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所述数据传输方法用于数据采集终端和数据采集控制器之间的数据传输,并且,所述数据传输方法包括:对将要发送的数据进行转换,得到与所述数据对应的数据包;利用所述数据包进行所述数据采集终端和所述数据采集控制器之间的数据传输;其中,所述数据包包括包头和包束校验字节,所述包头由模块地址字节、命令字节、数据起始地址和数据长度字节构成,所述包束校验字节由第一校验字节和第二校验字节组成;所述第一校验字节需使从包头第一个字节到第一校验字节为止的所有字节的数值相加后再加上整个数据包的字节个数再减去1后为256的倍数;所述第二校验字节通过将所述第一校验字节按位取反获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技术与测量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数据传输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在设备维修领域,维修数据的收集大都依靠手工填写的表格,这些数据比较分散,难以加以利用,有时甚至出现各种人为错误。提高维修作业数据的自动化收集能力,不仅可有效提高维修保障数据的利用,提高维修保障的信息化水平,同时也能更好对维修过程和维修质量进行有效控制。维修作业过程中,常常使用的各类测量工具有游标卡尺、千分尺、温度计、万用表、塞尺等,目前这些工具基本上是独立设备,缺少必要的数据上传和互联能力,测量数据只能通过人工抄写的办法进行记录,效率十分低下。为实现数据的自动采集和记录,需要对现有测量工具进行改造,传输到专门设计的终端设备或信息系统中。在对维修测量设备进行设计或改造的过程中,由于测量设备种类繁多,品种多样,如果没有统一的规范,数据收集系统将很难对测量数据进行有效管理和利用。所以,研制出一种能够在数据采集终端与测量设备之间建立通信规范,对终端设备进行管理,简化系统设计,提高数据采集终端的通用性与互换性,提升系统的可扩展性与灵活性的数据传输系统及方法,便成为业内人士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数据传输系统及方法,能够在数据采集终端与测量设备之间建立通信规范,对终端设备进行管理,简化系统设计,提高数据采集终端的通用性与互换性,提升系统的可扩展性与灵活性。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所述数据传输方法用于数据采集终端和数据采集控制器之间的数据传输,并且,所述数据传输方法包括:S101对将要发送的数据进行转换,得到与所述数据对应的数据包;S102利用所述数据包进行所述数据采集终端和所述数据采集控制器之间的数据传输;其中,所述数据包包括包头和包束校验字节,所述包头由模块地址字节、命令字节、数据起始地址和数据长度字节构成,所述包束校验字节由第一校验字节和第二校验字节组成;所述第一校验字节需使从包头第一个字节到第一校验字节为止的所有字节的数值相加后再加上整个数据包的字节个数再减去1后为256的倍数;所述第二校验字节通过将所述第一校验字节按位取反获得。其中,所述数据包还包括包有效数据,所述包有效数据为所述数据长度字节达到8个字节的数据。其中,在所述8个字节的数据中,第1-4个字节为数据有效数值,第5个字节为数据有效数值乘以2的次方数,第6个字节为数据有效数值乘以10的次方数,第7个字节为数据的单位,第8个字节为数据的打包类型。其中,所述数据采集终端具有非0的模块地址,并且,数据采集终端响应模块地址字节与自身相同或者为0的数据采集命令。其中,所述数据采集终端响应的命令至少包括0x00和0x02命令。其中,所述数据采集终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游标卡尺、千分尺、温度计、万用表、塞尺。其中,测量长度的数据采集终端,支持读长度命令0x6D;测量温度的数据采集终端支持读温度命令0x43;测量电压的数据采集终端支持读电压命令0x56;测量电流的数据采集终端支持读电流命令0x41;测量电阻的数据采集终端支持读电阻命令0x52;测量时间的数据采集终端支持读时间命令0x7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系统,所述数据传输系统用于数据采集终端和数据采集控制器之间的数据传输,并且,所述数据传输系统包括:转换模块1,用于对将要发送的数据进行转换,得到与所述数据对应的数据包;传输模块2,用于利用所述数据包进行所述数据采集终端和所述数据采集控制器之间的数据传输;其中,所述数据包包括包头和包束校验字节,所述包头由模块地址字节、命令字节、数据起始地址和数据长度字节构成,所述包束校验字节由第一校验字节和第二校验字节组成;所述第一校验字节需使从包头第一个字节到第一校验字节为止的所有字节的数值相加后再加上整个数据包的字节个数再减去1后为256的倍数;所述第二校验字节通过将所述第一校验字节按位取反获得。其中,所述数据包还包括包有效数据,所述包有效数据为所述数据长度字节达到8个字节的数据。其中,在所述8个字节的数据中,第1-4个字节为数据有效数值,第5个字节为数据有效数值乘以2的次方数,第6个字节为数据有效数值乘以10的次方数,第7个字节为数据的单位,第8个字节为数据的打包类型。