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省力垃圾桶,属于垃圾桶技术领域。它解决了倒出垃圾容易污染垃圾桶顶部的问题。本省力垃圾桶,包括顶部开口的桶体,桶体包括相互铰接的左桶体和右桶体,且铰接部设在桶体开口的一端,左桶体和右桶体上分别设有左磁块和右磁块,且左桶体和右桶体通过左磁块和右磁块相互吸附连接,且能沿着铰接部打开左桶体和右桶体,左桶体和右桶体在桶体开口的一端分别向上延伸设有左把手和右把手,且左把手和右把手以左桶体和右桶体的对称面对称。由于桶体包括相互铰接的左桶体和右桶体,因此可以拿起桶体并打开左桶体和右桶体从桶体底部上倒出垃圾,避免垃圾污染桶体顶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垃圾桶
,涉及一种省力垃圾桶。
技术介绍
垃圾桶又名废物箱或垃圾箱,就是装放垃圾的地方。垃圾桶多数以金属或塑胶制,多数垃圾桶都有盖以防垃圾的异味四散,有些垃圾桶可以以脚踏开启。但垃圾桶通常从桶体顶部倒出垃圾,若垃圾桶内有液体时,容易流到桶口上污染桶口,且垃圾从桶口倒出也较为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能从桶体底部倒出垃圾,防止桶体顶部被污染的省力垃圾桶。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省力垃圾桶,包括顶部开口的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桶体包括相互铰接的左桶体和右桶体,且铰接部设在桶体开口的一端,所述的左桶体和右桶体相互对称,所述的左桶体和右桶体上分别设有左磁块和右磁块,且左桶体和右桶体通过左磁块和右磁块相互吸附连接,且能沿着铰接部打开左桶体和右桶体,所述的左桶体和右桶体在桶体开口的一端分别向上延伸设有左把手和右把手,且所述的左把手和右把手以左桶体和右桶体的对称面对称。使用时,由于桶体包括相互铰接的左桶体和右桶体,因此可以拿起桶体并打开左桶体和右桶体从桶体底部上倒出垃圾,避免垃圾污染桶体顶部,而且倒出垃圾更加省力?’另外可能桶体体型较大,若从两侧提起左把手和右把手拿垃圾桶可能对于体型较小的人较为困难,而此时可以沿着铰接部使左把手和右把手靠拢从而方便搬运垃圾桶。在上述的一种省力垃圾桶中,所述的左桶体和右桶体上分别可拆卸的连接有左隔板和右隔板,且当所述的左桶体和右桶体通过左磁块和右磁块相互吸附连接时,所述的左隔板和右隔板相互抵靠,且此时所述的左桶体和右桶体均呈顶部开口的筒状结构。因此若仅仅想搬运垃圾桶而不想倒出左桶体和右桶体内的垃圾时,可以装入左隔板和右隔板,而且装入后也可以作为分类垃圾桶使用。在上述的一种省力垃圾桶中,所述的桶体横截面呈椭圆形结构,且所述的左桶体和右桶体对称面与桶体椭圆形横截面长轴垂直。在上述的一种省力垃圾桶中,所述的左磁块和右磁块分别设在左桶体底部和右桶体底部上。在上述的一种省力垃圾桶中,所述的左桶体和右桶体通过左磁块和右磁块相互吸附连接时,左桶体和右桶体抵靠的部分上设有条形密封条。设置密封条在正常使用时,防止液体垃圾流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使用时,由于桶体包括相互铰接的左桶体和右桶体,因此可以拿起桶体并打开左桶体和右桶体从桶体底部上倒出垃圾,避免垃圾污染桶体顶部,而且倒出垃圾更加省力;另外可能桶体体型较大,若从两侧提起左把手和右把手拿垃圾桶可能对于体型较小的人较为困难,而此时可以沿着铰接部使左把手和右把手靠拢从而方便搬运垃圾桶。【附图说明】图1是本垃圾桶主视图。图2是本垃圾桶俯视剖视图。图3是本垃圾桶使用状态参考图。图中,1、桶体;2、左桶体;21、左磁块;22、左把手;23、左隔板;3、右桶体;31、右磁块;32、右把手;33、右隔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3所示,本技术一种省力垃圾桶,包括顶部开口的桶体1,桶体1包括相互铰接的左桶体2和右桶体3,且铰接部设在桶体1开口的一端,左桶体2和右桶体3相互对称,左桶体2和右桶体3上分别设有左磁块21和右磁块31,且左桶体2和右桶体3通过左磁块21和右磁块31相互吸附连接,且能沿着铰接部打开左桶体2和右桶体3,左桶体2和右桶体3在桶体1开口的一端分别向上延伸设有左把手22和右把手32,且左把手22和右把手32以左桶体2和右桶体3的对称面对称。进一步的,左桶体2和右桶体3上分别可拆卸的连接有左隔板23和右隔板33,且当左桶体2和右桶体3通过左磁块21和右磁块31相互吸附连接时,左隔板23和右隔板33相互抵靠,且此时左桶体2和右桶体3均呈顶部开口的筒状结构。桶体1横截面呈椭圆形结构,且左桶体2和右桶体3对称面与桶体1椭圆形横截面长轴垂直。左磁块21和右磁块31分别设在左桶体2底部和右桶体3底部上。左桶体2和右桶体3通过左磁块21和右磁块31相互吸附连接时,左桶体2和右桶体3抵靠的部分上设有条形密封条。