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健美操多用练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608079 阅读:1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26 02:48
一种新型健美操多用练习装置,属于体育器械领域。以解决现有的健美操练习装置不具有遮阳挡雨以及独立完成劈叉压腿的功能,给健美操练习者带来不便的问题。每根滑道两端与两根立柱的上端连接,两根把柱位于两根滑道上方,每根把柱两端与两根立柱上端连接,两个镜子上端均固定在滑道上,两个镜子下端均固定在横柱上,中间柱两端通过滑块与滑道滑动连接,中间柱上安装有两个转套,两个转套下端与两个吊杆上端连接,两个踏板通过两个顶丝一与两个吊杆连接,两根吊绳一端与两个踏板下表面连接,两根吊绳另一端均有挂钩,四个辅助柱一端均固定在四根立柱上,四个辅助柱另一端固定有四个支杆,四个支杆顶端固定有一个蓬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健美操练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健美操练习装置,属于体育器械领域。
技术介绍
健美操不仅仅是一项室内运动,更是一项室外运动。而利用现有的健美操练习装置在室外练习时,由于未在所述装置的上方设置能遮阳挡雨的蓬盖,当遇到强烈的日光和突来的降雨时,给健美操练习者带来不便。此外,现有的健美操练习装置功能单一,只能做些简单的基本健美操动作,不具有独立完成劈叉压腿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健美操多用练习装置,以解决现有的健美操练习装置不具有遮阳挡雨以及独立完成劈叉压腿的功能,给健美操练习者带来不便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种新型健美操多用练习装置,包括四根立柱、四个支脚及两根横柱,所述四根立柱呈矩阵式设置,所述两根横柱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两根立柱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四根立柱的底端固定有四个支脚;所述新型健美操多用练习装置还包括中间柱、蓬盖、两根把柱、两个镜子、两个转套、两个踏板、两个吊杆、两根滑道、两根吊绳、两个挂钩、两个顶丝一、两个滑块、四个辅助柱、四个支杆;两根滑道与两根横柱平行设置并位于两根横柱的上方,每根滑道的两端与对应的两根立柱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两根把柱前后平行设置并位于两根滑道的上方,每根把柱的两端与对应的两根立柱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两个镜子均竖直且左右并列设置,两个镜子的上端均固定安装在所对应的滑道上,两个镜子的下端均固定安装在所对应的横柱上,所述中间柱平行设置在两根把柱之间,中间柱的两端通过两个滑块与两根滑道滑动连接,中间柱上安装有两个转套,所述两个转套相对于中间柱的中心对称设置,两个转套的下端与两个吊杆的上端固定连接,两个吊杆均为圆管,所述两个踏板的上端设置在两个吊杆下端内部中,两个踏板通过两个顶丝一与两个吊杆固定连接,所述两根吊绳的一端与两个踏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两根吊绳的另一端均固定安装有挂钩,每根把柱的两端设置有与把柱中心线重合的两个所述辅助柱,所述四个辅助柱的一端均固定在四根立柱的外侧壁上,四个辅助柱的另一端竖直固定有四个支杆,所述四个支杆的顶端固定安装有一个蓬盖。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1、两个镜子均竖直并列设置,两个镜子的上端均固定安装在所对应的滑道上,两个镜子的下端均固定安装在所对应的横柱上,当健美操初学者练习健美操劈叉压腿动作时,可以通过镜子看见自己的动作是否规范到位。2、两根吊绳的一端与两个踏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两根吊绳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挂钩,当健美操初学者练习健美操劈叉压腿动作时,两根吊绳的挂钩分别钩挂在两个把柱上,不需要其他人的帮助,练习者即可独立完成劈叉压腿动作。3、两个踏板的上表面各固定安装有一伸缩带,伸缩带用来固定双脚,防止双脚滑下踏板。4、四个支杆的顶端固定安装有蓬盖,蓬盖由透明隔热玻璃制成,健美操练习者不会由于加了所述蓬盖而影响视觉,当遇到强烈的日光和突来的降雨时,不会由于天气的影响中断练习。【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新型健美操多用练习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一把柱;2—立柱;3—镜子;4一支脚;5—中间柱;6—转套;7—踏板;8—吊杆;9—滑道;10—伸缩带;11—横柱;12—吊绳;13—挂钩;14—顶丝一 ;15—滑块;16—辅助柱;17—支杆;18—逢盖;19一顶丝二。【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一种新型健美操多用练习装置的优选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健美操多用练习装置,包括四根立柱2、四个支脚4及两根横柱11,所述四根立柱2呈矩阵式设置,所述两根横柱11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两根立柱2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四根立柱2的底端固定有四个支脚4 ;所述新型健美操多用练习装置还包括中间柱5、蓬盖18、两根把柱1、两个镜子3、两个转套6、两个踏板7、两个吊杆8、两根滑道9、两根吊绳12、两个挂钩13、两个顶丝一 14、两个滑块15、四个辅助柱16、四个支杆17 ;两根滑道9与两根横柱11平行设置并位于两根横柱11的上方,每根滑道9的两端与对应的两根立柱2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两根把柱I前后平行设置并位于两根滑道9的上方,每根把柱I的两端与对应的两根立柱2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两个镜子3均竖直且左右并列设置,两个镜子3的上端均固定安装在所对应的滑道9上,两个镜子3的下端均固定安装在所对应的横柱11上,所述中间柱5平行设置在两根把柱I之间,中间柱5的两端通过两个滑块15与两根滑道9滑动连接,中间柱5上安装有两个转套6,所述两个转套6相对于中间柱5的中心对称设置,两个转套6的下端与两个吊杆8的上端固定连接,两个吊杆8均为圆管,所述两个踏板7的上端设置在两个吊杆8下端内部中,两个踏板7通过两个顶丝一 14与两个吊杆8固定连接,所述两根吊绳12的一端与两个踏板7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两根吊绳12的另一端均固定安装有挂钩13,每根把柱I的两端设置有与把柱I中心线重合的两个所述辅助柱16,所述四个辅助柱16的一端均固定在四根立柱2的外侧壁上,四个辅助柱16的另一端竖直固定有四个支杆17,所述四个支杆17的顶端固定安装有一个蓬盖18。所述两个踏板7的上表面各固定安装有一伸缩带10。所述两根滑道9的外侧壁分别设有多个螺纹孔,且所述螺纹孔沿滑道9的长度方向设置,两根滑道9上的多个螺纹孔一一对应设置,其中一个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顶丝二19,用于固定所述滑块15。所述蓬盖18为由透明隔热玻璃制成的蓬盖。使用时,当练习者做简单的健美操动作时,中间柱5的位置通过两个滑块15在两个滑道9的滑动位置确定,滑块15通过顶丝二 19与滑道9固定。当练习者做劈叉压腿动作时,中间柱5的两端通过两个滑块15滑到两个滑道9的中心位置,滑块15用顶丝二 19固定住,双手握住中间柱5,双脚踩踏在两个踏板7上,用两个伸缩带10把双脚固定,在劈叉压腿的过程中,双脚一前一后分开,两个吊杆8带动两个踏板7在两个转套6的作用下转动,用手把两个吊绳12上的挂钩13钩挂在两个把柱I上,通过两个镜子3观察自己的动作是否到位,从而完成劈叉压腿动作,不需要其他人的帮助,自己就可以独立完成。【主权项】1.一种新型健美操多用练习装置,包括四根立柱(2)、四个支脚(4)及两根横柱(11),所述四根立柱(2)呈矩阵式设置,所述两根横柱(11)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两根立柱(2)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四根立柱(2)的底端固定有四个支脚(4); 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健美操多用练习装置还包括中间柱(5)、蓬盖(18)、两根把柱(I)、两个镜子(3)、两个转套(6)、两个踏板(7)、两个吊杆(8)、两根滑道(9)、两根吊绳(12)、两个挂钩(13)、两个顶丝一(14)、两个滑块(15)、四个辅助柱(16)、四个支杆(17);两根滑道(9)与两根横柱(11)平行设置并位于两根横柱(11)的上方,每根滑道(9)的两端与对应的两根立柱(2)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两根把柱(I)前后平行设置并位于两根滑道(9)的上方,每根把柱(I)的两端与对应的两根立柱(2)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两个镜子(3)均竖直且左右并列设置,两个镜子(3)的上端均固定安装在所对应的滑道(9)上,两个镜子(3)的下端均固定安装在所对应的横柱(11)上,所述中间柱(5)平行设置在两根把柱(I)之间,中间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健美操多用练习装置,包括四根立柱(2)、四个支脚(4)及两根横柱(11),所述四根立柱(2)呈矩阵式设置,所述两根横柱(11)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两根立柱(2)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四根立柱(2)的底端固定有四个支脚(4);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健美操多用练习装置还包括中间柱(5)、蓬盖(18)、两根把柱(1)、两个镜子(3)、两个转套(6)、两个踏板(7)、两个吊杆(8)、两根滑道(9)、两根吊绳(12)、两个挂钩(13)、两个顶丝一(14)、两个滑块(15)、四个辅助柱(16)、四个支杆(17);两根滑道(9)与两根横柱(11)平行设置并位于两根横柱(11)的上方,每根滑道(9)的两端与对应的两根立柱(2)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两根把柱(1)前后平行设置并位于两根滑道(9)的上方,每根把柱(1)的两端与对应的两根立柱(2)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两个镜子(3)均竖直且左右并列设置,两个镜子(3)的上端均固定安装在所对应的滑道(9)上,两个镜子(3)的下端均固定安装在所对应的横柱(11)上,所述中间柱(5)平行设置在两根把柱(1)之间,中间柱(5)的两端通过两个滑块(15)与两根滑道(9)滑动连接,中间柱(5)上安装有两个转套(6),所述两个转套(6)相对于中间柱(5)的中心对称设置,两个转套(6)的下端与两个吊杆(8)的上端固定连接,两个吊杆(8)均为圆管,所述两个踏板(7)的上端设置在两个吊杆(8)下端内部中,两个踏板(7)通过两个顶丝一(14)与两个吊杆(8)固定连接,所述两根吊绳(12)的一端与两个踏板(7)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两根吊绳(12)的另一端均固定安装有挂钩(13),每根把柱(1)的两端设置有与把柱(1)中心线重合的两个所述辅助柱(16),所述四个辅助柱(16)的一端均固定在四根立柱(2)的外侧壁上,四个辅助柱(16)的另一端竖直固定有四个支杆(17),所述四个支杆(17)的顶端固定安装有一个蓬盖(1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卓艺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