其中,所述数据采集终端具有非0的模块地址,并且,数据采集终端响应模块地址字节与自身相同或者为0的数据采集命令;所述数据采集终端响应的命令至少包括0x00和0x02命令;所述数据采集终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游标卡尺、千分尺、温度计、万用表、塞尺。其中,测量长度的数据采集终端,支持读长度命令0x6D;测量温度的数据采集终端支持读温度命令0x43;测量电压的数据采集终端支持读电压命令0x56;测量电流的数据采集终端支持读电流命令0x41;测量电阻的数据采集终端支持读电阻命令0x52;测量时间的数据采集终端支持读时间命令0x7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系统的入口数据基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方便的实现各种数据采集终端的互换,增加设备的通用性与互换性;数据中增加了单位信息,给数据赋予了物理意义;协议中的数据具有一定的冗余,可以对数据传输进行错误检测,冗余数据很容易得到,使得数据采集终端的设计与改造比较简单,降低硬件成本,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数据传输系统结构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提供的通信协议应用框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提供的通信协议数据包组成结构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提供的通信协议命令代码功能;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提供的通信协议中有效数据的解析规则。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所述数据传输方法用于数据采集终端和数据采集控制器之间的数据传输,并且,所述数据传输方法包括:对将要发送的数据进行转换,得到与所述数据对应的数据包;利用所述数据包进行所述数据采集终端和所述数据采集控制器之间的数据传输;其中,所述数据包包括包头和包束校验字节,所述包头由模块地址字节、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传输方法用于数据采集终端和数据采集控制器之间的数据传输,并且,所述数据传输方法包括:对将要发送的数据进行转换,得到与所述数据对应的数据包;利用所述数据包进行所述数据采集终端和所述数据采集控制器之间的数据传输;其中,所述数据包包括包头和包束校验字节,所述包头由模块地址字节、命令字节、数据起始地址和数据长度字节构成,所述包束校验字节由第一校验字节和第二校验字节组成;所述第一校验字节需使从包头第一个字节到第一校验字节为止的所有字节的数值相加后再加上整个数据包的字节个数再减去1后为256的倍数;所述第二校验字节通过将所述第一校验字节按位取反获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传输方法用于数据采集终端和数据采集控制器之间的数据传输,并且,所述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对将要发送的数据进行转换,得到与所述数据对应的数据包;
利用所述数据包进行所述数据采集终端和所述数据采集控制器之间的数据传输;
其中,所述数据包包括包头和包束校验字节,所述包头由模块地址字节、命令字节、数据起始地址和数据长度字节构成,所述包束校验字节由第一校验字节和第二校验字节组成;
所述第一校验字节需使从包头第一个字节到第一校验字节为止的所有字节的数值相加后再加上整个数据包的字节个数再减去1后为256的倍数;
所述第二校验字节通过将所述第一校验字节按位取反获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包还包括包有效数据,所述包有效数据为所述数据长度字节达到8个字节的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8个字节的数据中,第1-4个字节为数据有效数值,第5个字节为数据有效数值乘以2的次方数,第6个字节为数据有效数值乘以10的次方数,第7个字节为数据的单位,第8个字节为数据的打包类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采集终端具有非0的模块地址,并且,数据采集终端响应模块地址字节与自身相同或者为0的数据采集命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采集终端响应的命令至少包括0x00和0x02命令。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采集终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游标卡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俊,江菊,王南天,张红叶,刘海燕,
申请(专利权)人:柯俊,江菊,王南天,张红叶,刘海燕,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