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调试CPU的串口调试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720912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15 05: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调试CPU的串口调试板,其包括:可与CPU连接的4PIN插口、6PIN插口、10PIN插口、第一网口,用于调试CPU的调试芯片,以及用于将调试芯片与电脑连接的电脑接口。其中,所述4PIN插口的信号输入端与所述6PIN插口的信号输入端、10PIN插口的信号输入端及调试芯片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4PIN插口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6PIN插口的信号输出端、10PIN插口的信号输出端及调试芯片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网口的第八引脚与所述调试芯片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网口的第七引脚与所述调试芯片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电脑接口与所述调试芯片连接,且所述电脑接口可与所述电脑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调试CPU的串口调试板
技术介绍
用于调试CPU的串口调试板位于CPU与电脑之间的位置,用于对CPU进行调试。目前的用于调试CPU的串口调试板一般通过RS232接口与CPU进行连接。若待调试的CPU没有RS232接口,则无法与串口调试板连接,从而局限了串口调试板的使用范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串口调试板的适用性的用于调试CPU的串口调试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调试CPU的串口调试板,该串口调试板包括:可与CPU连接的4PIN插口、6PIN插口、10PIN插口、第一网口,用于调试CPU的调试芯片,以及用于将调试芯片与电脑连接的电脑接口 ;其中,所述4PIN插口的信号输入端与所述6PIN插口的信号输入端、10PIN插口的信号输入端及调试芯片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4PIN插口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6PIN插口的信号输出端、10PIN插口的信号输出端及调试芯片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网口的第八引脚与所述调试芯片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网口的第七引脚与所述调试芯片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电脑接口与所述调试芯片连接,且所述电脑接口可与所述电脑连接。优选地,用于调试CPU的串口调试板还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及第四电阻,其中,所述调试芯片的信号输入端经所述第一电阻与所述第一网口的第八引脚连接,所述调试芯片的信号输入端经所述第二电阻与所述第一网口的第七引脚连接;所述调试芯片的信号输出端经所述第三电阻与所述第一网口的第七引脚连接,所述调试芯片的信号输出端经所述第四电阻与所述第一网口的第八引脚连接;其中,所述第一电阻、第三电阻的阻值为ο Ω,所述第二电阻、第四电阻不焊接。优选地,用于调试CPU的串口调试板还包括第二网口,所述10PIN插口具有以太网口,所述以太网口包括:正输入端、负输入端、正输出端及负输出端;所述第二网口的第一引脚与所述正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网口的第二引脚与所述负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网口的第三引脚与所述正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网口的第六引脚与所述负输入端电连接。本技术提供的用于调试CPU的串口调试板包括:4PIN插口、6PIN插口、10PIN插口及第一网口。CPU可以根据自身的硬件条件,针对性地选择相应的插口,从而突破了CPU与串口调试电路板连接方式的局限性,提高了串口调试板的适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用于调试CPU的串口调试板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用于调试CPU的串口调试板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用于调试CPU的串口调试板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调试CPU的串口调试板。