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揿柱式塞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60094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揿柱式塞子,当人们在旅游中使用不锈钢保温瓶时,往往会发现在打开保温瓶塞子放水时很不方便,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揿柱式塞子(7),无需打开塞子而可将水放出。其顶部有一外延,主要包括揿柱(1)、衬套(2)、阀杆(3)、弹簧(4)、密封圈(5)、密封圈(6)、盖板(8)、转位帽(9)。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对于在旅游途中的各种游客有很大的益处,十分实用。(*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塞子,具体涉及一种揿柱式塞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新颖的生活用品不断涌现,其中各种不锈钢制品更是层出不穷;例如,各种新颖的不锈钢保温瓶,但是,在平时使用中,往往会发现在打开保温瓶塞子放水时很不方便,特别是在旅游途中,因此很希望能够无需打开塞子而可倒出开水。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揿柱式塞子,无需打开塞子而可将水放出。为此,本技术对保温瓶的的塞子进行改革,将阀杆穿过衬套的中心孔,把弹簧套入阀杆顶部,并用转位帽固定,把揿柱装入盖板,最后,再把盖板压入衬套。当用力按下揿柱时,由于弹簧的作用,使塞子的阀门打开,这样不用打开塞子,就能将保温瓶中的开水放出;而再压一次揿柱时,该塞子的阀门会自动关闭,这样保温瓶中的开水就不会漏出。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对于在旅游途中的各种游客有很大的益处,十分实用。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俯视图图3为图2的A向剖视图如图1、图2、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揿柱式塞子7的顶部有一外延,其主要包括揿柱1、衬套2、阀杆3、弹簧4、密封圈5、密封圈6、盖板8、转位帽9。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揿柱式塞子7中央有阀杆3,在阀杆3的外层套有弹簧4,在阀杆3的底部装有密封圈5,用转位帽9将它们固定;在所述盖子7的上部装有衬套2、盖板8及揿柱1,在所述的盖子7的底部还有密封圈6。本技术的装配工作过程如下先把衬套2与塞子7压合到位,再把密封圈5套在阀杆3的下部槽内,阀杆3穿过衬套2的中心孔,把弹簧4套入阀杆3的顶部,用转位帽9固定;把揿柱1装入盖板8,再把盖板8压入衬套2内;最后,把密封圈6装到塞子7的底部。权利要求1.一种揿柱式塞子,其特征在于该揿柱式塞子(7)主要包括揿柱(1)、衬套(2)、阀杆(3)、弹簧(4)、密封圈(5)、密封圈(6)、盖板(8)、转位帽(9);其中,该揿柱式塞子(7)中央有阀杆(3),在阀杆(3)的外层套有弹簧(4),在所述揿柱式盖子(7)的上部装有衬套(2)、盖板(8)及揿柱(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揿柱式塞子,其特征在于该揿柱式塞子(7)中有转位帽(9)将所述的阀杆(3)、弹簧(4)固定,在阀杆(3)的底部装有密封圈(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揿柱式塞子,其特征在于该揿柱式塞子(7)的顶部有一外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揿柱式塞子,其特征在于该揿柱式塞子(7)的底部装有密封圈(6)。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揿柱式塞子,当人们在旅游中使用不锈钢保温瓶时,往往会发现在打开保温瓶塞子放水时很不方便,故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揿柱式塞子(7),无需打开塞子而可将水放出。其顶部有一外延,主要包括揿柱(1)、衬套(2)、阀杆(3)、弹簧(4)、密封圈(5)、密封圈(6)、盖板(8)、转位帽(9)。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对于在旅游途中的各种游客有很大的益处,十分实用。文档编号B65D39/00GK2490079SQ0124616公开日2002年5月8日 申请日期2001年6月26日 优先权日2001年6月26日专利技术者赵银财, 周珍, 徐国鸿 申请人:上海思乐得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揿柱式塞子,其特征在于该揿柱式塞子(7)主要包括揿柱(1)、衬套(2)、阀杆(3)、弹簧(4)、密封圈(5)、密封圈(6)、盖板(8)、转位帽(9);其中,该揿柱式塞子(7)中央有阀杆(3),在阀杆(3)的外层套有弹簧(4),在所述揿柱式盖子(7)的上部装有衬套(2)、盖板(8)及揿柱(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银财周珍徐国鸿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思乐得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