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地区混凝土越冬的保温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704444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14 00: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寒冷地区混凝土越冬的保温方法,在混凝土仓面采取双保温层的方式进行保温,其中一保温层为人工保温材料,另一保温层为雪或土。具体是在混凝土仓面覆盖一定厚度的人工保温材料,然后在保温被表面覆盖一定厚度的雪层,或在混凝土仓面覆盖一定厚度的埋土层,然后在埋土层表面覆盖一定厚度的人工保温材料。该方法是在现有覆盖保温材料的基础上,结合覆盖雪层或埋土层,从而发挥雪或土壤的保温效果,减少保温材料的用量,降低工程材料的造价,人工造雪或填土覆盖成本低,二者相结合,有效降低寒冷地区混凝土的保温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设及水利水电工程、核电工程及港口工程
,尤其设及寒冷地区混 凝上越冬人工造雪保溫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自维度30°属寒冷地区(华北地区、青藏高原南部地区),40°W上属严寒地 区(包括东北地区、西北地区、内蒙古地区、新疆地区、青藏高原北部地区)。维度每提高1 度,年平均气溫降低0. 7°c,高海拔寒冷地区的最低气溫可达-50°c度左右。高寒地区冬季 往往停工,新诱混凝±仓面需要保溫越冬,尤其是新诱筑仓面冬季停工期间面临防止早期 混凝±被冻、控制溫差、防止裂缝等问题。目前混凝±保溫保溫被(或保溫模板、聚苯乙締 泡沫塑料板等)保护仓面,将混凝±诱筑时所包含的热量及水化热保存起来,维持所需厚 度。但是我国寒冷地区混凝±越冬时保溫被层数多达15~20层,而严寒地区随着保溫被 厚度需求的增加,工程造价升高,并且造成大量资源浪费。因此,需要寻找一种有效地使寒 冷地区混凝±越冬的保溫方法,该方法不仅能防止混凝±仓面被冻,产生裂缝、使混凝±保 持溫度恒定,并且成本降低,节约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寒冷地区混凝±越冬人工造雪 保溫方法,该方法将保溫材料与雪层或填±层相结合,不仅保溫效果好,而且大大降低成 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寒冷地区混凝±越冬的保溫方法,在混凝±仓 面采取双保溫层的方式进行保溫,其中一保溫层为人工保溫材料,另一保溫层为雪层或埋 ±层。 阳〇化]具体地为,在混凝±仓面覆盖一定厚度的人工保溫材料,然后在人工保溫材料表 面覆盖一定厚度的雪层。 具体地为,在混凝±仓面覆盖一定厚度的埋±层,然后在埋±层表面覆盖一定厚 度的人工保溫材料。 更进一步地,所述人工保溫材料为保溫被或聚苯乙締泡沫塑料板。 具体地,混凝±仓面加盖保溫材料后,混凝±仓面与保溫层间的放热系数为: 其中λ1为保溫材料导热系数kj/(m·h·°C),各种保溫材料的导热系数见表1 ; 0。为保溫层外表面与空气间的放热系数,kj/(m2 ·h·°C)屯为保溫层厚度,m;k1为风速 修正系数;k2为潮湿程度修正系数,潮湿材料取3~5。 更进一步地,所述人工保溫材料的每层厚度由公式: h = R入[001引进行计算,其中:R为保溫材料的热阻,λ为保溫层的导热系数,0s= 1/Rs, 更进一步地,所述雪层或埋±层的厚度由公式: 进行计算,其中0。为雪层或埋±的放热系数。 更进一步地,所述雪通过人工造雪或自然降雪获得。 更进一步地,所述人工造雪的方法为:先通过制冰装置将水制成片冰,再通过碎冰 装置把已经造好的片冰粉碎成粉末,最后,通过把粉末状的冰晶通过空气输送系统送出。 