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涵养生态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687510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09 01: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雨水涵养生态池,通过设置集水单元和渗透单元,并在所述集水单元设有外筒,在所述外筒的顶端设有可拆卸的集水管,从上至下所述集水管的内径先减小后增大,所述集水管的顶端安装防护盖,从而降落到地面的雨水排放至所述集水单元,利用所述集水管先收缩再扩张的特殊结构设计使得所述集水管内的雨水在向下移动的过程中,先经收缩段蓄积能量再经扩张段释放能量,使得混入的固体杂质从雨水中分离出来并在所述外筒内进行蓄积,净化除杂后的雨水则通过横向连接管进入所述渗透井,从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有效避免雨水中杂质对渗透管道和渗透孔道形成堵塞,提高雨水的渗透率,延长了装置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雨水涵养生态池,属于雨水涵养的

技术介绍
人类居住的环境中,必须有淡水的供应才足以维持基本的生存,及满足其他人类活动的所需。地表上最大的淡水来源是来自降雨或降雪溶解后的雪水,经汇集成流而为河川,或隐入地下而成为地下水,最后蓄积而成为人类生活可利用的淡水。随着人口密度的升高,地表的开发情况越趋严重。在人口居住密度较高的都市地区,因为居民活动的需要,必须使用大量的土地进行各种活动,例如商业、交通、社交、运动等,因此大量的土地都被铺上了人工敷面,例如混凝土或沥青混凝土等,以提供人类活动所需。这些不透水或渗透度极低的人工敷面下方土壤大多使用夯实夯压施作,以便能承载更大的荷重量,或使土壤更加稳定,但同时也造成地表土壤透水性大幅降低的问题。因此,每当大雨来袭,水资源不但无法储存,还会产生洪灾或淹水,使生活环境的质量更加降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代社会大部分都于居住处铺设大量的排水系统,将降落于道路或土地上的降雨直接排入道路的侧沟、集中水沟,或于广大空地建造的排水沟包括明沟、暗渠或地下管道,之后再排入其它更下游的排水设施或排水干管或河川中。然而,采用上述方式,大部分的降雨不但无法渗进土壤中为土地所吸收利用并涵养地下水资源,反而直接排入人工或自然的排水沟渠中,造成珍贵水资源的浪费,这对水资源日渐缺乏的现代环境,实在是一大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有效避免杂质对渗透孔道形成堵塞的雨水涵养生态池。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种雨水涵养生态池,其结构包括集水单元和渗透单元;所述集水单元设置若干外筒,所述外筒的侧壁上分布有若干第一通孔,在所述外筒的顶端设有可拆卸的集水管,从上至下所述集水管的内径先减小后增大,所述集水管的侧壁分布若干第二通孔,所述集水管的顶端环设一个L形凹陷,所述集水管的顶端安装防护盖;所述防护盖为圆形板,所述防护盖的上端面分布有若干第三通孔,从所述圆形板的下表面向下延伸设有环状凸起,所述环状凸起的最大直径小于所述圆形板的直径,所述环状凸起适于嵌入所述L形凹陷中;所述渗透单元设置若干渗透井,所述渗透井与所述外筒呈交错分布且所述渗透井与所述外筒之间通过横向连接管连通,所述渗透井的侧壁分布有若干第四通孔,所述渗透井的顶部盖设有透水透气盖。在所述外筒的内中部设有内管,所述内管的侧壁分布有若干第五通孔,在所述内管和外筒之间设置透水透气海绵层。所述内管的下端固定在所述外筒内底部。从上至下所述集水管依次设置收缩段、直管段和扩张段。所述收缩段的收缩比为1:2-1: 4,所述扩张段的扩张比为2:1-5:1。所述外筒的底面上还分布有若干第六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第四通孔、第五通孔、第六通孔的孔径均为8-10mm,开孔率为 1.5-3%。所述外筒、内管、渗透井的材质均为树脂混凝土。在所述外筒外围敷设第一砾石层,所述外筒与所述第一砾石层之间铺设有透水土工布;所述防护盖的外表包裹有透水土工布。在所述渗透井外围敷设第二砾石层,所述渗透井与所述第二砾石层之间铺设一层透水土工布。