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詹政宇专利>正文

可收纳垃圾袋的垃圾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70914 阅读:2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收纳垃圾袋的垃圾筒,其包括一垃圾筒及一底座,其中,垃圾筒筒壁顶缘向外弯折一道外翻状的压折边,垃圾筒外套设一中空固定框架,该固定框架可嵌入贴合压折边底面以夹固垃圾袋袋口;又,垃圾筒的底板中央开设一透孔,底板一侧是凹设一道凹陷状卡接槽;底座开口朝向垃圾筒底面,底座一侧凸设一卡接轴俾嵌固于垃圾桶的卡接槽中形成枢设状定位,且底座内部对应垃圾筒底板透孔处是设有放置垃圾袋的容室,令垃圾袋的袋口穿过垃圾筒底板的透孔;据此,使垃圾袋方便抽取使用及袋口易于定位,以具有极佳使用便利性。(*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收纳垃圾袋的垃圾筒,尤其涉及一种可将垃圾袋收纳于垃圾筒的底座内,使垃圾袋方便抽取使用及袋口易于定位的垃圾筒结构,其具有使用的便利性。
技术介绍
目前,一般垃圾筒内部均会套设一层垃圾袋,除可方便将垃圾集中打包之外,更可避免弄脏圾圾筒本体,免于必须时常清洗垃圾筒的麻烦。然而,由于使用者通常习惯将垃圾袋及垃圾桶分开收藏及放置,故需须另设垃圾袋的收纳空间;另在使用上,当垃圾筒内的垃圾已装满到一定程度以后,使用者必须先将垃圾袋提出垃圾筒外绑紧,然后到垃圾袋收纳处抽取(或撕下)一个新的垃圾袋,再回到垃圾筒旁,才能将垃圾袋套设于垃圾筒内,此一连串的动作及步骤更直接造成操作及使用上的种种不便。此外,当垃圾袋套设在垃圾筒后,其袋口通常只能外翻反折于垃圾筒顶端开口转折处,而无适当定位或夹固设计,在使用上亦容易产生垃圾袋口脱离垃圾筒顶端开口,导致垃圾难以顺利丢入袋内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可收纳垃圾袋的垃圾筒,特别是提供一种可将垃圾袋收纳于垃圾筒的底座内,并可夹固垃圾袋口的垃圾筒结构,且兼具方便收藏垃圾袋、方便抽取使用,以及可将垃圾袋口夹固于垃圾筒外侧壁面等使用便利性。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技术所提供的可收纳垃圾袋的垃圾筒包括一垃圾筒及一底座,其中,垃圾筒筒壁顶缘向外弯折一道外翻状的压折边,压折边下方的外侧壁面设有若干卡掣凹陷;垃圾筒外套设一中空固定框架,该固定框架内侧壁面是可贴合垃圾筒外侧壁面,其顶缘则可嵌入贴合压折边底面,另该固定框架是固设若干卡抵件,该等卡抵件是对应且可卡固于垃圾筒的卡掣凹陷;又,垃圾筒的底板中央开设一透孔,底板一侧是凹设一道凹陷状卡接槽;底座是呈内空状且其开口朝向垃圾筒底面,底座顶缘一侧凸设一卡接轴嵌固于垃圾桶底面的卡接槽中形成枢设状;又,底座内部对应垃圾筒底板透孔处是设有放置垃圾袋的容室。据上所述的可收纳垃圾袋的垃圾筒,其中,该垃圾筒相对卡接槽的另侧筒壁是可设一凹槽,而底座相对卡接轴的另侧则成型一弹扣俾扣固于垃圾筒的凹槽中定位。据上所述的可收纳垃圾袋的垃圾筒,其中,该固定框架是成型若干缺口供卡抵件偏心枢设,且该等卡抵件朝向垃圾筒外侧壁面一端是可设有凸出部,令该凸出部进一步抵顶垃圾筒的卡掣凹陷。据上所述的可收纳垃圾袋的垃圾筒,其中,该垃圾筒底板的透孔孔缘是成型有朝垃圾筒内部隆起的挡墙。关于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兹举一种较佳可行实施例配合附图在下文进行详细说明,以供深入了解本技术的结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外观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组合状态剖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掀开垃圾筒的使用操作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放置垃圾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固定框架的卡抵件的操作示意图一;图7为本技术夹固垃圾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固定框架的卡抵件的操作示意图二。附图标记说明1垃圾筒;11压折边;12卡掣凹陷;13固定框架;131缺口;132卡抵件;133凸出部;14底板;141透孔;142挡墙;15卡接槽;16凹槽;2底座;21卡接轴;22弹扣;23承接肋;24容室;3、3’垃圾袋。