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蔡智解专利>正文

一体化气动助流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60324 阅读:2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一体化气动助流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其本体上设置有气源进气孔(10)的压力容器(6),在所述压力容器(6)上通过连接件安装有一由常闭两位两通先导阀(1)控制的膜片阀(2),膜片阀喷管(9)的末端向外延伸至压力容器本体之外,设置在膜片阀(2)的硬心膜片(4)上的进气孔(7)与压力容器本体的内腔相连通,位于膜片阀阀盖上的控制流道(11)直接与常闭两位两通先导阀(1)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不仅可省去空气过滤器和油雾器,并可简化其制造工艺,减少流阻,可使阀体避开管道热源,同时也减少故障率和维修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助流器可广泛用于电厂、水泥厂、陶瓷厂等行业的管道物料输送系统。(*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物料管道输送过程中防堵塞破拱助流、以及气动
,具体说是涉及一种一体化气动助流器
技术介绍
公知的物料管道输送破拱助流装置(又称为空气炮),多采用压力容器连接快排阀的结构。而在压力容器与阀门的连接、阀与管道的连接过程中,又需采用多个连接法兰才能实现三者之间的连接,这就直接涉及到各连接法兰之间的密封、强度等问题;另外,由于现有技术中的快排阀多为活塞式结构,所以在这一系统中还须配加空气过滤器和油雾器。这样一来,不仅会使助流装置的结构复杂化、影响其工作的稳定性,同时也会增加其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正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结构更为合理、故障率低、工作状态稳定的一体化气动助流器。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本技术的一体化气动助流器包括其本体上设置有气源进气孔的压力容器,在所述压力容器上通过连接件安装有一由常闭两位两通先导阀控制的膜片阀,膜片阀喷管的末端向外延伸至压力容器本体之外,设置在膜片阀的硬心膜片上的进气孔与压力容器本体的内腔相连通,位于膜片阀阀盖上的控制流道直接与常闭两位两通先导阀相连通。由于本技术将阀和压力容器设计成一体化结构,并采用膜片阀替代传统的活塞式快排阀,这就使得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不仅可省去空气过滤器和油雾器,并可简化其制造工艺,减少流阻,可使阀体避开管道热源,同时也减少故障率和维修量。另外,由于本技术中所采用的膜片阀中的可动部件不仅具有重量轻、不易出现卡死现象的优点,更重要的是其膜片具有相当高的切换速度,可使助流器的瞬间爆发力得以提高。本技术的助流器可广泛用于电厂、水泥厂、陶瓷厂等行业的管道物料输送系统。附图说明附图为本技术的结构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以下将结合实施例(附图)作进一步描述如图所示,本实用新新型的一体化气动助流器包括其本体侧壁上设置有气源进气孔10的压力容器6,在所述压力容器6的上端设置有一安装孔,由常闭两位两通先导阀1控制的膜片阀2通过连接螺钉5固定安装在安装孔上,膜片阀喷管9的末端向外延伸至压力容器本体之外,设置在膜片阀2的硬心膜片4上的进气孔7与压力容器本体的内腔相连通,位于膜片阀阀盖上的控制流道11直接与常闭两位两通先导阀1相连通,膜片阀2内的弹簧3以膜片阀2的上盖为支点将硬心膜片4压盖在喷嘴8的密封端面上(该端面即为膜片阀喷管9的上端面)。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充气时,常闭两位两通先导阀1处于常闭状态,而气源通过进气孔10进入压力容器6内腔,而膜片阀的硬心膜片4在弹簧3的弹力和通过进气孔7进入膜片阀腔内的压力气体所形成的压差的共同作用下将喷嘴8封闭,从而使得压力容器6处于高压待喷工作状态。当物料输送出现堵塞现象时,通过电控装置便可使常闭两位两通先导阀1迅速切换到开启状态,此时,膜片阀腔内的压力气体便会迅速通过控制流道11经由先导阀1排入大气,使膜片阀内腔压力得以迅速降低,而失压后的硬心膜片4在压力容器6内高压气体的作用迅速上抬脱离喷嘴8的密封端面,从而使压力容器6内的高压气体经喷嘴8进入膜片阀喷管9迅速喷放,产生爆破力起到清堵助流的作用。喷放完成后,通过电控装置使常闭两位两通先导阀1迅速切换到常闭状态,重复上一充气过程,使得压力容器6再次处于高压待喷工作状态。权利要求1.一种一体化气动助流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其本体上设置有气源进气孔(10)的压力容器(6),在所述压力容器(6)上通过连接件安装有一由常闭两位两通先导阀(1)控制的膜片阀(2),膜片阀喷管(9)的末端向外延伸至压力容器本体之外,设置在膜片阀(2)的硬心膜片(4)上的进气孔(7)与压力容器本体的内腔相连通,位于膜片阀阀盖上的控制流道(11)直接与常闭两位两通先导阀(1)相连通。专利摘要一种一体化气动助流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其本体上设置有气源进气孔(10)的压力容器(6),在所述压力容器(6)上通过连接件安装有一由常闭两位两通先导阀(1)控制的膜片阀(2),膜片阀喷管(9)的末端向外延伸至压力容器本体之外,设置在膜片阀(2)的硬心膜片(4)上的进气孔(7)与压力容器本体的内腔相连通,位于膜片阀阀盖上的控制流道(11)直接与常闭两位两通先导阀(1)相连通。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不仅可省去空气过滤器和油雾器,并可简化其制造工艺,减少流阻,可使阀体避开管道热源,同时也减少故障率和维修量。本技术的助流器可广泛用于电厂、水泥厂、陶瓷厂等行业的管道物料输送系统。文档编号B65D88/00GK2707684SQ20042001087公开日2005年7月6日 申请日期2004年5月24日 优先权日2004年5月24日专利技术者范瑾, 蔡智解 申请人:蔡智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一体化气动助流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其本体上设置有气源进气孔(10)的压力容器(6),在所述压力容器(6)上通过连接件安装有一由常闭两位两通先导阀(1)控制的膜片阀(2),膜片阀喷管(9)的末端向外延伸至压力容器本体之外,设置在膜片阀(2)的硬心膜片(4)上的进气孔(7)与压力容器本体的内腔相连通,位于膜片阀阀盖上的控制流道(11)直接与常闭两位两通先导阀(1)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瑾蔡智解
申请(专利权)人:蔡智解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