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许哲国专利>正文

盛水容器的出水口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66254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盛水容器的出水口设计为一平整的出水口,于出水口上固着一镂空出水口唇环,该唇环的内缘设有内环壁,外缘设有外环壁,且内环壁的长度短于外环壁的长度,于近唇环与内环壁间的内夹角处以及唇环与外环壁间的内夹角处分别设有突接线,通过该出水口唇环与盛水容器出水口的固着而构成能产生识别商品、区分内装液体种类、等级、品质、抗菌与抗霉等效益的饮用水或一般用水或工业用水的安全无菌效益以及产业利用的安全便利性。(*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一般瓶/桶装液体容器除了特殊用途外,绝大多数所盛装的都与人体的用水或饮用水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如市售的瓶桶装饮用水(例如桶装山泉水、RO水、矿泉水及蒸馏水等),非饮用的一般桶装水、工业用水等等。每一种都有它独自的供销层面以及使用场合,如一般市售的瓶/桶装饮用水(例如桶装山泉水、RO水、矿泉水及蒸馏水等),在便利超市、杂货店、投币式贩卖机均有售,提供了外出人士饮水的携带与饮用;而投币式加水站则提供了居家饮水以及一般用水的购买使用;蒸馏水瓶/桶则一桶桶的由专业制造厂产销于指定购买的消费者。众所周知,一般产销的蒸馏水瓶/桶由专业制造厂盛装后再载送到消费者处所,但在装桶与运送期间是否遭人开启,水质是否安全,均较无法掌控,因此业界针对在盛水容器瓶/桶口设封的问题加以研发出各式的瓶口或桶口的封口结构,该等封口设计立意甚佳,不但能确保封口至消费者手中安全性,且保证运送过程中未曾拆封的安全表现。然而,每一次的产销、配送与回收,均将回收的盛水容器清洗后重新盛装,但如图7所示,一般盛水容器A出水口外缘设有突唇环B以利封口的瓶盖卡置组装,因此在盛水容器产制时其出水口即对应内壁凹环C而成为一不易清洗的死角,不但易藏污纳垢,且成为细菌滋生的处所。另外在突唇环B与瓶口间的夹角D亦形成细菌滋生集聚的地方,所以盛水容器内虽然盛装了无菌的安全饮用水,但是清洗不周的凹环C与夹角D所集聚的细菌,仍然能污染原已为无菌的内装液体。同时,封口盖体本身在封口使用前是否经过彻底的清洗亦是个问题,据一般所知,生产者大都用水涮一下即套置盛水容器瓶/桶口,如此一来,封口盖体本身附着的细菌亦会污染盛水容器的瓶/桶出水口,进而污染瓶/桶内的水液,造成原盛入的安全无菌饮用水或一般用水或工业用水无形中受到病菌、霉菌等等的污染与滋生。另外,一般盛水容器本身除了利用整个容器的颜色作为内装液体的区分与识别外,亦有借助外贴标签的方式处理,但是外贴标签的方式因有脱落的问题,所以较不具有持久的识别安全性,因此较多以盛水容器的颜色作为内装液体的区分与识别但如此一来,不同颜色的盛水容器制造也造成了产销不易掌控,库存积压资金的问题,同时对于要求无菌品质的盛水容器来说,其高原料成本在再加上不同颜色的需要,绝对造成更大的产业负担与资金成本的投资风险。本技术即针对瓶/桶装液体容器(如蒸馏水瓶/桶或其他饮用水、一般用水、工业用水以及需要表示商品内装液体种类、等级、品质、抗菌与抗霉等效益的液体容器)予以改进。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盛水容器的出水口结构以提高盛水容器的安全、卫生,防止原盛入的安全无菌液体被盛水容器污染,并以低成本达到高产业利性与高产业经济效益性的能对内装液体种类、等级与品质明显表示和区分的功效。本技术的特征在于该盛水容器的瓶/桶口为平整的瓶/桶口,在瓶/桶口顶端固着一出水口唇环,在该出水口唇环的内缘设内环壁,外缘设有外环壁,且内环壁的长度短于外环壁的长度,在近唇环与内环壁间的内夹角处以及唇环与外环壁间的内夹角处分别设有熔接用的突接线;本技术的特征还在于该近唇环与内环壁间内夹角处的突接线以及唇环与外环壁间内夹角处的突接线为突出设定高度与设定宽度;本技术的特征还在于出水口唇环以无毒、抗蚀、耐冲击的塑胶类材质制造,并可添加具有抗菌效益的抗菌剂混合塑制而成。因此,本技术盛水容器的出水口结构,不但具有安全防护的实质效益,亦能有效改善一般瓶/桶口内壁凹环、外壁夹角的细菌藏匿滋生问题与威胁,有效提高瓶/桶内装水的安全、卫生,以及产业界对内装液体种类、等级、品质识别与区分、抗菌与抗霉等效益。