具体实施方式首先,请配合参阅图1的立体外观示意图及图2的立体分解示意图所示;本技术主要包括一垃圾筒1及一底座2,其中垃圾筒1,如图2所示,其筒壁的顶缘一体延伸向外弯折一道外翻状的压折边11,压折边11下方的外侧壁面设有若干卡掣凹陷12(由于本实施例是以矩形垃圾筒1为例进行说明,故该等卡掣凹陷12可分别设置于垃圾筒1的四面外壁上);垃圾筒1外套设一中空固定框架13,该固定框架13是配合垃圾筒1的截面形状而设,且内侧壁面可贴合垃圾筒1接近顶缘压折边11处的外侧壁面,其顶缘则可嵌入贴合压折边11底面,另该固定框架13是成型若干缺口131,每一缺口131中皆固设有卡抵件132,该等卡抵件132是呈偏心枢设,且该等卡抵件132朝向垃圾筒1外侧壁面一端皆设有凸出部133,以对应且可卡固于垃圾筒1的卡掣凹陷12;又,垃圾筒1的底板14中央开设一透孔141,透孔141孔缘是成型有朝垃圾筒1内部隆起的挡墙142,底板14一侧是凹设一道凹陷状卡接槽15,该垃圾筒1相对卡接槽15的另侧筒壁则设一凹槽16;底座2,同请参阅图2所示,座体是呈内空状且其开口朝向垃圾筒1底面,底座2顶缘一侧凸设一卡接轴21俾嵌固于垃圾筒1底面的卡接槽15中形成枢设状,底座2相对卡接轴21的另侧则成型一弹扣22以扣固于垃圾筒1的凹槽16中定位,底座2的内侧壁面并成型有支撑垃圾筒1底板的承接肋23;又,底座2内部对应垃圾筒1底板透孔141处是设有放置垃圾袋3的容室24。组装时,是先将固定框架13由垃圾筒1底部朝上套设,使固定框架13的内侧壁面贴合于垃圾筒1接近顶缘压折边11处的外侧壁面,再扳动卡抵件132使其凸出部133抵顶垃圾筒1的卡掣凹陷12中定位,接下来再将垃圾筒1放置于底座2上(此时垃圾筒1的底板14将置于底座2的承接肋23上),令底座2的卡接轴21嵌入垃圾筒1底板的卡接槽15中形成卡固枢接状态,再令底座2另侧的弹扣22扣固于垃圾筒1的凹槽16中定位,如此一来即构成如图1及图3所示的垃圾筒。使用时,是可先将垃圾袋3收纳于底座2内,请参阅图4所示,首先操作底座2的弹扣22脱离垃圾筒1的凹槽16,即可令垃圾筒1以卡接轴21为转轴而可掀开以放置垃圾袋3、3’,使用时可先将已拆封的垃圾袋3(卷筒式或抽取式皆可)放入底座2的容室24中,而其它未拆封的垃圾袋3’则可先收纳于底座2的其它空间内,请参阅图5所示,接下来将最顶面垃圾袋3的袋口穿过垃圾筒1底板14的透孔141,即可方便抽取使用。另当须使用新垃圾袋3时,则只需抽取一个垃圾袋3并将该垃圾袋3套设于垃圾筒1内部,而垃圾袋3的袋口则外翻包覆垃圾筒1的压折边11,接下来操作固定框架13的卡抵件132令凸出部133脱离垃圾筒1的卡掣凹陷12,如图6所示,即可使固定框架13略为下降,然后将垃圾袋3的袋口塞入压折边11底面与固定框架13顶面之间,再将固定框架13上推贴紧压折边11底面,最后扳动固定框架13的卡抵件132使其凸出部133抵住垃圾筒1的卡掣凹陷12中定位,如图7和8所示,如此一来即可令垃圾袋3袋口受固定框架13夹固定位,且无脱落之虞。经以上说明可知本技术具以下若干优点及功效,兹逐一详述如下1、有效利用空间、集中收藏可方便取用,由于本技术设计大空间的底座,因此可将未拆封整包垃圾袋以及已拆封可供使用的垃圾袋共同收纳于底座中,无须另外设置垃圾袋的收藏空间,不仅可有效利用空间,更兼具方便收纳及取用的功效。2、操作简便、极具便利性,通过精简的弹扣与凹槽结构,使垃圾筒可轻易被掀开以补充垃圾袋,再通过固定框架的设计使垃圾袋口可被确实夹固而无脱落之虞,进而大幅提升垃圾筒的使用便利性。3、利用透孔孔缘的挡墙结构,可避免垃圾筒内的污水自透孔滴入底座中,确实隔离的设计,使底座内的垃圾袋确保清洁及卫生。综上所述,本技术可收纳垃圾袋的垃圾筒的构造及特征确实具有实用价值及长远进步性。本技术所揭露的技术手段确可达致预期的目的与功效且确具进步性。以上所述,仅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收纳垃圾袋的垃圾筒,其包括一垃圾筒及一底座,其特征在于垃圾筒筒壁顶缘向外弯折一道外翻状的压折边,压折边下方的外侧壁面设有若干卡掣凹陷;垃圾筒外套设一中空固定框架,该固定框架内侧壁面可贴合垃圾筒外侧壁面,其顶缘则可嵌入贴合压折边底面,另该固定框架是固设若干卡抵件,该等卡抵件是对应且可卡固于垃圾筒的卡掣凹陷;又,垃圾筒的底板中央开设一透孔,底板一侧是凹设一道凹陷状卡接槽,该垃圾筒相对卡接槽的另侧筒壁则设一凹槽;底座是呈内空状且其开口朝向垃圾筒底面,底座顶缘一侧凸设一卡接轴俾嵌固于垃圾桶底面的卡接槽中形成枢设状,底座相对卡接轴的另侧则成型一弹扣俾扣固于垃圾筒的凹槽中定位;又,底座内部对应垃圾筒底板透孔处设有放置垃圾袋的容室。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政宇
申请(专利权)人:詹政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