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收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72632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能够有效收集垃圾转运车辆滴落的污水、避免其任意洒落的污水收集装置,在箱门与箱体和/或闸门配合部位形成的孔缝下方设置有集水槽,由于产生污水滴落的部位就是箱门与箱体和/或箱门与闸门配合部位形成的孔缝处,因此在污水滴落的孔缝下方设置集水槽,可以将污水加以收集,这样就不会出现垃圾转运过程中污水滴洒在路面上的情况了,有效地保持了垃圾转运过程的卫生状况。(*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污水收集装置,具体讲就是垃圾转运车的污水收集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城镇垃圾的处理首先是将垃圾集中到转运站,然后用专用的垃圾转运车辆将垃圾集中转运到指定的垃圾堆放或掩埋场。这种专用的垃圾转运车辆上有一个闷罐式结构的垃圾承载箱,该垃圾承载箱的后端是一个可转动式开启的箱门,箱门的上边缘与垃圾承载箱的后端上部铰接以实现转动开启,箱门两侧中间偏下位置设置两个耳轴,耳轴与设置在垃圾承载箱后端两侧部位的锁紧钩配合实现箱门与垃圾承载箱的关闭与开启,当垃圾转运到垃圾堆放或掩埋场时,车辆的倾斜举升装置动作,箱门打开并开始倾倒垃圾;在垃圾转运站向垃圾承载箱内填装垃圾时,需要将设置在箱门上的可上下移动式闸门抬升举起,装满垃圾后,再将闸门放下关闭。由于垃圾装入垃圾承载箱时是使用捣固、挤压的方式进行的,再加上箱门与箱体、闸门与箱门之间的关闭无法实现严实的关闭配合,因此,在箱门与箱体、闸门之间配合部位存在较大的孔缝,垃圾中的大量污水将沿着这些孔缝从垃圾箱中流出,转运过程中洒落在街道上,造成街道的再次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收集垃圾转运车辆滴落的污水、避免其任意洒落的污水收集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技术方案就是一种污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箱门与箱体和/或闸门配合部位形成的孔缝下方设置有集水槽。由于产生污水滴落的部位就是箱门与箱体和/或箱门与闸门配合部位形成的孔缝处,因此在污水滴落的孔缝下方设置集水槽,可以将污水加以收集,这样就不会出现垃圾转运过程中污水滴洒在路面上的情况了,有效地保持了垃圾转运过程的卫生状况。附图概述附图说明图1、2、3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的右视图;图5是图1中集水槽和接水板配合部位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6、7分别是图1中过渡接水板配合部位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8、9分别是弹性伸缩式拉杆30上端部位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2,在箱门100与箱体90和/或闸门110配合部位形成的孔缝下方设置有接水板10,在接水板10的下方有承接来自接水板10上污水的集水槽20,集水槽20由管路连接到蓄水箱30。考虑到集水槽20的容积体积不宜过大,否则有可能在倾倒垃圾时出现拦挡垃圾的情况,因而设计了蓄水箱30和接水板10,蓄水箱30的体积可以作得大些并将其安装在车辆的前后轮之间的底盘侧部,这既不会影响车辆行驶,又方便污水从中排放。接水板10的设置应有利于承接箱门100与箱体90配合的孔缝部位的滴水,又要考虑到倾倒垃圾时不会拦挡垃圾以便垃圾倾倒彻底,具体结构结合图1、2、3进行说明所述的接水板10自下往上、自前向后斜向设置,接水板10的前端边缘沿伸至集水槽20的上部的槽口处,接水板10的前端部位与集水槽20通过转轴40铰接,如图5所示,弹性伸缩式拉杆50的下端与接水板10通过转轴60铰接,弹性伸缩式拉杆50的上端与转运车箱门100的锁紧钩120之间有两种配合状态,其一如图8所示的铰接形式,其二是弹性伸缩式拉杆30的上端与转运车的锁紧钩120的下方外壁121抵靠配合。无论哪种配合,本专利技术都在利用原车辆的开门动力机构作为动力源,即利用锁紧钩120的转动动作作为动力,在箱门100开启时,接水板10实现如图所示的逆时针方向的转动,图1中的虚线表示转动的位置,之后箱体90转动倾倒垃圾时,接水板10将进一步逆时针转动,此时,垃圾的倾倒将不会受到接水板10的任何影响。