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豆杉种苗的培植土肥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707648 阅读:1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14 04: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红豆杉种苗的培植土肥,以重量份计,其配方由如下组分组成:泥炭土300~600、猪粪100~120、鸡粪80~90、高粱秸秆50~80、蓝藻20~50、钼酸铵10~12、硫酸锰6~12、纳米碳15~24、纳米磷矿石粉18~38、苦楝树皮40~80、蚕砂30~40、酒糟20~25、硫酸铁12~36、硫酸钙14~25、煤矸石40~60、枯草杆菌18~38和淀粉酶30~7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培养土肥料
,尤其涉及。
技术介绍
红豆杉,又名紫杉,是一种红豆杉属的植物。红豆杉属于浅根植物,其主根不明显、侧根发达,是世界上公认濒临灭绝的天然珍稀抗癌植物,是经过了第四纪冰川遗留下来的古老孑遗树种,在地球上已有250万年的历史。由于在自然条件下红豆杉生长速度缓慢,再生能力差,所以很长时间以来,世界范围内还没有形成大规摸的红豆杉原料林基地。1994年红豆杉被我国定为一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同时被全世界42个有红豆杉的国家称为“国宝”,联合国也明令禁止采伐,是名符其实的“植物大熊猫”。红豆杉为常绿乔木,小枝互生,到秋天变黄绿色或淡红褐色;冬芽鳞片背部圆或有钝棱脊;镰刀形叶子,二列式,长1.5 — 3厘米,比其他红豆杉属的更阔,末端尖而细小,叶底有两道黄间;花腋生,雌雄异株,雌花只有一个胚珠,下托鳞片数枚;扁卵形种子,两侧各有一不明显的棱脊,围有红色杯状假种皮。现有技术中,对于红豆杉种苗的培植,其培养土肥是红豆杉种苗存活率的重要关键因素之一,培植土的营养低,很容易使红豆杉种苗死亡,导致损失大量的资源和成本,从而制备一种能够避免种苗死亡的培植土肥成为育苗的关键因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红豆杉种苗的培植土肥,以重量份计,其配方由如下组分组成:泥炭土 300?600、猪粪100?120、鸡粪80?90、高粱秸杆50?80、蓝藻20?50、钼酸铵10?12、硫酸锰6?12、纳米碳15?24、纳米磷矿石粉18?38、苦楝树皮40?80、蚕砂30?40、酒糟20?25、硫酸铁12?36、硫酸钙14?25、煤矸石40?60、枯草杆菌18?38和淀粉酶30?70。进一步的,所述红豆杉种苗的培植土肥,以重量份计,其配方由如下组分组成??泥炭土 500、猪粪110、鸡粪85、高粱秸杆70、蓝藻30、钼酸铵11、硫酸锰10、纳米碳18、纳米磷矿石粉28、苦楝树皮60、蚕砂35、酒糟22、硫酸铁24、硫酸钙20、煤矸石50、枯草杆菌28和淀粉酶50。—种红豆杉种苗的培植土肥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将配方泥炭土、猪粪、鸡粪、高粱秸杆和蓝藻分别绞碎之后,相互混合均匀,并加水,进行高速搅拌;第二步:搅拌后,加温水进行浸泡,浸泡时间为1?3天,浸泡温度为60°C ;第三步:浸泡后,直接将配方钼酸铵、硫酸锰、纳米碳、纳米磷矿石粉、苦楝树皮、蚕砂、酒糟、硫酸铁、硫酸钙、煤矸石、枯草杆菌和淀粉酶加入到第二步中的混合物中,再次加入水,并进行搅拌混合;第四步:混合后,进行多次加水熬煮,并提取熬煮液,熬煮液聚集到一起后,进行浓缩处理,最后取得培植土渣。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的优点在于:其配方材料容易获取,且成本低廉,制造工艺简单,而且营养丰富,营养价值高,有利于红豆杉种苗的吸收,提高红豆杉的成活率。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培植土肥能明显提高肥效利用率,可以一次施肥,缓慢有效释放,可以减少施肥频度,减少肥料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红豆杉种苗的培植土肥,以重量份计,其配方由如下组分组成:泥炭土 300、猪粪100、鸡粪80、高粱秸杆50、蓝藻20、钼酸铵10、硫酸锰6、纳米碳15、纳米磷矿石粉18、苦楝树皮40、蚕砂30、酒糟20、硫酸铁12、硫酸钙14、煤矸石40、枯草杆菌18和淀粉酶30。