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LC及PLC三极管输出保护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626064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31 19: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PLC三极管输出保护电路,应用于PLC中,PLC包括控制单元和三极管,控制单元与三极管的基极端连接,该PLC三极管输出保护电路包括二极管,二极管的正向端分别与三极管的集电极端以及感性负载的第一端连接,二极管的反向端和感性负载的第二端均与电源的正极连接,电源的负极与三极管的发射集端连接,可见,当三极管断开的瞬间,感性负载在集电极端产生高电压,此时二极管会导通,快速的将集电极端产生的高电势导入电源的正极,使得集电极端的高电势得到了抑制,对于三极管达到了理想的保护效果,且使用二极管成本低。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PL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PLC输出保护
,特别是涉及一种PLC及PLC三极管输出保护电路
技术介绍
PLC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输出电路中有一类叫三极管(晶体管)输出,其原理是通过CPU的内部程序控制驱动三极管的导通与截止以实现外部电路的通断,也即用程序控制三极管的导通和截止起到一个开关的作用。用户在使用PLC作为开关控制其他电路时,如果接入的外部电路表现为感性负载特性,则在三极管关断的瞬间由于感性负载的续流作用(电磁感应原理),会在三极管的集电极产生瞬间高压,对三极管造成损坏。为了解决这个技术问题,现有技术中通常会在PLC三极管输出电路上采用稳压二极管吸收反激电压,如图1所示,由于稳压二极管反向击穿功率比较小,在比较高的反激电压运用场所容易造成稳压二极管热击穿而烧毁,使三极管输出电路失去保护,进而损坏三极管。如果增加稳压二极管反向击穿功率或者增加三极管的耐压,都将会大大增加电路成本。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成本低且能达到理想的保护效果的PLC三极管输出保护电路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PLC三极管输出保护电路,当三极管断开的瞬间,感性负载在集电极端产生高电压,此时二极管会导通,快速的将集电极端产生的高电势导入电源的正极,使得集电极端的高电势得到了抑制,对于三极管达到了理想的保护效果,且使用二极管成本低;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PLC三极管输出保护电路的PLC。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PLC三极管输出保护电路,应用于PLC中,所述PLC包括控制单元和三极管,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三极管的基极端连接,包括:二极管,所述二极管的正向端分别与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端以及感性负载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二极管的反向端和所述感性负载的第二端均与电源的正极连接,所述电源的负极与所述三极管的发射集端连接,所述二极管用于当所述三极管断开的瞬间,将在所述集电极端产生的高电压导入所述电源的正极,抑制所述集电极端的高电势。优选地,所述二极管集成在所述PLC内,将所述二极管的反向端作为所述PLC的输出保护接线端子。优选地,还包括:稳压二极管,所述稳压二极管的正向端与所述电源的负极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的反向端与所述集电极端连接。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PLC,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PLC三极管输出保护电路。优选地,还包括:光电耦合器,所述光电耦合器的输入端与所述控制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光电耦合器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端连接,所述光电耦合器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三极管的基极端连接,以及通过电阻与所述三极管的发射集端连接。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PLC及PLC三极管输出保护电路,PLC包括控制单元和三极管,控制单元与三极管的基极端连接,PLC三极管输出保护电路包括二极管,二极管的正向端分别与三极管的集电极端以及感性负载的第一端连接,二极管的反向端和感性负载的第二端均与电源的正极连接,电源的负极与三极管的发射集端连接。可见,当三极管断开的瞬间,感性负载在集电极端产生高电压,此时二极管会导通,快速的将集电极端产生的高电势导入电源的正极,使得集电极端的高电势得到了抑制,对于三极管达到了理想的保护效果,且使用二极管成本低。【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现有技术和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现有技术中PLC三极管输出保护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PLC三极管输出保护电路原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另一种PLC三极管输出保护电路原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PLC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PLC三极管输出保护电路,当三极管断开的瞬间,感性负载在集电极端产生高电压,此时二极管会导通,快速的将集电极端产生的高电势导入电源的正极,使得集电极端的高电势得到了抑制,对于三极管达到了理想的保护效果,且使用二极管成本低;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核心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PLC三极管输出保护电路的PLC。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照图2和图3,其中,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PLC三极管输出保护电路原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另一种PLC三极管输出保护电路原理图d_PLC三极管输出保护电路应用于PLC中,PLC包括控制单元和三极管,控制单元与三极管的基极端连接,包括:二极管D1,二极管Dl的正向端分别与三极管Ql的集电极端Y。以及感性负载的第一端连接,二极管Dl的反向端P和感性负载的第二端均与电源V。。的正极连接,电源V。。的负极与三极管Ql的发射集端连接,二极管Dl用于当三极管Ql断开的瞬间,将在集电极端Y。产生的高电压导入电源V。。的正极,抑制集电极端Y。的高电势。作为优选地,二极管Dl集成在PLC内,将二极管Dl的反向端作为PLC的输出保护接线端子。可以理解的是,由于用户的负载是接在PLC的外部,即V。。到Y。点部分的电路是用户外接的。为了方便用户使用,可将二极管Dl集成在PLC内,且将二极管Dl的反向端作为PLC的输出接线端子,也即图2中的P端子。可见,用户在使用时无需在感性负载上另外并接二极管DI,只需在P端子和感性负载及Vcc端连接导线即可实现过电压保护,大大提高用户接线的便捷性。当然,本专利技术对于二极管Dl的具体位置并不做特别的限定,能够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的二极管的I的位置均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作为优选地,还包括:稳压二极管DZl,稳压二极管DZl的正向端与电源V。。的负极连接,稳压二极管DZl的反向端与集电极端Y。连接。[0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PLC三极管输出保护电路,应用于PLC中,所述PLC包括控制单元和三极管,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三极管的基极端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二极管,所述二极管的正向端分别与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端以及感性负载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二极管的反向端和所述感性负载的第二端均与电源的正极连接,所述电源的负极与所述三极管的发射集端连接,所述二极管用于当所述三极管断开的瞬间,将在所述集电极端产生的高电压导入所述电源的正极,抑制所述集电极端的高电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坤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禾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