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强专利>正文

有外瓶腔和内瓶腔的瓶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65630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有外瓶腔和内瓶腔的瓶体。它包括瓶盖,瓶口,瓶颈,内瓶腔,瓶底,外瓶腔,外瓶腔盖及外瓶腔口,外瓶腔由瓶体内陷形成,外瓶腔口设于外瓶腔出口,外瓶腔盖与外瓶腔口配合密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合理,能够提供更大的空间用于盛放辅助材料、配料和异质物质,可避免辅助材料、配料、异质物质和内腔中的物质相互渗透和反应,从而保持物质本来的品质和特性,保证瓶体的一次性正当使用,防止假冒产品的出现等优点。(*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瓶体,尤其与有外瓶腔和内瓶腔的瓶体有关。
技术介绍
现有的双腔瓶体都是在瓶体盖、瓶体内腔中隔出一定的空间,用于盛放各种辅助材料、配料和异质物质,空间十分有限,无法满足更大量的辅助材料、配料和异质物质放置的需要;而且由于双腔同对一个瓶口,如封闭不严容易造成瓶体内的物质相互渗透,发生各种反应,严重影响到物质的性能和质量稳定,从而改变物质的特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能够提供更大的空间用于盛放辅助材料、配料和异质物质,可避免辅助材料、配料、异质物质和内腔中的物质相互渗透和反应,从而保持物质本来的品质和特性的有外瓶腔和内瓶腔的瓶体。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解决方案实现的。一种有外瓶腔和内瓶腔的瓶体,包括瓶盖,瓶口,瓶颈,内瓶腔,瓶底及外瓶腔,外瓶腔由瓶体内陷形成。所述的有外瓶腔和内瓶腔的瓶体,还包括外瓶腔盖及外瓶腔口,外瓶腔口设于外瓶腔出口,外瓶腔盖与外瓶腔口配合密封。所述的有外瓶腔和内瓶腔的瓶体,其外瓶腔由瓶体的瓶底内陷向上拓展形成,内陷深度为瓶体高度的5%-60%。所述的有外瓶腔和内瓶腔的瓶体,其外瓶腔口和外瓶腔盖的位置朝下不超出瓶底最下面的边缘。所述的有外瓶腔和内瓶腔的瓶体,其特征在于对瓶体的外瓶腔口或外瓶腔盖用印有文字的金属或塑料膜进行一次性封贴,外瓶腔盖的形状与瓶体整体形状相适应。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有以下优点(一)是由于在瓶体的底部内陷形成一个底部向上扩展的外瓶腔,并用腔盖将其封闭,达到盛放更多辅助材料配料和异质物质,并保证瓶体两腔体之间的各种物质不发生渗透和反应;(二)是为保证该瓶体的一次性正当使用,防止假冒产品的出现,可对瓶体的外瓶腔口及瓶腔盖用金属(塑料)膜进行一次性腔口封闭,该封闭一旦拆开,外瓶腔即出现明显的损伤,并保证外瓶腔中盛放的辅助材料、配料和异质物质的生产日期和瓶身的生产日期相同,达到制止假冒产品的目的;(三)是外形上不破坏瓶体的美观,且可防止多次假冒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有外瓶腔和内瓶腔的瓶体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如图1所示,一种有外瓶腔和内瓶腔的瓶体,包括瓶盖1,瓶口2,瓶颈3,内瓶腔4,瓶底6,外瓶腔5,外瓶腔盖7及外瓶腔口8,外瓶腔5由瓶体的瓶底6内陷向上拓展形成,内陷深度为瓶体高度的20%,外瓶腔口8设于外瓶腔5出口,外瓶腔盖7与外瓶腔口8配合密封,外瓶腔口8和外瓶腔盖7的位置朝下不超出瓶底6最下面的边缘,对瓶体的外瓶腔口8或外瓶腔盖7用印有文字的金属或塑料膜进行一次性封贴,外瓶腔盖7的形状与瓶体整体形状相适应。权利要求1.一种有外瓶腔和内瓶腔的瓶体,包括瓶盖(1),瓶口(2),瓶颈(3),内瓶腔(4)及瓶底(6),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外瓶腔(5),外瓶腔(5)由瓶体内陷形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外瓶腔和内瓶腔的瓶体,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外瓶腔盖(7)及外瓶腔口(8),外瓶腔口(8)设于外瓶腔(5)出口,外瓶腔盖(7)与外瓶腔口(8)配合密封。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有外瓶腔和内瓶腔的瓶体,其特征在于外瓶腔(5)由瓶体的瓶底(6)内陷向上拓展形成,内陷深度为瓶体高度的5%-6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有外瓶腔和内瓶腔的瓶体,其特征在于外瓶腔口(8)和外瓶腔盖(7)的位置朝下不超出瓶底(6)最下面的边缘。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所述的有外瓶腔和内瓶腔的瓶体,其特征在于对瓶体的外瓶腔口(8)或外瓶腔盖(7)用印有文字的金属或塑料膜进行一次性封贴,外瓶腔盖(7)的形状与瓶体整体形状相适应。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有外瓶腔和内瓶腔的瓶体,其特征在于对瓶体的外瓶腔口(8)或外瓶腔盖(7)用印有文字的金属或塑料膜进行一次性封贴,外瓶腔盖(7)的形状与瓶体整体形状相适应。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有外瓶腔和内瓶腔的瓶体。它包括瓶盖,瓶口,瓶颈,内瓶腔,瓶底,外瓶腔,外瓶腔盖及外瓶腔口,外瓶腔由瓶体内陷形成,外瓶腔口设于外瓶腔出口,外瓶腔盖与外瓶腔口配合密封。本技术具有结构合理,能够提供更大的空间用于盛放辅助材料、配料和异质物质,可避免辅助材料、配料、异质物质和内腔中的物质相互渗透和反应,从而保持物质本来的品质和特性,保证瓶体的一次性正当使用,防止假冒产品的出现等优点。文档编号B65D1/04GK2709325SQ200420067719公开日2005年7月13日 申请日期2004年6月21日 优先权日2004年6月21日专利技术者黄强, 潘利君 申请人:黄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有外瓶腔和内瓶腔的瓶体,包括瓶盖(1),瓶口(2),瓶颈(3),内瓶腔(4)及瓶底(6),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外瓶腔(5),外瓶腔(5)由瓶体内陷形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强潘利君
申请(专利权)人:黄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