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荷兰专利>正文

一种邮寄包装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67365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邮寄包装袋,其袋体的筒上相距180°的两处筒壁上各压设一条主纵线压痕,在每条所述主纵线压痕的两侧对称地各压设两条与筒体轴线平行副纵线压痕;在该筒体的两端口向内一段距离各压设一条环形封口压痕,在每条该封口压痕的内侧一段距离处各压设一条与所述封口压痕平行的内侧压痕,该内侧压痕的设于上面层和下面层的两条副纵线压痕之间的部分为压痕,其余部分为压痕;在由所述主纵线压痕、副纵线压痕、封口压痕和内侧压痕围成的八个矩形的对角线上压设有外凸的对角压痕,该对角压痕从内侧压痕与副纵线压痕的交点向其对角延伸。本邮寄包装袋使用方便、对书刊保护性强、质轻价廉。(*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邮寄包装袋
本技术涉及一种邮寄物品的包装物,尤其是一种邮寄包装袋。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技术中在邮寄书刊、香烟、药盒等外形为长方体的物品时,所使用的包装物或者是立体的长方体包装盒,或者是直接使用大信封,还有的是使用塑料鱼眼泡复合包装袋。使用长方体盒子邮寄物品、书刊,尤其是书刊,其大小规格较多,而包装盒规格少,无法与形状、大小各异的各种书刊及大小、形状与书刊相近的物品很好匹配。如果将较小的书刊、物品放置在较大的包装盒中,将浪费邮政运输的有限空间。使用信封包装书刊邮寄,由于制作信封的纸张比较薄,在运输过程中容易破损,即使是使用速递的白板纸袋,也容易使信封在与书刊边角处接触处破损,尤其使邮寄精装书刊,信封破损几率更大。为了解决上述包装盒和信封邮寄书刊等物品的缺点,现有技术中还有一种包装物,即塑料鱼眼泡复合袋,它的形状结构与普通信封基本相同,书刊等装入该复合袋中,由于袋上分布的鱼眼泡起到减震缓冲的作用以及材质的强度较高,可以有效防止包装袋的破损。但是,对于精装书,使用这样的包装袋仍不能保护书刊完好,其边角还是容易折损,且这种复合袋制作复杂,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改进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使用方便、保护性强、质轻价廉的邮寄包装袋。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提供的邮寄包装袋,其袋体是一个筒体,在该筒体上相距180°的两处筒壁上各压设一条主纵线压痕,其与筒体的轴线平行,构成本邮寄袋的纵向外轮廓,并分割袋体成上面层和下面层,在每条所述主纵线压痕的两侧对称地各压设两条与筒体轴线平行的副纵线压痕;在该筒体的两端口向内一段距离各压设一条环形封口压痕,在每条该封口压痕的内侧一段距离处各压设一条与所述封口压痕平行的环形内侧压痕,在由所述主纵线压痕、副纵线压痕、环形封口压痕和环形内侧压痕围成的八个矩形的对角线上压设有对角压痕,该对角压痕从环形内侧压痕与副纵线压痕的交点向其对角延伸。在包装
中,包装纸板按照压痕折叠,根据折叠的方向可分为内折-->和外折两种,内折即为将纸板向着内侧表面方向的折叠,外折即为将纸板向着外侧表面方向的折叠。在上述的本邮寄包装袋中盛装了外形大约为长方体的物品后,将其两端的环形封口压痕以外的环形部分设粘接层粘接封口后,所述的主纵线压痕、副纵线压痕、该环形内侧压痕的设于上面层和下面层的两条副纵线压痕之间的部分以及各对角压痕均为外凸的内折压痕,而环形封口压痕和环形内侧压痕的设于主纵线压痕和与之相邻的副纵线压痕之间的环形内侧压痕部分为内凸的外折压痕,以此构成容置空间。在所述上面层或下面层上两个相邻的副纵线压痕之间可设有撕开线,供撕开本袋体取出其中书刊等物品之用。该撕开线与主纵线压痕平行,贯穿袋体的纵向整个长度。在所述袋体两端的环形封口压痕向外部分,其中一端通过胶粘剂层粘接封口,另一端的内侧面上设有胶粘剂层,在该胶粘剂层上设有离型纸即防护纸。所述袋体由里层和/或面层使由用的150-300g/m2牛皮纸、牛皮箱板纸、箱板纸、白板纸其中之一制作和、芯纸使用为115g/m2-180g/m2。的瓦楞原纸组成,制成的瓦楞纸板模切粘合的所述筒体;或者所述袋体由牛皮纸、牛皮箱板纸、箱板纸、白板纸其中之一模切粘合的所述筒体;所述袋体的筒体上设有由所述纸板卷制粘合的粘合缝。所述袋体制作中,是先将上述材料的纸板进行模切,然后折叠粘合成筒体。还可以在所述袋体的外表面上或内表面上设有以防潮层。