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陆旻专利>正文

神经外科用手臂托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603246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25 20: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神经外科用手臂托架,属于神经外科医疗器械领域;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有液压升降装置,液压升降装置上端连接升降杆,升降杆上端连接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俯视图为长方形结构,支撑板上设置有手臂凹槽和上臂关节凹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有手臂凹槽,是为了方便医护工作者防止胳膊的,尤其是针对前小臂,以往的托架只有一个平台,并未按照人体胳膊的形态设置,同时还设置有上臂关节凹陷,方便上臂关节的防止,可以起到支撑的作用,上臂关节凹陷内还设置有海绵层,使得使用更加舒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神经外科用手臂托架,属于神经外科医疗器械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医术和科技的发展,神经外科的开颅手术等越来越多,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因其更好的手术精确度和准确性,手术治疗效果显著提高等优越性而备受神经外科医生的重视。但是,颅内复杂的病变和重要的结构以及小而深的显微手术给医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手术者及助手操作要稳、准、轻。然而,神经外科手术操作精细,尤其是遇到显微手术时,手术视野窄,在手术过程中,操作者双手常处于悬臂、悬腕状态,这样容易疲劳,且由于没有支撑,操作者的手臂不稳定,略有闪失则会严重影响手术效果;而现有的手臂托架一般只有一个支撑平台,但是平台对医护工作者来说并不舒适,也并不是根据手臂和关节的特点来设计的,因此效果并不良好,使用时间一长,很容易给医护工作者带来疲劳感和不舒适。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神经外科用手术神经外科用手臂托架,稳定性能好,同时支撑医护工作者的胳膊或者肘关节的时候更加舒适,方便长时间工作。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神经外科用手臂托架,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有液压升降装置,液压升降装置上端连接升降杆,升降杆上端连接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俯视图为长方形结构,支撑板上设置有手臂凹槽和上臂关节凹陷。所述的支撑板上设置的手臂凹槽贯穿支撑板的横截面。所述的上臂关节凹陷为圆形凹陷,直径为7cm,且臂关节凹陷下设置有海绵层。所述的手臂凹槽横截面为半圆形,直径为10-15cm。本技术跟以往的手臂托架不同,本技术设置有手臂凹槽,是为了方便医护工作者防止胳膊的,尤其是针对前小臂,以往的托架只有一个平台,并未按照人体胳膊的形态设置,同时还设置有上臂关节凹陷,方便上臂关节的防止,可以起到支撑的作用,上臂关节凹陷内还设置有海绵层,使得使用更加舒适,关于上臂关节凹陷的深度可以根据不同的人设置,一般在5cm左右;另外一般的手臂托架,只有一块支撑板,而本技术则是对称设置的,可以支撑两只手臂,一般是两个上臂关节凹陷在内,两个手臂凹槽在外,设置的更加合理,更加舒适,方便医护工作者长时间的手术。所述的手臂凹槽和上臂关节凹陷均为两个,并且对称设置在支撑板上。所述的支撑板的两侧向上方翘起。手臂凹槽的两侧向上方翘起是为了两端设置有阻挡,方便放置东西,避免东西掉落,这样设置可以使得支撑板还能作为一个简易的平台使用。所述的支撑板的长为I米,宽为15cm。所述的底座下端设置有三脚架。三脚架替代了以往的万向轮,万向轮固然在搬运过程中方便一点,但是它支撑的时候存在不稳定性,即使有固定装置也不可避免存在移动隐患;而三脚架的支撑确实稳定的,虽然不如万向轮在搬运过程中灵活,但是考虑到本技术本身重量并不大,因此搬运并不麻烦,还是选择其稳定性能更好的三脚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设置有手臂凹槽,是为了方便医护工作者防止胳膊的,尤其是针对前小臂,以往的托架只有一个平台,并未按照人体胳膊的形态设置,同时还设置有上臂关节凹陷,方便上臂关节的防止,可以起到支撑的作用,上臂关节凹陷内还设置有海绵层,使得使用更加舒适;2、一般的手臂托架,只有一块支撑板,而本技术则是对称设置的,可以支撑两只手臂,一般是两个上臂关节凹陷在内,两个手臂凹槽在外,设置的更加合理,更加舒适,方便医护工作者长时间的手术;3、手臂凹槽的两侧向上方翘起,方便放置东西,避免东西掉落,这样设置可以使得支撑板还能作为一个简易的平台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支撑板的俯视图;图中:1为低座;2为液压升降装置;3为升降杆;4为支撑板;5为手臂凹槽;6为臂关节凹陷;7为海绵层;8为三脚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实施例1如图1?2所示,本技术包括:包括底座1,底座I上设置有液压升降装置2,液压升降装置2上端连接升降杆3,升降杆3上端连接支撑板4,所述支撑板4的俯视图为长方形结构,支撑板4上设置有手臂凹槽5和上臂关节凹陷6。所述的支撑板4上设置的手臂凹槽5贯穿支撑板4的横截面。所述的上臂关节凹陷6为圆形凹陷,直径为7cm,且臂关节凹陷6下设置有海绵层I。所述的手臂凹槽5横截面为半圆形,直径为10_15cm。所述的手臂凹槽5和上臂关节凹陷6均为两个,并且对称设置在支撑板4上。所述的支撑板4的两侧向上方翘起。所述的支撑板4的长为I米,宽为15cm。所述的底座I下端设置有三脚架8。【主权项】1.一种神经外科用手臂托架,包括底座(I),其特征在于底座(I)上设置有液压升降装置(2),液压升降装置(2)上端连接升降杆(3),升降杆(3)上端连接支撑板(4),所述支撑板(4)的俯视图为长方形结构,支撑板(4)上设置有手臂凹槽(5)和上臂关节凹陷(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神经外科用手臂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板(4)上设置的手臂凹槽(5)贯穿支撑板(4)的横截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神经外科用手臂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臂关节凹陷(6)为圆形凹陷,直径为7cm,且臂关节凹陷(6)下设置有海绵层(7)。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神经外科用手臂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臂凹槽(5)横截面为半圆形,直径为10_15c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神经外科用手臂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臂凹槽(5)和上臂关节凹陷(6)均为两个,并且对称设置在支撑板(4)上。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神经外科用手臂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板(4)的两侧向上方翘起。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神经外科用手臂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板(4)的长为I米,宽为15cm。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神经外科用手臂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I)下端设置有三脚架⑶。【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神经外科用手臂托架,属于神经外科医疗器械领域;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有液压升降装置,液压升降装置上端连接升降杆,升降杆上端连接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俯视图为长方形结构,支撑板上设置有手臂凹槽和上臂关节凹陷。本技术设置有手臂凹槽,是为了方便医护工作者防止胳膊的,尤其是针对前小臂,以往的托架只有一个平台,并未按照人体胳膊的形态设置,同时还设置有上臂关节凹陷,方便上臂关节的防止,可以起到支撑的作用,上臂关节凹陷内还设置有海绵层,使得使用更加舒适。【IPC分类】A61B19/00【公开号】CN204890173【申请号】CN201520312872【专利技术人】陆旻 【申请人】陆旻【公开日】2015年12月23日【申请日】2015年5月4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神经外科用手臂托架,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底座(1)上设置有液压升降装置(2),液压升降装置(2)上端连接升降杆(3),升降杆(3)上端连接支撑板(4),所述支撑板(4)的俯视图为长方形结构,支撑板(4)上设置有手臂凹槽(5)和上臂关节凹陷(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旻
申请(专利权)人:陆旻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