所述的铰接转轴的回转轴芯平行且与集水槽20的长度方向一致。由于垃圾中有各种成分,不仅有大量的水分,还有很多泥砂,这些泥砂将随污水一起流淌、滴落,因此,集水槽20在集水的过程中也盛积了大量的泥砂,为了避免集水槽20被泥砂填满,需要能够对其及时方便地进行清理,为此在集水槽20的两端和/或下部设有开口21,开口21上设置可拆卸式堵头22,所述的开口21上设置螺纹端帽堵头22,集水槽20下部的开口21为漏斗状且按槽长方向均匀设置2~4个。这样设置了可拆卸式堵头22,可以及时地将其打开,将集水槽20内部的泥砂清理掉,这样可以避免污水从集水槽20的上口处溢出。为了保证接水板10转动和受力均匀,所述的弹性伸缩式拉杆50设置两个,它们分别位于接水板10的两侧部位。弹性伸缩式拉杆50锁紧钩120的配合有两种具体结构其一如如图8所示,拉杆50包括空心的套管51和一个推杆52,推杆52上的活塞521位于套管51内,压簧53位于活塞521和套管51的上端盖之间,此时要求套管51的上端与锁紧钩120铰接;其二如图9所示,其中压簧53的位置有所变化,套管51的上端与锁紧钩120的下方外壁121抵靠配合,换句话讲就是两者之间构成滑动或滚动配合均可,为了保持弹性伸缩式拉杆50的位置基本固定,套管51上设置一个起扶持作用的伸缩式拉杆组件54,其结构与弹性伸缩式拉杆50的结构基本相同。为了简化结构,将接水板10的截面设计为连续的V形折板或弧状板,如图2、3所示,用一个板件来完成接水的任务,其两端有翻折状的翻边11,翻边11用来挡水并引导污水进入集水槽20,接水板10的中部内侧可以设置与接水板10板面垂直的筋板,以增加强度。与图2、3所示的结构略有不同的方案如图1、7所示,即所述的接水板10位于在箱门100与箱体90配合部位形成的孔缝下方,接水板10的上边缘处设有往上斜向延伸的过渡接水板13,过渡接水板13的下边缘通过转轴131铰接在箱门100上位于闸门下边口部位,转轴131与集水槽20的长度方向一致,过渡接水板13的两侧端通过弹性伸缩式拉杆70连接在箱门100上,弹性伸缩式拉杆70包括与箱门100铰接的套管71,套管71内有压簧72抵压在推杆73的T形头上,推杆73的另一端与过渡接水板13铰接。这样可以确保过渡接水板13在正常情况下可以接水,由能向箱门100一侧转动靠拢,以免其伸至箱门100后侧的端部在垃圾投装时与投装设备干涉。图7给出的方案是在图1的结构中增加了翻板80,所述的过渡接水板13的上端边缘通过铰接转轴132铰接翻板80,翻板80上部两侧部位连接有挂钩81,挂钩81与固定在箱门上的挂耳811构成挂接配合,翻板80的宽度应适宜,即应考虑翻板80处在图7所示的位置状态时,能够将箱门100与闸门110配合时构成的端孔缝处外露的各种垃圾遮挡住。权利要求1.一种污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箱门与箱体和/或闸门配合部位形成的孔缝下方设置有集水槽(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箱门与箱体和/或闸门配合部位形成的孔缝下方设置有接水板(10),在接水板(10)的下方有承接来自接水板(10)上污水的集水槽(20),集水槽(20)由管路连接到蓄水箱(3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水板(10)自下往上、自前向后斜向设置,接水板(10)的前端边缘沿伸至集水槽(20)的上部槽口处,接水板(10)的前端部位与集水槽(20)通过转轴(40)铰接;弹性伸缩式拉杆(50)的下端与接水板(10)通过转轴(60)铰接,弹性伸缩式拉杆(50)的上端与转运车的锁紧钩铰接,所述的铰接转轴的回转轴芯平行且与集水槽(20)的长度方向一致。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污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集水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污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箱门与箱体和/或闸门配合部位形成的孔缝下方设置有集水槽(2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克勇吴小波张书清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市蜀山区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局汽车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