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蔡建明专利>正文

一种底架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722256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15 07: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底架鞋,包括鞋底架以及安装在所述鞋底架上的前鞋掌和后鞋掌,所述鞋底架两端分别具有用于安装所述前鞋掌的前掌部和用于安装所述后鞋掌的后根部,所述前掌部和所述后根部之间形成有鞋底腔,所述前鞋掌和所述后鞋掌之间连接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位置与所述鞋底腔的位置相对应,所述连接件具有与所述鞋底腔连通的开口。通过设置鞋底腔和连接件,使得使用时人脚底部可以与空气充分接触,同时可促进鞋腔体内的空气流动,有利于脚部血液循环、打通微循环且不易滋生细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生活用品,尤其是一种底架鞋
技术介绍
目前人们穿着的鞋子,都是脚底板全部压到鞋底上,脚底板与鞋腔体吻合粘贴在一起,使脚掌、脚心、脚跟三者之间没有活动空间,不利脚部的血液循环和气血流通,使得人体微循环受阻。同时,脚的皮肤是散热和分泌汗液的主要部位,目前市面上的鞋子一般通过鞋垫或鞋面上的透气孔进行透气,其透气性远远不够,而且由于鞋腔体与脚较为吻合,鞋腔体内的空气难以流动,容易滋生细菌,使得脚部未能得到完美呵护。有鉴于此,本申请人对鞋子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利于脚部血液循环、打通人体微循环且不易滋生细菌的底架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种底架鞋,包括鞋底架和安装在所述鞋底架上的前鞋掌和后鞋掌,所述鞋底架两端分别具有用于安装所述前鞋掌的前掌部和用于安装所述后鞋掌的后根部,所述前掌部和所述后根部之间形成有鞋底腔,所述前鞋掌和所述后鞋掌之间还连接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位置与所述鞋底腔的位置相对应,所述连接件具有与所述鞋底腔连通的开口。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连接件包括一个呈条状的连接带,所述连接带的长度方向与所述鞋底架的长度方向相同,所述开口有两个,分别位于所述连接带的两侧。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连接件包括两个呈条状的连接带,两个所述连接带之间呈“八”字形布置,所述开口位于两个所述连接带之间。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连接件包括两个呈条状的连接带,两个所述连接带之间呈“X”形布置。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连接件包括一个呈条状的连接带,左脚鞋的所述连接带位于所述连接件的左端,右脚鞋的所述连接带位于所述连接件的右端。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连接件为伸缩件或活动件。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鞋底腔和连接件,使得使用时人脚底部可以与空气充分接触,同时可促进鞋腔体内的空气流动,有利于脚部血液循环、打通人体微循环且不易滋生细菌。此外,通过将连接件设置为伸缩件,使得连接件可以根据鞋子的不同鞋码调整相应的长度,使用范围更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底架鞋的结构不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底架鞋的分解不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第一种鞋底腔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第二种鞋底腔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第三种鞋底腔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二底架鞋的连接件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三底架鞋的连接件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四底架鞋的连接件结构示意图。上图省略部分零部件,图中标示对应如下:10-鞋底架;11-前掌部;12-后根部;17-鞋底腔;20-前鞋掌;30-后鞋掌;41-连接件;42-开口;43-连接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底架鞋,包括鞋底架10、安装在鞋底架10上的前鞋掌20和后鞋掌30、以及位于前鞋掌20和后鞋掌30上方的里垫40。鞋底架10两端分别具有前掌部11和后根部12,鞋底架10的材质优选为金属材质,金属材质可以对鞋子的鞋体有较好的支撑。当然,为了确保鞋子的外形美观,鞋底架10上需要包覆装饰件,装饰件及其在鞋底架10上的包覆方式都可以是常规的,此处不再详述。当然,本实施例的底架鞋还应该具有鞋面(图中未示出),鞋面可以是常规的鞋面,此处不再详述。前掌部11和后根部12之间形成有鞋底腔17,鞋底腔17的两侧与外部连通且鞋底腔17具有朝向鞋面的口部。