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I)本技术所述的雨水涵养生态池,包括集水单元和渗透单元,并在所述集水单元设有外筒,在所述外筒的顶端设有可拆卸的集水管,从上至下所述集水管的内径先减小后增大,所述集水管的顶端安装防护盖,所述集水管的顶端与所述防护盖之间为嵌套连接;从而降落到地面的雨水排放至所述集水单元,利用所述集水管先收缩再扩张的特殊结构设计使得所述集水管内的雨水在向下移动的过程中,先经收缩段蓄积能量再经扩张段释放能量,使得混入的固体杂质从雨水中分离出来并在所述外筒内进行蓄积,净化除杂后的雨水则通过横向连接管进入所述渗透井,进一步通过所述渗透井向周围土壤渗透,保持周围土壤的湿度;此外,待沉积到外筒底部的杂质蓄积到一定量后,可将所述集水管拆卸并对杂质进行统一清理和处理,从而本技术所述的雨水涵养生态池,在对雨水进行涵养的同时还将雨水中的固体杂质分离出来,避免雨水中杂质对渗透管道和渗透孔道形成堵塞,提高雨水的渗透率,延长了装置的使用寿命。(2)本技术所述的雨水涵养生态池,在所述外筒的内中部设有内管,所述内管的侧壁分布有若干第五通孔,在所述内管和外筒之间设置透水透气海绵层,从而当雨水富足时,通过所述透水透气海绵层吸水可以自动储存水分;当雨水较少时,周围土壤环境干燥,储存在所述透水透气海绵层中的水向周围土壤慢慢释放;进一步,当需要施肥时,可将液态肥料或营养液灌入内管,液态肥料或营养液通过第四通孔被海绵吸收储存,遇水就会缓慢释放养分,实现长效施肥。(3)本技术所述的雨水涵养生态池,通过从上至下所述集水管依次设置收缩段、直管段和扩张段,并设置所述收缩段的收缩比为1:2-1:4,所述扩张段的扩张比为2:1-5:1,从而有利于混入雨水中的固体杂质从雨水中得以有效分离,进一步保证了雨水的渗透效率。【附图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1是本技术所述雨水涵养生态池纵断面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雨水涵养生态池的俯视图。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1_外筒,Ia-第一通孔,2-内管,2a_第五通孔,3_集水管,3a-第二通孔,3b-L形凹陷,4-透水透气海绵层,5-防护盖,5a-第三通孔,5b-环状凸起,6-透水土工布,7-横向连接管,8-渗透井,8a_第四通孔,8b-透水透气盖,9a-第一烁石层,9b-第二砾石层。【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雨水涵养生态池,其结构包括集水单元和渗透单元。 所述集水单元设置若干外筒I,所述外筒I的侧壁上分布有若干第一通孔la,在所述外筒I的顶端设有可拆卸的集水管3,将所述集水管3设置为可灵活拆卸,一方面当土壤长期积水时,放入抽水管进行排水,另一方面可实现定期清理沉积到外筒底部的杂质,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从上至下所述集水管3的内径先减小后增大,所述集水管3的侧壁上分布有若干第二通孔3a,所述集水管3的顶端环设一个L形凹陷3b,所述集水管3的顶端安装防护盖5。所述防护盖5为圆形板,所述防护盖5的上端面分布有若干第三通孔5a,从所述防护盖5的下表面向下延伸设有环状凸起5b,所述环状凸起5b的最大直径小于所述圆形板的直径,所述环状凸起5b适于嵌入所述L形凹陷3b中。所述渗透单元设置若干渗透井8,所述渗透井8与所述外筒I呈交错分布且所述渗透井8与所述外筒I之间通过横向连接管7连通,所述渗透井8的侧壁分布有若干第四通孔8a,所述渗透井8的顶部盖设有透水透气盖8b。所述第一通孔la、第二通孔3a、第三通孔5a、第四通孔8a的孔径均为9mm,开孔率为 1.实施例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雨水涵养生态池,其结构包括集水单元和渗透单元。所述集水单元设置若干外筒I,所述外筒I的侧壁上分布有若干第一通孔la,所述外筒I的底面上还分布有若干第六通孔。在所述外筒I的顶端可拆卸的集水管3,从上至下所述集水管3的内径先减小后增大,所述集水管3的侧壁上分布有若干第二通孔3a,所述集水管3的顶端环设一个L形凹陷3b,所述集水管3的顶端安装防护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雨水涵养生态池,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水单元和渗透单元;所述集水单元设置若干外筒,所述外筒的侧壁上分布有若干第一通孔,在所述外筒的顶端设有可拆卸的集水管,从上至下所述集水管的内径先减小后增大,所述集水管的侧壁分布若干第二通孔,所述集水管的顶端环设一个L形凹陷,所述集水管的顶端安装防护盖;所述防护盖为圆形板,所述防护盖的上端面分布有若干第三通孔,从所述防护盖的下表面向下延伸设有环状凸起,所述环状凸起的最大直径小于所述圆形板的直径,所述环状凸起适于嵌入所述L形凹陷中;所述渗透单元设置若干渗透井,所述渗透井与所述外筒呈交错分布且所述渗透井与所述外筒之间通过横向连接管连通,所述渗透井的侧壁分布有若干第四通孔,所述渗透井的顶部盖设有透水透气盖。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晶赵进勇王凌青黄智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