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循环自切换传感器,包括感温端子,分析芯片,通电块,可通电磁块,永磁块,导向柱,弹簧,挡圈,固定板,引导板,外罩,所述的感温端子与分析芯片电连接,所述的通电块与分析芯片电连接,所述的可通电磁块与通电块连接,所述的导向柱一端设有永磁块,所述的弹簧一端与固定板连接,所述的弹簧另一端与永磁块连接,所述的感温端子伸入蓄水箱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循环自切换传感器的设置,实现了内循环和外循环的自动化切换,减少了机构设置,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也提高了维修检测时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循环自切换传感器。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散热器在由内循环切换到外循环一般采用传感器,电磁阀与控制机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控制,不但增加了成本,同时在出现故障时,多个机构的设置也会增加检测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循环自切换传感器。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种循环自切换传感器,包括感温端子,分析芯片,通电块,可通电磁块,永磁块,导向柱,弹簧,挡圈,固定板,引导板,外罩,所述的感温端子与分析芯片电连接,所述的通电块与分析芯片电连接,所述的可通电磁块与通电块连接,所述的导向柱一端设有永磁块,所述的弹簧一端与固定板连接,所述的弹簧另一端与永磁块连接,所述的感温端子伸入蓄水箱内。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的挡圈安装在导向柱的另一端。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的外罩外设有进水管。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的外罩与进水管配合处设有进水口。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的进水管一端与散热器连接,所述的进水管另一端与自来水管连接。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的进水管上设有进水栗。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的自来水管上设有电磁阀。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的蓄水箱上方设有出水管,所述的出水管另一端与散热器连接。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的永磁块外圈设有密封圈。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的可通电磁块与蓄水箱配合处设有出水口。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循环自切换传感器的设置,实现了内循环和外循环的自动化切换,减少了机构设置,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也提高了维修检测时效。同时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循环自切换传感器的内外循环结构视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循环自切换传感器机构视图。图中:1、感温端子,2、分析芯片,3、通电块,4、可通电磁块,5、永磁块,6、导向柱,7、弹簧,8、挡圈,9、固定板,10、引导板,11、外罩,12、蓄水箱,13、进水管,14、进水口,15、散热器,16、自来水管,17、进水栗,18、电磁阀,19、出水管,20、密封圈,21、出水口。【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如图I. 2所示,一种循环自切换传感器,包括感温端子1,分析芯片2,通电块3,可通电磁块4,永磁块5,导向柱6,弹簧7,挡圈8,固定板9,引导板10,外罩11,所述的感温端子I与分析芯片2电连接,所述的通电块3与分析芯片2电连接,所述的可通电磁块4与通电块3连接,所述的导向柱6 —端设有永磁块5,所述的弹簧7 —端与固定板9连接,所述的弹簧7另一端与永磁块5连接,所述的感温端子I伸入蓄水箱12内。进一步的,所述的挡圈8安装在导向柱6的另一端,通过挡圈8的设置,对导向柱6达到了限位的作用。进一步的,所述的外罩11外设有进水管13,所述的外罩11与进水管13配合处设有进水口 14,当蓄水箱12内水温不高,需要内循环时,通过进水口 14进入到进水管13中,随后进入到散热器15中。进一步的,所述的进水管13 —端与散热器15连接,所述的进水管13另一端与自来水管16连接,当蓄水箱12内水温过高时,需要自来水进行外循环时,通过自来水管16进行供水。进一步的,所述的进水管13上设有进水栗17,通过进水栗17的设置,通过进水栗17的设置,提高了水循环的效率,提高了散热效果。进一步的,所述的自来水管16上设有电磁阀18,通过电磁阀18的设置,实现了自来水的自动化供应。进一步的,所述的蓄水箱12上方设有出水管19,所述的出水管19另一端与散热器15连接,通过出水管19的设置,实现了散热器15的出水。进一步的,所述的永磁块5外圈设有密封圈20,通过密封圈20的设置,实现了出水口 21的密封,同时也实现了外罩11的密封。进一步的,所述的可通电磁块4与蓄水箱12配合处设有出水口 21,通过出水口 21和进水口 14实现蓄水箱12内冷却水的内循环。本技术中,通过进水管13和出水管19的配合,实现蓄水箱12内冷却水在散热器15内的循环,当感温端子I感应到蓄水箱12内水温过高时,通过分析芯片2进行分析水温,随后通过通电块3对可通电磁块4进行通电,随后永磁块5与可通电磁块4磁性相吸,通过密封圈20将出水口 21密封,随后电磁阀18打开,实现外循环;当感温端子I感应到蓄水箱12内水温在额定范围内后,通过分析芯片2进行分析水温,随后通过通电块3对可通电磁块4进行断电,随后可通电磁块4失去磁性,永磁块5与可通电磁块4分开,随后通过弹簧7的弹力,使永磁块5回位,电磁阀18关闭,实现蓄水箱12内冷却水的内循环。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循环自切换传感器的设置,实现了内循环和外循环的自动化切换,减少了机构设置,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也提高了维修检测时效。本技术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技术的启示下做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技术具有相同或者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一种循环自切换传感器,包括感温端子,分析芯片,通电块,可通电磁块,永磁块,导向柱,弹簧,挡圈,固定板,引导板,外罩,所述的感温端子与分析芯片电连接,所述的通电块与分析芯片电连接,所述的可通电磁块与通电块连接,所述的导向柱一端设有永磁块,所述的弹簧一端与固定板连接,所述的弹簧另一端与永磁块连接,所述的感温端子伸入蓄水箱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自切换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圈安装在导向柱的另一端。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自切换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罩外设有进水管。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循环自切换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罩与进水管配合处设有进水口。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循环自切换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水管一端与散热器连接,所述的进水管另一端与自来水管连接。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循环自切换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水管上设有进水栗。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循环自切换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来水管上设有电磁阀。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循环自切换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蓄水箱上方设有出水管,所述的出水管另一端与散热器连接。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自切换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永磁块外圈设有密封圈。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自切换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通电磁块与蓄水箱配合处设有出水口。【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循环自切换传感器,包括感温端子,分析芯片,通电块,可通电磁块,永磁块,导向柱,弹簧,挡圈,固定板,引导板,外罩,所述的感温端子与分析芯片电连接,所述的通电块与分析芯片电连接,所述的可通电磁块与通电块连接,所述的导向柱一端设有永磁块,所述的弹簧一端与固定板连接,所述的弹簧另一端与永磁块连接,所述的感温端子伸入蓄水箱内。本技术通过循环自切换传感器的设置,实现了内循环和外循环的自动化切换,减少了机构设置,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也提高了维修检测时效。【IPC分类】F28F27/00【公开号】CN204944284【申请号】CN201520640927【专利技术人】陈良友 【申请人】深圳市惠贻华普电子有限公司【公开日】2016年1月6日【申请日】2015年8月24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循环自切换传感器,包括感温端子,分析芯片,通电块,可通电磁块,永磁块,导向柱,弹簧,挡圈,固定板,引导板,外罩,所述的感温端子与分析芯片电连接,所述的通电块与分析芯片电连接,所述的可通电磁块与通电块连接,所述的导向柱一端设有永磁块,所述的弹簧一端与固定板连接,所述的弹簧另一端与永磁块连接,所述的感温端子伸入蓄水箱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良友,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惠贻华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