实施例二:一种红豆杉种苗的培植土肥,以重量份计,其配方由如下组分组成: 泥炭土 600、猪粪120、鸡粪90、高粱秸杆80、蓝藻50、钼酸铵12、硫酸锰12、纳米碳24、纳米磷矿石粉38、苦楝树皮80、蚕砂40、酒糟25、硫酸铁36、硫酸钙25、煤矸石60、枯草杆菌38和淀粉酶7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最佳实施方式,实施例三:—种红豆杉种苗的培植土肥,以重量份计,其配方由如下组分组成:泥炭土 500、猪粪110、鸡粪85、高粱秸杆70、蓝藻30、钼酸铵11、硫酸锰10、纳米碳18、纳米磷矿石粉28、苦楝树皮60、蚕砂35、酒糟22、硫酸铁24、硫酸钙20、煤矸石50、枯草杆菌28和淀粉酶50。—种红豆杉种苗的培植土肥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将配方泥炭土、猪粪、鸡粪、高粱秸杆和蓝藻分别绞碎之后,相互混合均匀,并加水,进行高速搅拌;第二步:搅拌后,加温水进行浸泡,浸泡时间为1?3天,浸泡温度为60°C ;第三步:浸泡后,直接将配方钼酸铵、硫酸锰、纳米碳、纳米磷矿石粉、苦楝树皮、蚕砂、酒糟、硫酸铁、硫酸钙、煤矸石、枯草杆菌和淀粉酶加入到第二步中的混合物中,再次加入水,并进行搅拌混合;第四步:混合后,进行多次加水熬煮,并提取熬煮液,熬煮液聚集到一起后,进行浓缩处理,最后取得培植土渣。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的优点在于:其配方材料容易获取,且成本低廉,制造工艺简单,而且营养丰富,营养价值高,有利于红豆杉种苗的吸收,提高红豆杉的成活率。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培植土肥能明显提高肥效利用率,可以一次施肥,缓慢有效释放,可以减少施肥频度,减少肥料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红豆杉种苗的培植土肥,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其配方由如下组分组成??泥炭土 300?600、猪粪100?120、鸡粪80?90、高粱秸杆50?80、蓝藻20?50、钼酸铵10?12、硫酸锰6?12、纳米碳15?24、纳米磷矿石粉18?38、苦楝树皮40?80、蚕砂30?40、酒糟20?25、硫酸铁12?36、硫酸|丐14?25、煤矸石40?60、枯草杆菌18?38和淀粉酶30?7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豆杉种苗的培植土肥,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其配方由如下组分组成:泥炭土 500、猪粪110、鸡粪85、高粱秸杆70、蓝藻30、钼酸铵11、硫酸锰10、纳米碳18、纳米磷矿石粉28、苦楝树皮60、蚕砂35、酒糟22、硫酸铁24、硫酸钙20、煤矸石50、枯草杆菌28和淀粉酶50。3.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红豆杉种苗的培植土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配方泥炭土、猪粪、鸡粪、高粱秸杆和蓝藻分别绞碎之后,相互混合均匀,并加水,进行高速搅拌; 第二步:搅拌后,加温水进行浸泡,浸泡时间为1?3天,浸泡温度为60°C ; 第三步:浸泡后,直接将配方钼酸铵、硫酸锰、纳米碳、纳米磷矿石粉、苦楝树皮、蚕砂、酒糟、硫酸铁、硫酸钙、煤矸石、枯草杆菌和淀粉酶加入到第二步中的混合物中,再次加入水,并进行搅拌混合; 第四步:混合后,进行多次加水熬煮,并提取熬煮液,熬煮液聚集到一起后,进行浓缩处理,最后取得培植土渣。【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红豆杉种苗的培植土肥,以重量份计,其配方由如下组分组成:泥炭土300~600、猪粪100~120、鸡粪80~90、高粱秸秆50~80、蓝藻20~50、钼酸铵10~12、硫酸锰6~12、纳米碳15~24、纳米磷矿石粉18~38、苦楝树皮40~80、蚕砂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红豆杉种苗的培植土肥,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其配方由如下组分组成:泥炭土300~600、猪粪100~120、鸡粪80~90、高粱秸秆50~80、蓝藻20~50、钼酸铵10~12、硫酸锰6~12、纳米碳15~24、纳米磷矿石粉18~38、苦楝树皮40~80、蚕砂30~40、酒糟20~25、硫酸铁12~36、硫酸钙14~25、煤矸石40~60、枯草杆菌18~38和淀粉酶30~7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友谊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科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