参考图1~3,图1为本技术用于调试CPU的串口调试板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用于调试CPU的串口调试板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用于调试CPU的串口调试板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调试CPU的串口调试板,该串口调试板包括:可与CPU连接的4PIN插口 1、6PIN插口 2、10PIN插口 3、第一网口 4,用于调试CPU的调试芯片5,以及用于将调试芯片5与电脑连接的电脑接口 7。其中,4PIN插口 1的信号输入端与6PIN插口 2的信号输入端、10PIN插口 3的信号输入端及调试芯片5的信号输入端连接。4PIN插口 1的信号输出端与6PIN插口 2的信号输出端、10PIN插口 3的信号输出端及调试芯片5的信号输出端连接;第一网口 4的第八引脚与调试芯片5的信号输入端连接,第一网口 4的第七引脚与调试芯片5的信号输出端连接;电脑接口 7与调试芯片5连接,且电脑接口 7可与电脑连接,以使得电脑可以通过串口调试板对CPU进行调试。串口调试板包括可与CPU连接的4PIN插口 1、6PIN插口 2、10PIN插口 3及第一网口 4,且他们之间均为并联的关系。具体地,4PIN插口 1包括信号输入端、信号输出端,6PIN插口 2包括信号输入端和信号输出端,10PIN插口 3包括信号输入端和信号输出端。第一网口 4也包括信号输入端和信号输出端。部件连接时,4PIN插口 1、6PIN插口 2、10PIN插口 3及第一网口 4的信号输入端均与调试芯片5的信号输入端连接。4PIN插口 1、6PIN插口 2、10PIN插口 3及第一网口 4的信号输出端均与调试芯片5的信号输出端连接。CPU可以根据其具有的插口相应地与串口调试板的插口相对接,均能够实现与调试芯片5信号交互,不仅可以通过串口连接,而且可以通过网口连接,从而提高了串口调试板的使用广度。进一步地,为避免CPU的信号输入端与信号输出端反接而导致整个串口调试板反接而无法正常工作,在本实施例中,串口调试板增加反接纠正电路。具体地,串口调试板还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及第四电阻R4。其中,调试芯片5的信号输入端经第一电阻R1与第一网口 4的第八引脚连接,调试芯片5的信号输入端经第二电阻R2与第一网口 4的第七引脚连接。调试芯片5的信号输出端经第三电阻R3与第一网口 4的第七引脚连接,调试芯片5的信号输出端经第四电阻R4与第一网口 4的第八引脚连接。应当说明的是,第一电阻R1、第三电阻R3为0Ω电阻,第二电阻R2、第四电阻不焊接。当CPU正确连接时,调试芯片5的信号输出端经第三电阻R3与第一网口 4的第七引脚连接;调试芯片5的信号输入端经第一电阻R1与第一网口 4的第八引脚连接。当CPU反接时,将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的位置对换,并将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的位置更换;以使得调试芯片5的信号输出端经第三电阻R3与第一网口 4的第八引脚连接;并使得调试芯片5的信号输入端经第一电阻R1与第一网口 4的第七引脚连接,从而实现纠正CPU端口反接的目的,保证调试电路正常运作。更进一步地,为实现通过网络对CPU进行调试,在本实施例中,串口调试板还包括第二网口 6。10PIN插口 3具有以太网口。该以太网口包括:正输入端、负输入端、正输出端及负输出端。第二网口 6的第一引脚与正输出端电连接,第二网口 6的第二引脚与负输出端电连接,第二网口 6的第三引脚与正输入端电连接,第二网口 6的第六引脚与负输入端电连接。第二网口 6与CPU进行连接,且第二网口 6通过网络与电脑连接,从而实现电脑通过网络连接的方式实现对CPU进行调试。本实施例能够克服地域的限制,从而更进一步提高串口调试板的地域适用性。本技术提供的用于调试CPU的串口调试板包括:4PIN插口 1、6PIN插口 2、10PIN插口 3及第一网口 4。CPU可以根据自身的硬件条件,针对性地选择相应的插口,从而突破了 CPU与串口调试电路板连接方式的局限性,提高了串口调试板的适用性。以上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主权项】1.一种用于调试CPU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调试CPU的串口调试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可与CPU连接的4PIN插口、6PIN插口、10PIN插口、第一网口,用于调试CPU的调试芯片,以及用于将调试芯片与电脑连接的电脑接口;其中,所述4PIN插口的信号输入端与所述6PIN插口的信号输入端、10PIN插口的信号输入端及调试芯片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4PIN插口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6PIN插口的信号输出端、10PIN插口的信号输出端及调试芯片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网口的第八引脚与所述调试芯片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网口的第七引脚与所述调试芯片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电脑接口与所述调试芯片连接,且所述电脑接口可与所述电脑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顺郑斌彬邓俊琪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西迪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