鞋底腔17的形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计,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如图3-5所示的三种鞋底腔17结构。需要说明的是,在图3-5中,鞋底架10上已经包覆有装饰件,且图中省略了下文提到的连接件41。如图1和图2所示,前鞋掌20和后鞋掌30之间连接有连接件41,该连接件41的位置与鞋底腔17的位置相对应,且该连接件41具有与鞋底腔17连通的开口 42。连接件41与前鞋掌20和后鞋掌30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是常规的方式,如胶水粘结、拼接连接、螺栓连接或者直接将连接件41与前鞋掌20和后鞋掌30设置成一体式的结构。在本实施例中,连接件41包括一个呈条状的连接带43,该连接带43的长度方向与鞋底架10的长度方向相同,连接带43位于连接件41宽度方向的中间位置。开口 42有两个,分别位于连接带43的两侧。这样,通过两个开口 42可使得外部的空气可以进入鞋内,促进鞋内空气流动,有利于脚部血液循环且不易滋生细菌。连接件41优选为伸缩件或活动件,这样连接件41可以根据鞋子的不同鞋码调整相应的长度,使用范围更广,适合大批量生产,节省成本。实施例二: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为,在本实施例中,连接件41包括两个呈条状的连接带43,两个连接带43之间呈“八”字形布置,开口 42位于两个连接带43之间。实施例三: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为,在本实施例中,连接件41包括两个呈条状的连接带43,两个连接带43之间呈“X”形布置。实施例四: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为,在本实施例中,连接件41包括一个呈条状的连接带43,左脚鞋上的连接带43位于相应的连接件41的左端,右脚鞋上的连接带位于相应的连接件41的右端。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现有技术可以对本技术做出各种变形,如将上述实施例中的连接件41或连接带43设置成其他形状等,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一种底架鞋,其特征在于,包括鞋底架和安装在所述鞋底架上的前鞋掌和后鞋掌,所述鞋底架两端分别具有用于安装所述前鞋掌的前掌部和用于安装所述后鞋掌的后跟部,所述前掌部和所述后跟部之间形成有鞋底腔,所述前鞋掌和所述后鞋掌之间还连接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位置与所述鞋底腔的位置相对应,所述连接件具有与所述鞋底腔连通的开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架鞋,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一个呈条状的连接带,所述连接带的长度方向与所述鞋底架的长度方向相同,所述开口有两个,分别位于所述连接带的两侧。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架鞋,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两个呈条状的连接带,两个所述连接带之间呈“八”字形布置,所述开口位于两个所述连接带之间。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架鞋,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两个呈条状的连接带,两个所述连接带之间呈“X”形布置。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架鞋,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一个呈条状的连接带,左脚鞋的所述连接带位于所述连接件的左端,右脚鞋的所述连接带位于所述连接件的右端。6.如权利要求2-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底架鞋,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活动件或伸缩件。【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底架鞋,包括鞋底架以及安装在所述鞋底架上的前鞋掌和后鞋掌,所述鞋底架两端分别具有用于安装所述前鞋掌的前掌部和用于安装所述后鞋掌的后根部,所述前掌部和所述后根部之间形成有鞋底腔,所述前鞋掌和所述后鞋掌之间连接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位置与所述鞋底腔的位置相对应,所述连接件具有与所述鞋底腔连通的开口。通过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底架鞋,其特征在于,包括鞋底架和安装在所述鞋底架上的前鞋掌和后鞋掌,所述鞋底架两端分别具有用于安装所述前鞋掌的前掌部和用于安装所述后鞋掌的后跟部,所述前掌部和所述后跟部之间形成有鞋底腔,所述前鞋掌和所述后鞋掌之间还连接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位置与所述鞋底腔的位置相对应,所述连接件具有与所述鞋底腔连通的开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建明
申请(专利权)人:蔡建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