更进一步地,所述人工造雪的方法为:来自高压水累的高压水与来自空气压缩机 的高压空气在双进口喷嘴处混合。利用自然蒸发和空气出喷嘴后的体积膨胀带走热量而使 雾滴凝结成冰晶。 自然环境中,雪(或±壤)有着较好的保溫效果,冬季气溫-20°C条件下,40cm雪 层下部溫度可保持在0度左右。因此可W利用人工造雪的方式在保溫被表面形成一定厚度 的雪,或通过在混凝±仓面进行埋±,并结合不同厚度保溫被,形成对仓面的保护,达到保 溫的目的。 本专利技术利用人工造雪的方式在保溫被表面形成一定厚度的雪,或通过在混凝±仓 面进行埋±,结合不同厚度保溫被,形成对仓面的保护,达到越冬保溫的目的。 1)保溫厚度及保溫被层数 表层溫度场应根据计算气溫变化的周期确定计算时段,气溫年变化时段可取 0. 5~1. 0月计算,时程应1年W上;气溫骤降,时段可取0. 5~1.Od,计算时程为一次气溫 骤降全过程。 仓面裸露情况下,混凝±仓面放热系数β可表示为: 阳0巧]β1= 23. 9+14. 5Va(1) 其中V。为风速,m/s。 混凝±仓面加盖保溫材料后,混凝±仓面与保溫层间的放热系数为:[00 測(2) 其中λ1为保溫材料导热系数kj/(m·h·°C),各种保溫材料的导热系数见表1 ; 0。为保溫层外表面与空气间的放热系数,kj/(m2 ·h·°C)屯为保溫层厚度,m;k1为风速 修正系数,见表2 ;k2为潮湿程度修正系数,潮湿材料取3~5,干材料取1。 表1各种保溫材料的导热系数入 已知仓面放热系数,根据保溫材料的导热i数可求得需要保溫厚度。I当混凝上仓 面附模板或保溫层时,设在混凝±仓面外附有若干保溫层,每层保溫材料的厚度为 h=Rλ1 (3) 其中R为保溫材料的热阻。 最外面保溫层与空气间的热阻为1/β。,所W若干保溫层的总热阻可按下式计算 1 巳(4) 通常保溫层本身热烙很小,可W忽略。因此覆盖层厚度可W表示为(5) 其中1/R.,为混凝±仓面通过保溫层向周围介质放热等效放热系数。β.通 常采用仿真计算形式实现,W混凝±仓面拉应力满足抗裂、抗剪强度系数为保证。 通过h可计算保溫被层数。 2)人工造雪厚度确定:当有最优经济效益保溫被厚度时,可进一步计算"不足"厚 度(即需要额外追加的保溫厚度等参数)。 采用人工造雪或埋±保溫情况与保溫被保溫相结合时,根据加盖保溫被厚度可计 算保溫层向周围介质放热等效放热系数为 雪层或埋±厚度可根据下式计算 (:騎(7) 其中0。为雪层或埋±的放热系数。 3)造雪时机选择:根据计算,确定: ①当前溫度下,仓面可承受的最低溫度。 ②进行人工降雪或埋±时所要达到的外界气溫。 混凝±仓面溫度可表示为 Ts=Ta+C〇;-Ta)+Tir 做 其中,Ta为外界气溫;TP为混凝±诱筑溫度;Tir为气溫T。= 0,混凝±初溫T。= 0,绝热溫升为Θ(τ),表面放热系数为β时,τ=τ,时的表面溫度;C为Tg=0,Tc= 1.0(单位初始溫差),θ(τ) =0,τ=Tr时的表面溫度。 阳化5] 当混凝±仓面溫度规定在一定范围时,增加人工造雪或埋±保溫处理的外界气溫 可表示为 阳056] Ta= (Ts-Tir-cTp)/c (9) 4)人工造雪保溫效果的控制:人工造雪现场可根据需要保溫厚度,选择不同冰粒 的颗粒大小,W达到不同密实度W实现不同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寒冷地区混凝土越冬的保温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混凝土仓面采取双保温层的方式进行保温,其中一保温层为人工保温材料,另一保温层为雪层或埋土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新李松辉刘毅张龑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