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脱氮除磷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598082 阅读:1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25 14: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脱氮除磷水处理装置,包括池体,所述池体的前排包括依次连接的缺氧室、厌氧室、好氧一室、好氧二室、混凝室和沉淀室,同时好氧二室通过回流管与缺氧室连通,所述缺氧室内设有螺旋生物填料,厌氧室内设有立体弹性填料,好氧一室和好氧二室内均设有海绵生物填料和曝气盘,混凝室内设有电动搅拌机,沉淀室内设有竖流式沉淀模块,在混凝室和沉淀室的底部均设有排泥管。该装置采用独特的倒置式缺氧-厌氧-好氧生化处理组合,可使出水中悬浮物,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氨氮,总磷等指标均能达标,具有高效、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节能且安装维护便捷的优点,可广泛适用于各类较高浓度氨氮和总磷的生活污水和食品废水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装置,特别是高效脱氮除磷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推进,水资源短缺,水污染加剧的情况日趋严峻,污水处理与回用的要求日益迫切,城市化传统管网收集,集中式污水处理的方式仍然是城市污水处理的主流方式,而农村污水处理由于农村污水管网设置较为薄弱,乡镇之间地形较为复杂等原因限制,特别是沿海地区的农村污水由于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特殊性,普遍存在着氮磷偏高的现象,有些地区生活污水的总磷指标达到7~8mg/L,单一的依靠普通一体化设备进行处理后,总磷等仍然无法达标,仍然需要配套化学除磷和人工湿地等其他工艺来实现达标。因此高效脱氮除磷水处理装置作为沿海地区各级村镇污水管网的处理终端设备便有着良好的市场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高效、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节能且安装维护便捷的高效脱氮除磷水处理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设计的高效脱氮除磷水处理装置,包括池体,所述池体的前排包括依次连接的缺氧室、厌氧室、好氧一室、好氧二室、混凝室和沉淀室,同时好氧二室通过回流管与缺氧室连通,所述缺氧室内设有螺旋生物填料,厌氧室内设有立体弹性填料,好氧一室和好氧二室内均设有海绵生物填料和曝气盘,所述曝气盘位于好氧一室和好氧二室的底部,混凝室内设有电动搅拌机,沉淀室内设有竖流式沉淀模块,在混凝室和沉淀室的底部均设有排泥管;在池体的后排设有加药箱、鼓风机和立式栗,所述加药箱与混凝室连通,鼓风机通过风管与曝气盘连通,立式栗与回流管连通。下面对整个高效脱氮除磷水处理装置组成进行详细描述:所述缺氧室内采用螺旋生物填料,其由具有强亲水性和良好污泥附着性能的特种纤维经机械加工织造而成,提高反硝化作用,达到除碳脱氮的作用,同时进一步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使后段厌氧反应更加稳定。所述厌氧室内采用立体弹性填料,用以附着厌氧微生物菌团,提高厌氧效果。利用厌氧菌的作用,使有机物发生水解、酸化和甲烷化,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并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有利于后续的耗氧处理。所述好氧一室和好氧二室均采用生化海绵填料,用以附着好氧微生物菌团,提高好氧生化效果,底部装有曝气盘,发散鼓风机出气中的微小空气气泡,提高曝气充氧效果,通过硝化作用和碳化作用,达到去除含碳有机物的作用。同时好氧二室的底部设回流管,室内的硝化液和生化污泥通过立式栗回流至缺氧池,增加反硝化作用效果。所述混凝室内设电动搅拌机,同时与加药箱连通,加药箱用以投加除磷剂来降低废水中的总磷含量,所述加药箱由微型搅拌机、计量栗和加药管组成,所述微型搅拌机和计量栗位于加药箱的顶部,所述加药箱通过加药管与混凝室连通。混凝室的底端设排泥管,室内的含磷污泥通过排泥管排放处理。沉淀室设有竖流式沉淀模块,可有效的沉淀去除混凝室所产生的含磷污泥。所述竖流式沉淀模块由圆形中心筒和锥形沉泥斗组成,所述锥形沉泥斗位于沉淀室的底部。