使用时,由于桶体1包括相互铰接的左桶体2和右桶体3,因此可以拿起桶体1并打开左桶体2和右桶体3从桶体1底部上倒出垃圾,避免垃圾污染桶体1顶部,而且倒出垃圾更加省力;另外可能桶体体型较大,若从两侧提起左把手22和右把手32拿垃圾桶可能对于体型较小的人较为困难,而此时可以沿着铰接部使左把手22和右把手32靠拢从而方便搬运垃圾桶。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桶体1、左桶体2、左磁块21、左把手22、左隔板23、右桶体3、右磁块31、右把手32、右隔板33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技术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技术精神相违背的。【主权项】1.一种省力垃圾桶,包括顶部开口的桶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桶体(1)包括相互铰接的左桶体(2)和右桶体(3),且铰接部设在桶体(1)开口的一端,所述的左桶体(2)和右桶体(3)相互对称,所述的左桶体(2)和右桶体(3)上分别设有左磁块(21)和右磁块(31),且左桶体⑵和右桶体(3)通过左磁块(21)和右磁块(31)相互吸附连接,且能沿着铰接部打开左桶体(2)和右桶体(3),所述的左桶体(2)和右桶体(3)在桶体(1)开口的一端分别向上延伸设有左把手(22)和右把手(32),且所述的左把手(22)和右把手(32)以左桶体⑵和右桶体⑶的对称面对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省力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桶体(2)和右桶体(3)上分别可拆卸的连接有左隔板(23)和右隔板(33),且当所述的左桶体(2)和右桶体(3)通过左磁块(21)和右磁块(31)相互吸附连接时,所述的左隔板(23)和右隔板(33)相互抵靠,且此时所述的左桶体(2)和右桶体(3)均呈顶部开口的筒状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省力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桶体(1)横截面呈椭圆形结构,且所述的左桶体(2)和右桶体(3)对称面与桶体(1)椭圆形横截面长轴垂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省力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磁块(21)和右磁块(31)分别设在左桶体(2)底部和右桶体(3)底部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省力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桶体(2)和右桶体(3)通过左磁块(21)和右磁块(31)相互吸附连接时,左桶体(2)和右桶体(3)抵靠的部分上设有条形密封条。【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省力垃圾桶,属于垃圾桶
它解决了倒出垃圾容易污染垃圾桶顶部的问题。本省力垃圾桶,包括顶部开口的桶体,桶体包括相互铰接的左桶体和右桶体,且铰接部设在桶体开口的一端,左桶体和右桶体上分别设有左磁块和右磁块,且左桶体和右桶体通过左磁块和右磁块相互吸附连接,且能沿着铰接部打开左桶体和右桶体,左桶体和右桶体在桶体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省力垃圾桶,包括顶部开口的桶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桶体(1)包括相互铰接的左桶体(2)和右桶体(3),且铰接部设在桶体(1)开口的一端,所述的左桶体(2)和右桶体(3)相互对称,所述的左桶体(2)和右桶体(3)上分别设有左磁块(21)和右磁块(31),且左桶体(2)和右桶体(3)通过左磁块(21)和右磁块(31)相互吸附连接,且能沿着铰接部打开左桶体(2)和右桶体(3),所述的左桶体(2)和右桶体(3)在桶体(1)开口的一端分别向上延伸设有左把手(22)和右把手(32),且所述的左把手(22)和右把手(32)以左桶体(2)和右桶体(3)的对称面对称。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茹芹,
申请(专利权)人:杨茹芹,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