板8和下固定板11内壁上敷设有储药棉层5,储药棉层5两侧的上固定板8和下固定板11端部设置有弧形防溢气垫12,防溢气垫12上设有单向气门阀,所述上固定板8内部设置有匀药腔6,匀药腔6连通上固定板8内壁设置的若干通孔2,上固定板8顶部设有注液管7,注液管7连通匀药腔6,所述下固定板11内部设置有集液腔3,集液腔3连通下固定板11内壁设置的若干通孔2,下固定板11底部设有出液管1,出液管1连通匀药腔6。使用时,将需要固定的肢体水平放置在下固定板11上的弧形凹槽内,通过锁扣9连接扣合上固定板8和下固定板11,上固定板8和下固定板11两端的弧形防溢气垫12充入空气使其紧密贴合肢体,换图药时,药液通过注液管7注入匀药腔6,通过上固定板8内的若干通孔2流入储药棉层5上,多余药液通过下固定板11内壁设置的通孔2流入集液腔3并从出液管1排出,实现药液均匀涂覆,且有效避免药液溢出,换药结束后,排出防溢气垫12内空气,泄压促进肢体血液循环。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所述一种骨科护理用涂药夹板,结构简单,涂药方便,避免传统的换药或涂药的繁琐步骤,增加病人的舒适性,避免对骨折处肢体造成二次伤害,储药棉层5及匀药腔6保证药液的均匀涂敷且在集液腔3的收集下实现多余药液的排出,提高换药涂药的质量和工作效率,且防溢气垫12与肢体亲密贴合,有效避免药液溢出,换药结束后不影响肢体的血液流通,有助于患者康复,环保节约,卫生安全,适用于骨科护理、治疗、康复的需求。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主权项】1.一种骨科护理用涂药夹板,包括储药棉层、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一侧通过转轴连接固定,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另一侧通过锁扣连接扣合,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之间设置有密封垫,所述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内壁上均开设有若干通孔,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内壁上敷设有储药棉层,储药棉层两侧的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端部设置有弧形防溢气垫,所述上固定板内部设置有匀药腔,上固定板顶部设有注液管,注液管连通匀药腔,所述下固定板内部设置有集液腔,下固定板底部设有出液管,出液管连通匀药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科护理用涂药夹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呈弧形相对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科护理用涂药夹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通孔呈矩阵排列且截面为圆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科护理用涂药夹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溢气垫上设有单向气门阀。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科护理用涂药夹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匀药腔连通上固定板内壁设置的若干通孔。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科护理用涂药夹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液腔连通下固定板内壁设置的若干通孔。【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骨科护理用涂药夹板,包括储药棉层、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所述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一侧通过转轴连接固定,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另一侧通过锁扣连接扣合,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之间设置有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骨科护理用涂药夹板,包括储药棉层、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一侧通过转轴连接固定,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另一侧通过锁扣连接扣合,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之间设置有密封垫,所述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内壁上均开设有若干通孔,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内壁上敷设有储药棉层,储药棉层两侧的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端部设置有弧形防溢气垫,所述上固定板内部设置有匀药腔,上固定板顶部设有注液管,注液管连通匀药腔,所述下固定板内部设置有集液腔,下固定板底部设有出液管,出液管连通匀药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秀丽孙丽丽柳晓静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文登整骨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