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彭钢专利>正文

一种防伪瓶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68526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伪瓶头,包括一瓶头体,瓶头体上的一段壁内纵向设有过水通道,该过水通道的两端出口均与瓶头体的内腔相通,在瓶头体内放置有指示体,指示体可在瓶头体内上下运动。因指示体预先将瓶头体的内腔堵死,并将壁中的过水通道上出口也封闭,故瓶中的液体不能倒出来。使用时用条状物将指示体下压,原来被指示体挡住的过水通道上出口露出,瓶内液体可从过水通道下出口进入通道内,从上出口进入瓶头体内,绕过指示体再流出瓶口。由于指示体被卡在瓶头体内,不能恢复原状,故可以通过指示体在瓶头体内的位置来识别包装瓶是否被用过,从而达到防伪的目的。(*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伪瓶头
本技术属于包装瓶防伪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指示体来鉴别包装瓶是否被使用过的防伪瓶头。
技术介绍
目前,利用指示体来鉴别包装瓶是否被使用过的包装瓶防伪装置有不同的形式,但是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将指示体与瓶盖连接在一起,利用在开瓶盖时必然将指示体与瓶盖分离的特点来鉴别包装瓶是否被用过,从而达到防伪的目的。这种防伪装置虽然可以起到较好的防伪效果,由于指示体与瓶盖连接在一起,产品封装时有一定的难度,指示体分离后落在瓶颈内可以活动,使消费者产生”残留物”感。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可以将指示体固定在瓶颈上又利用指示体来进行防伪识别的防伪瓶头。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防伪瓶头有一瓶头体,瓶头体上的一段壁上纵向设有过水通道,该过水通道的设置方式有两种,一是将过水通道设置在瓶头体壁的内部,两端的进出口均与瓶头体的内腔相通,二是将过水通道设置在瓶头体壁的内表面上成为条形槽,在瓶头体内放置有指示体,指示体可在瓶头体内上下运动,装配时,指示体固定在瓶头体的过水通道出口端(上端)上或该出口端(上端)以上的位置。因指示体预先将瓶头体的内腔堵死,-->并将壁中的过水通道的出口端也封闭,故瓶中的液体不能倒出来。使用时可用条状物将指示体下压,原来被指示体挡住的过水通道出口端露出,瓶内液体可从过水通道进口端进入通道内,从出口端进入瓶头体内,绕过指示体再流出瓶口。由于指示体被卡在瓶头体内,不能恢复原状,故可以通过指示体在瓶头体内的位置来识别包装瓶是否被用过,从而达到防伪的目的。本技术中,指示体设置在瓶头体内,与瓶盖不发生联系,不影响产品的封装。由于指示体在瓶头体内始终保持固定状态,不会在瓶头体内活动,故不会使消费者产生”残留物”感。上述技术方案中,为了能够限制指示体在瓶头体内运动时的位置不超过过水通道的进口端,可以在瓶头体位于过水通道进口端之上的内壁上设置止位装置。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图1的不同状态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不同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防伪瓶头有一瓶头体4,瓶头体4上的一段壁内纵向设有过水通道1,该过水通道1的进、出口端6、2均与瓶头体4的内腔相通,在瓶头体4内放置有指示体3,指示体3固-->定在过水通道出口端2上,位于过水通道进口端6之上的瓶头体4内壁上设置有指示体3的止位装置5。图2表示指示体受压向下运动到瓶头体内壁上的止位装置处,过水通道出口端2露出,瓶内液体可从过水通道进口端进入通道内,从出口端进入瓶头体内,绕过指示体再流出瓶口。如图3所示,本技术的另一技术方案中,只有过水通道1的设置方式与前一技术方案不同,该过水通道1为凹槽形分布在瓶头体内壁上。图4表示指示体受压向下运动到瓶头体内壁上的止位装置处时,过水通道的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过水通道处在指示体上、下两端就成为了液体的出口和进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伪瓶头,包括瓶头体,其特征是瓶头体上的一段壁内纵向设有过水通道,该过水通道的两端进、出口均与瓶头体的内腔相通,在瓶头体内放置有指示体,指示体可在瓶头体内上下运动,装配时,指示体固定在瓶头体内过水通道出口端上或该出口端以上的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伪瓶头,包括瓶头体,其特征是瓶头体上的一段壁内纵向设有过水通道,该过水通道的两端进、出口均与瓶头体的内腔相通,在瓶头体内放置有指示体,指示体可在瓶头体内上下运动,装配时,指示体固定在瓶头体内过水通道出口端上或该出口端以上的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瓶头,其特征是在瓶头体位于过水通道进口端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钢
申请(专利权)人:彭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