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金文植专利>正文

杯子收集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70752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杯子收集器。其结构特征在于:由支体;内部形成直线式收集空间;为使收集空间竖立于支体上,设在支体上方的堆积桶;贯穿于收集空间,并设在堆积桶上端的投入管部组成。其堆积桶是由圆弧状单面边框结构的机体及对机体的开口领域至少可以进行开和关的具有边框结构的圆弧状的单面机体门组成。为使机体门在支体与投入管部之间,以远离于机体的方向进行移动分离,支体及机体上设有连接机体门的机体门连接部位。由此,通过上述结构的杯子收集器,可以轻松方便进行杯子的收集工作,而且,有效防止由于积在堆积桶内部的咖啡等液体,所造成的污染设置领域或玷污衣服等问题。(*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杯子收集器,具体的说是一种以堆积积累的方式收集已使用杯子的收集器。
技术介绍
纸杯作为咖啡自动销售机的接饮工具,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为再生利用已使用纸杯,有必要适当地进行收集。为此,研究出台了各种类型的杯子收集器。图6为常规杯子收集器的斜视图。常规的杯子收集器,如图6所示,由支体110;直立于支体110上方的堆积桶120;连接设置于堆积桶120上方的投入管部130组成。支体110是由基底111及设在基底111上方的搭载部113组成。搭载部113形成圆形单面的壁式结构,外围设有插入槽113a。堆积桶120形成管状结构,在内表面的全长范围内设有3条导向凸部120a。通过将堆积桶120的下方强行插入于搭载部位的插入槽113a的方式,安装设置于支体110。通过常规杯子收集器,详细说明常规收集杯子的使用方法为如下 首先,通过开放的投入管部130投放已使用杯子,则投放的杯子会在堆积桶120内部下降。这时,如果倒扣着杯子投放时,由于导向凸部120a使杯子与堆积桶120内表面所形成间隙,使杯子内部的空气向投入管部130移动,随之也就促进了杯子的下降。由此,投放的杯子,被依次叠落。通过投入管部130向堆积桶120内部投放杯子的工作,一直进行至所堆积杯子接近于投入管部130。当堆积桶120内部的杯子的堆积接近投入管部130时,倒立投入管部130,通过投入管部130从堆积桶120内部向外取出杯子。待从堆积桶120内部取出全部的杯子于外面后,再进行原始复位,直立投入管部130。但是由于常规杯子收集器向外排出所堆积杯子的工作是通过倒立堆积桶120的方法来进行操作的,由此,存在着一定的工作难度。另外,为了向外排出堆积于堆积桶120内部的杯子,必须倒立杯子收集器。由此,积于堆积桶120基层的咖啡等液体,通过投入管部130向外流出,既污染了设置领域,又玷污了使用者的衣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杯子收集器,它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缺点,在维持堆积桶的最初始安装状态的同时,就可以进行杯子收集工作的杯子收集器。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结构特征实现的它包括支体;内部形成直线式收集空间、竖立于支体上的堆积桶;贯通于收集空间、并连接设在堆积桶上方的投入管部;其特征在于上述堆积桶是由圆弧状的单面机体,及对机体的开口至少可以进行部分开和关的边框结构的圆弧状单面机体门组成;支体及机体上设有连接机体门的机体门连接部。在此,支体上设有进入至堆积桶内部的突起部;并设有下述结构的机体门连接部固定于支体的固定环与突起部之间形成上部插入槽;机体上端的外表面设有挂钩;在挂钩的上方向机体安装大于机体直径的活动环,与机体间形成上部插入槽;将机体门的下方插入于下部插入槽,上方插入于上部插入槽,装卸于支体及机体。另外,为使拆分机体门的同时,分离堆积于堆积桶内的杯子,在堆积桶的下方,设有垂直于堆积桶竖直方向的设在机体门内表面的具有搭载板的搭载部。另外,为使有效排出积于堆积桶内部的咖啡等液体,支体形成向下开口状,且在突起部的中间设有贯通于向下开口的排出孔。另外,为使更为有效的排出积于堆积桶内部的咖啡等液体,在排出孔下设置排出漏头。在此,设排出漏头的向上开口部的面积大于搭载板的面积,并使向上开口部朝向搭载板。综上所述,本技术的堆积桶由机体及对机体的开口领域可进行开和关的具有边框结构的机体门组成。