在沉淀室的底端同样设有排泥管,室内的含磷污泥通过污排泥管排放处理。在具体使用过程中,通过化粪池和格栅井预处理后的生活污水由进水管从缺氧室内的下部管道进入缺氧室,缺氧室内采用螺旋生物填料,首先在缺氧室内通过反硝化作用降解水中的总氮类有机物,同时进一步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使后段厌氧反应更加稳定。缺氧室处理后的上清液再由缺氧室内的上部管道收集进入厌氧室底部。厌氧室内采用立体弹性填料,利用厌氧菌的作用,使有机物发生水解、酸化和甲烷化,将大分子有机物转化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以便后续好氧室进一步进行处理。同时厌氧的聚磷细菌在厌氧环境下释放磷,为好氧环境下的过度吸收磷提供条件。厌氧室处理后的上清液再由厌氧室内的上部管道收集进入好氧一室底部。好氧一室采用生化海绵填料,底部装有曝气盘,在生化海绵填料的外表面进行有氧反应,主要为硝化和碳化作用,而在生化海绵填料的内部则进行缺氧反应,主要为反硝化作用,因此在好氧室内就能实现降低氨氮的作用。好氧一室处理后的上清液再由一室内的上部管道收集进入二室上部,经过再次处理后的下清液流入混凝室底部。在混凝室内投加除磷剂,同时启动电动搅拌机使进水和除磷剂混合均匀,发生絮凝作用,降低废水中的总磷含量。混凝室经过混凝作用后的上清液再由上部管道收集进入沉淀室,经沉淀室内的竖流式沉淀模块,可有效的沉淀混凝室所产生的含磷污泥。沉淀室最终排放的上清液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 - 2002)—级A标准(化学需氧量为50mg/L,生化需氧量为10mg/L,悬浮物为10 mg/L,氨氮含量为5mg/L,总磷含量为 0.5mg/L)0为了方便控制装置内设备的启停和运行时间,使设备可在无人看管的情况下连续运行,所述池体的后排还设有控制鼓风机和立式栗的配电控制箱。本技术通过对高效脱氮除磷水处理装置内部结构的巧妙设计,和传统的一体化污水处理工艺相比较,有以下几个特点:1、采用独特的倒置式缺氧-厌氧-好氧生化处理工艺,有别于传统的A20厌氧-缺氧-好氧的生化工艺,在厌氧室前设置缺氧室可有效的减小进水和后段好氧室回流的硝化液中含有的溶解氧对厌氧室厌氧细菌的抑制作用,提高厌氧除磷效果。2、缺氧室采用专用的螺旋生物填料,该填料是由具有强亲水性和良好污泥附着性能的特种纤维经机械加工织造而成,形状呈螺旋状,挂膜快、去除污染物能力强,形状保持能力强,抗水质波动能力强,该填料尤其具有高效的脱氮、除磷作用。3、好氧一室和好氧二室均采用专用的海绵生物填料,由于海绵本身表面多孔,透气等特点,使之作为填料时具有比表面积更大,溶解氧传递快,生物附着量大等特点,且海绵填料具有外层填料进行硝化碳化作用,内层填料因缺氧而进行反硝化作用的特点。因此,该填料具有较高的脱氮脱碳作用。4、装置内部增加混凝室,在生物处理的基础上增加除磷加药,确保除磷的效果,使出水中的总磷含量低于0.5mg/Lo5、沉淀池内可根据水量和水池宽度设置有不同的沉淀模块,相比斜管和斜板填料,具有污泥不易附着,不堵塞的特点,且能在短时间内快速实现固液分离。6、装置内含有的电气设备采用低能耗、低噪声电机,可有效的降低能耗,减少日后的运行费用。同时相比于无动力式的一体化设备如玻璃钢化粪池等,有动力的一体化设备能更高效的净化水质。7、装置可实现全自动化运行,无需专职的运行人员看管,只需每天定时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效脱氮除磷水处理装置,包括池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1)的前排包括依次连接的缺氧室(2)、厌氧室(3)、好氧一室(4)、好氧二室(5)、混凝室(6)和沉淀室(7),同时好氧二室(5)通过回流管(8)与缺氧室(2)连通,所述缺氧室(2)内设有螺旋生物填料,厌氧室(3)内设有立体弹性填料,好氧一室(4)和好氧二室(5)内均设有海绵生物填料和曝气盘(9),所述曝气盘(9)位于好氧一室(4)和好氧二室(5)的底部,混凝室(6)内设有电动搅拌机(10),沉淀室(7)内设有竖流式沉淀模块(11),在混凝室(6)和沉淀室(7)的底部均设有排泥管(12);在池体(1)的后排设有加药箱(13)、鼓风机(14)和立式泵(15),所述加药箱(13)与混凝室(6)连通,鼓风机(14)通过风管(16)与曝气盘(9)连通,立式泵(15)与回流管(8)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宽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清天地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