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邮寄包装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邮寄包装袋的反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向本邮寄包装袋中放置书刊的示意图;图4为封装有书刊的本邮寄袋的结构示意图;图4a为图4的纵向A-A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b为图4的横向B-B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取出书刊撕开线被撕开的本邮寄袋的示意图;图6为封装有书刊的本邮寄袋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2所示,本技术提供的邮寄包装袋,其袋体是由轻型细瓦楞纸板制成的一个筒体,在该筒体上相距180°的两处筒壁上各压设一条主纵线压痕1、2,其与筒体的轴线平行,构成本邮寄袋的纵向外轮廓,并形成袋体的上面层U和下面层D,在每条主纵线压痕1、2的两侧对称地各压设两条与筒体轴线平行的副纵线压痕11、12和21、22;在该筒体的两端口向内一段距离各压设一条环形封口压痕3、4,在每条该封口压痕的内侧一段距离处各压设一条与所述封口压痕平行的环形内侧压痕31、41,在由主纵线压痕1、2副纵线压痕11、12和21、22、封口压痕3、4和内侧压痕31、41围成的八个矩形的对角线上压设有对角压痕5,该对角压痕5从内侧压痕与副纵线压痕的交点向其对角延伸。如图1、2和4所示,在上述的本邮寄包装袋中盛装了外形大约为长方体的物品例如一本精装字典7后,将其两端的封口压痕3、4以外的环形部分设粘接层粘接封口后,主纵线压痕1、2、副纵线压痕11、12和21、22、该环形内侧压痕3、4的设于上面层U和下面层D的两条副纵线压痕之间的部分31a、41a以及各对角压痕5均为外凸的内折压痕,而环形封口压痕3、4和环形内侧压痕31、41的设于主纵线压痕和副纵线压痕之间的环形内侧压痕部分31b、41b为内凸的外折压痕;如图5所示,在下面层D上两个相邻的副纵线压痕12和22之间设有撕开线6,供撕开本袋体取出其中书刊之用。该撕开线6与主纵线压痕平行,贯穿袋体的纵向整个长度。在袋体两端的环形封口压痕3、4外侧部分的筒体内侧面设有胶粘层,其中一端的压痕4的外侧部分的上面层U和下面层D粘接封口,另一端的压痕3的外侧部分的筒体内侧面上设有的胶粘剂层上面设有离型纸即防护纸。使得该侧端口可以打开。当使用本邮寄袋包装书刊7时,从具有离型纸一端的筒口将书7放入袋中,如图3所示,再将离型纸取下,封上该端口,即形成如图4所示的状态。在该状态下,袋的纵向两侧,通过内折的主纵线压痕1、2和副纵线压痕11、12和21、22形成了上下两个斜面310、410,在袋内组成一个V形空间(见图4b)。袋的横向两端,通过外折的环形封口压痕3、4和内折的环形内侧压痕31、41也形成了上下两个斜面311、411,在袋内组成一个V形空间(见图4a)。袋体在书的四周形成的四个V形空间对于书侧边给予了很好的保护,斜面对于施加到该斜面上的外力予以分解,加上所使用的细瓦楞纸板,其优良的抗戳穿强-->度和对外力的缓冲性能,更使得其中的书刊在邮寄的各个输送环节上不破损、不压折,保证了书刊,尤其是精装书的边角在邮寄过程中的安全。上述V形空间还可以使得本邮寄袋可以适应盛装一定开本或一定大小之内不同厚度的书籍或物品。如图4所示的邮寄袋中盛装的是比较厚的书,邮寄袋的组成四个V形空间的斜面比较陡直,而如图6所示的邮寄袋中盛放的是比较薄的书刊,该斜面就比较平缓。在实际应用中,可在上面层U上印刷写邮政编码的一组六个方格和填写格式内容,还可以印制不同公司的名称标志等等文字和/或图案。本技术提供的邮寄包装袋的优点是:1、邮寄袋纵向的两侧由主纵线压痕和其两侧的副纵线压痕组成的上中下三道印线以及横向的两端封口压痕和内侧压痕在封口后组成的上中下三道印线在装入书刊物品后在其四周撑起V字形空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邮寄包装袋,其特征在于:其袋体是一个筒体,在该筒体上相距180°的两处筒壁上各压设一条主纵线压痕,其与筒体的轴线平行,构成本邮寄袋的纵向外轮廓,并分割袋体成上面层和下面层,在每条所述主纵线压痕的两侧对称地各压设两条与筒体轴线平行的副纵线压痕;在该筒体的两端口向内一段距离各压设一条环形封口压痕,在每条该环形封口压痕的内侧一段距离处各压设一条与所述环形封口压痕平行的环形内侧压痕,在由所述主纵线压痕、副纵线压痕、环形封口压痕和环形内侧压痕围成的八个矩形的对角线上压设有对角压痕,该对角压痕从环形内侧压痕与副纵线压痕的交点向该矩形的对角延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邮寄包装袋,其特征在于:其袋体是一个筒体,在该筒体上相距180°的两处筒壁上各压设一条主纵线压痕,其与筒体的轴线平行,构成本邮寄袋的纵向外轮廓,并分割袋体成上面层和下面层,在每条所述主纵线压痕的两侧对称地各压设两条与筒体轴线平行的副纵线压痕;在该筒体的两端口向内一段距离各压设一条环形封口压痕,在每条该环形封口压痕的内侧一段距离处各压设一条与所述环形封口压痕平行的环形内侧压痕,在由所述主纵线压痕、副纵线压痕、环形封口压痕和环形内侧压痕围成的八个矩形的对角线上压设有对角压痕,该对角压痕从环形内侧压痕与副纵线压痕的交点向该矩形的对角延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邮寄包装袋,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两端的环形封口压痕以外的环形部分设粘接层粘接封口后,所述的主纵线压痕、副纵线压痕、该环形内侧压痕的设于上面层和下面层的两条副纵线压痕之间的部分以及各对角压痕均为外凸的内折压痕,而环形封口压痕和环形内侧压痕的设于主纵线压痕和与之相邻的副纵线压痕之间的环形内侧压痕部分为内凸的外折压痕,以此构成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荷兰
申请(专利权)人:张荷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