另外,通过设置机体门连接部,使其在原设置状态来变的条件下,通过远离于机体的方向拆分机体门。随之,也就在原设置状态不变的条件,向外排出杯子,使收集杯子的工作轻松简便,而且,有效防止积于堆积桶内部的咖啡等液体, 所致的污染安装领域或玷污衣服等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杯子收集器的斜视图。图2及图3为图1机体门的连接方法示意图。图4及图5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通过杯子收集器收集杯子的示意图。图6为常规杯子收集器的斜视图。图中主要部分的符号说明10,110支体 11突起部位20,120堆积桶 21机体22机体门 30,130投入管部40机体门连接部位 41固定环42挂钩43活动环50搭载部位51搭载板52固定部位61排出漏头62排出杯子111基底113着落部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为如下图1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杯子收集器的斜视图;图2及图3为图1机体门的连接方法示意图。本技术实施例的杯子收集器的结构特征在于,包括支体10;由机体21及机体门22组合而成、形成直线式收集空间的堆积桶20;设在堆积桶20上方的投入管部30;从支体10及机体21装卸机体门22的机体门连接部;设在机体门22内表面的具有搭载板51的搭载部50;位于搭载板51下方的设在支体10上的排出漏斗61组成。支体10具有向下的开口部,上方形成圆形的单面突起部11,突起部11的中央设有排出孔11a,并贯通于向下开口部。机体门连接部是由固定于支体10的固定环41;距离机体21上端,且设在机体21外表面的挂钩42;在挂钩的上方、套装在机体上端的活动环43组成。固定环41与突起部11组合形成下部插入槽41a。挂钩42同机体部21,具有相同的圆弧状边框结构。活动环43的直径大于机体21的直径,通过安装于机体21,与机体21间形成上部插入槽43a。机体21为圆弧形的单面结构,通过下端插入于下方插入槽41a,安装连接于支体10。机体门22由小于机体21开口领域的圆弧状单面边框组成。连接机体门22于机体21及支体10的方法,参照附图2及图3详细说明为如下首先,上移活动环43,插入下端部于下方插入槽41a。上端向机体21靠拢。最后,下移活动环43,将机体门22上端插入上部插入槽43a。由此,当机体21及机体门22安装于支体10上时,支体10的突起部11进入至堆积桶20的内部,堆积桶20的收集至间也将竖立于支体10之上。另外,将堆积桶20设置于支体10后,机体21与机体门22之间形成开槽23。在此,根据机体21与机体门22的相对位置,可以设置形成1至2个开槽23。搭载部50是由搭载板51及由搭载板51的一侧垂直延长形成的圆弧状单面结构的固定部52组成。排出漏斗61的开口面积大于搭载板51的面积,且开口部朝向搭载板51安装设置于排出孔11a上。根据由此结构的本技术的实施例,参照附图4及图5具体说明本技术杯子收集器的收集杯子使用方法为如下为了便于说明,假设排出杯子62就设在支体10排出孔11a的下方。首先,已使用杯子通过投入管部30的开口投放杯子,所投放杯子在堆积桶20内下落。这时,对于所投放杯子的朝向不做限制,可以是正着的,也可以是倒着的。如果当以倒着的状态投放时,如同常规技术,通过机体21及机体门22的内表面设置导向突起的方法,促进杯子的下降即可。同样,投放的杯子被依次叠落于搭载板51上。通过投入管部30的杯子的投放,直至搭载板51上的杯子累积至投入管部30附近。在此,所堆积杯子是否接近于投入管部30,通过开槽23,即可用肉眼来进行确认。由此,与投入管部30投放的杯子一同堆积于堆积桶20内部的咖啡等液体,通过排出漏斗61及排出孔11a,排出于排出杯子62。当堆积于堆积桶20内部的杯子临近投入管部30时,拆分机体门22于机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杯子收集器,包括支体;内部形成直线式收集空间、竖立于支体上的堆积桶;贯通于收集空间、并连接设在堆积桶上方的投入管部;其特征在于上述堆积桶是由圆弧状的单面机体,及对机体的开口至少可以进行部分开和关的边框结构的圆弧状单面机体门组成;支体及机体上设有连接机体门的机体门连接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文植
申请(专利权)人:金文植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