有关本技术特征请参阅附图及以下实施例的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设置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出水口唇环主视图。图4是图3的俯视图。图5是图3的仰视图。图6是本技术出水口唇环断面图。图7是一般已知实施例示意图。其中1-盛水容器10-盛水容器瓶/桶口2-出水口唇环 21-内环壁22-外环壁 211-突接线221-突接线A-一般已知盛水容器瓶/桶B-一般盛水容器唇环C-凹环D-夹角请参阅图1-图6所示为本技术创作设计图,如图1及图2所示,本技术盛水容器1的瓶/桶口10为平整的瓶/桶口,于瓶/桶口10顶端固着一出水口唇环2,此出水口唇环2以无毒、抗蚀、耐冲击的塑胶类材质制造(如PC等材质),并可添加具有抗菌效益的抗菌剂(如TMD400或其他具有抗菌、防螨效益的抗菌剂)混合塑制而成。在该出水口唇环2的内缘设内环壁21,外缘设有外环壁22,且内环壁21的长度短于外环壁22的长度,于近唇环2与内环壁21间的内夹角处以及唇环2与外环壁22间的内夹角处分别设有突接线211及221,该等突接线211及221为突出设定高度与设定宽度。如图1及图2所示,当出水口唇环2利用突接线211及221熔接固着在盛水容器1的瓶/桶口10后,即提供了平整的出水口内壁,且由出水口唇环2本体内含抗菌剂的设定,使盛水容器瓶/桶口10外缘的细菌无法进入出水口内,不但出水口内无菌,外部的细菌亦无法经过出水口唇环2进入瓶/桶。因此能有效的确保内盛无菌饮用水或一般用水、工业用水的安全,同时通过本技术出水口唇环2亦使得需要识别商品内装液体种类、等级、品质、抗菌与抗霉等效益的容器直接利用本技术小体积、高效益的出水口唇环而达成预期的产业经济效益与价值。本技术并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在不脱离本技术权利要求范围内对本技术所作的任何改进均应属于本技术的范畴。权利要求1.一种盛水容器的出水口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盛水容器的瓶/桶口为平整的瓶/桶口,所述瓶/桶口顶端固着一出水口唇环,在该出水口唇环的内缘设内环壁,外缘设有外环壁,且内环壁的长度短于外环壁的长度,在近唇环与内环壁间的内夹角处以及唇环与外环壁间的内夹角处分别设有熔接用的突接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盛水容器的出水口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近唇环与内环壁间内夹角处的突接线以及唇环与外环壁间内夹角处的突接线为突出设定高度与设定宽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盛水容器的出水口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出水口唇环以无毒、抗蚀、耐冲击的塑胶类材质制造,并可添加具有抗菌效益的抗菌剂混合塑制而成。专利摘要本技术将盛水容器的出水口设计为一平整的出水口,于出水口上固着一镂空出水口唇环,该唇环的内缘设有内环壁,外缘设有外环壁,且内环壁的长度短于外环壁的长度,于近唇环与内环壁间的内夹角处以及唇环与外环壁间的内夹角处分别设有突接线,通过该出水口唇环与盛水容器出水口的固着而构成能产生识别商品、区分内装液体种类、等级、品质、抗菌与抗霉等效益的饮用水或一般用水或工业用水的安全无菌效益以及产业利用的安全便利性。文档编号B65D8/02GK2485269SQ0123919公开日2002年4月10日 申请日期2001年5月8日 优先权日2001年5月8日专利技术者许哲国 申请人:许哲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盛水容器的出水口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盛水容器的瓶/桶口为平整的瓶/桶口,所述瓶/桶口顶端固着一出水口唇环,在该出水口唇环的内缘设内环壁,外缘设有外环壁,且内环壁的长度短于外环壁的长度,在近唇环与内环壁间的内夹角处以及唇环与外环壁间的内夹角处分别设有熔接用的突接线。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哲国
申请(专利权)人:许哲国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