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焦树峥专利>正文

瓶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62903 阅读:2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护用瓶套,尤其是由在瓶外加一附件形成或施加保护装置构成的瓶套。其特征是套体的一端开有套口,所述的套体与套口之间为锥状的套肩,套体的底部为开口状套底。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成本低,实用性强,安全可靠,可广泛应用于家庭、餐馆等。(*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防护用瓶套,尤其是由在瓶外加一附件形成或施加保护装置构成的瓶套。人们为了提高生活质量,常在瓶装的各种饮料,如市售的可乐、啤酒瓶中灌装一定的气压,以改善饮用时的舒适性,但是这些承受内压的各种玻璃瓶,会因各种原因而自行爆炸,给人们的人身和财产造成一定的损害。而现有的一些瓶套,一般均是在套体上开有套口,如网状瓶套、防漏瓶套等,这些瓶套虽能解决一些如便于携带、瓶漏时防止污染其它物品等问题,而对饮料瓶的爆炸却无能为力。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之不足而提出的一种防护用瓶套。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套体的一端开有套口,所述的套体与套口间为锥状的套肩,套体的底部为开口状套底。采用本技术后,由于防爆护套能将饮料瓶体罩住,所以当饮料瓶发生爆炸时,可使得玻璃碎片不至于溅到消费者的脸上或身上,起到了安全保护作用。采用锥状套肩可使得本技术与饮料瓶外形尽可能相吻合,既提高了防护效果,又节约了材料。以下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套口1设在圆柱形的套体3的一端,其为敞口,圆锥状的套肩2位于套体3与套口1之间,套体3的底部为开口状的套底4。使用时先将护套把饮料瓶体罩住,然后开启饮料瓶盖,这时若发生瓶体爆炸,由于护套的作用,即可避免意想不到的后果。权利要求1.一种瓶套,套体(3)的一端开有套口(1),其特征是所述的套体(3)与套口(1)间为锥状的套肩(2),套体(3)的底部为开口状套底(4)。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护用瓶套,尤其是由在瓶外加一附件形成或施加保护装置构成的瓶套。其特征是套体的一端开有套口,所述的套体与套口之间为锥状的套肩,套体的底部为开口状套底。本技术成本低,实用性强,安全可靠,可广泛应用于家庭、餐馆等。文档编号B65D81/20GK2403704SQ0021928公开日2000年11月1日 申请日期2000年1月27日 优先权日2000年1月27日专利技术者焦树峥 申请人:焦树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瓶套,套体(3)的一端开有套口(1),其特征是所述的套体(3)与套口(1)间为锥状的套肩(2),套体(3)的底部为开口状套底(4)。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焦树峥
申请(专利权)人:焦树峥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