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面罩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592444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24 18: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面罩组件。面罩组件包括:框架,包括框架主体以及设置于所述框架主体上的第一连接部;前额支架,包括与所述第一连接部铰接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可使所述前额支架相对于所述框架主体摆动;锁止机构,用于对所述前额支架的摆动进行锁止定位,包括设置在所述框架主体上的第一锁止部和设置在所述前额支架上并与所述第一锁止部相配合的第二锁止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面罩组件的实施例中,锁止机构可以将前额支架锁止在不同的位置,佩戴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前额特征来调整前额支架。这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面罩组件就可以满足不同佩戴者的不同前额高度的佩戴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辅助呼吸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面罩组件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面罩组件(或称呼吸面罩)主要应用到各种呼吸道疾病或者睡眠呼吸障碍的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的治疗中。面罩组件通常需要与呼吸机相连,面罩内气体保持着一定的气压,面罩与人脸结合部位具有良好的气密性,把呼吸机输出的气体提供给佩戴者。面罩组件需要长期佩戴,佩戴舒适性对用户的体验影响非常大。设置有前额支架的面罩组件可以承压到佩戴者的额头部位,通过额头提供支撑力,以缓解面罩组件对佩戴者面部的压迫。然而,现有的面罩组件的前额支架的结构复杂,佩戴者不方便在佩戴过程中调节前额支架来适应自身的前额高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面罩组件的前额支架的结构复杂,佩戴者不方便在佩戴过程中调节前额支架的不足。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面罩组件,其包括:框架,包括框架主体以及设置于所述框架主体上的第一连接部;前额支架,包括与所述第一连接部铰接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可使所述前额支架相对于所述框架主体摆动;锁止机构,用于对所述前额支架的摆动进行锁止定位,包括设置在所述框架主体上的第一锁止部和设置在所述前额支架上并与所述第一锁止部相配合的第二锁止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面罩组件的实施例,其包括框架以及与框架的框架主体相配合使用的前额支架。框架主体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部。前额支架上设置有与第一连接部相铰接的第二连接部。前额支架与框架主体铰接连接,使得前额支架可以相对于框架主体进行摆动。佩戴者以摆动方式摆动前额支架靠近或者远离佩戴者的前额。前额支架被调整到合适的位置后,锁止机构会将前额支架固定在该位置处,从而保证前额支架的位置稳定性。这样,当佩戴者佩戴本专利技术的面罩组件时,佩戴者即可根据自身的前额高度利用前额支架的摆动来自动调节前额支架,这样的调节方式操作简单,方便快捷,且佩戴者只需在第一次佩戴时将前额支架调整到合适位置并通过锁止机构将前额支架固定好后,在以后的佩戴过程中则不再需要进行任何的调整。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锁止部包括设置在所述框架主体上的弹片以及设置在所述弹片上的多个定位槽;所述第二锁止部包括设置在所述前额支架上并与所述多个定位槽相配合的多个定位凸起。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前额支架上设置有供所述弹片穿过的配合孔,所述多个定位凸起设置在所述配合孔的内表面上。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锁止部包括设置在所述框架主体上的容纳部以及设置在所述容纳部相对的两个侧部上的多个定位凸起;所述第二锁止部包括设置在所述前额支架上并与所述多个定位凸起相配合的多个定位槽。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前额支架上设置有朝向所述框架主体延伸的弹片,所述多个定位槽设置在所述弹片上,所述弹片插入所述容纳部后,所述多个定位槽与所述多个定位凸起相配合。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片为两片,且互相平行设置。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片上设置有限制所述前额支架的摆动范围的限位凸起。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个定位槽被设置为条状槽或者球面凹陷部;所述多个定位凸起被设置为条状凸起或者球面凸起。在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多个定位槽为条状槽时,所述多个定位槽的延长线汇聚到一点;当所述多个定位槽是球面凹陷部时,所述多个定位槽的球心在同一圆周上。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设置在所述框架主体上的进气接口,所述第二连接部插入所述进气接口内与所述进气接口球铰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面罩组件的实施例,其包括框架以及与框架的框架主体相配合使用的前额支架。框架主体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部。前额支架上设置有与第一连接部相铰接的第二连接部。前额支架与框架主体铰接连接,使得前额支架可以相对于框架主体进行摆动。佩戴者以摆动方式摆动前额支架靠近或者远离佩戴者的前额。前额支架被调整到合适的位置后,锁止机构会将前额支架固定在该位置处,从而保证前额支架的位置稳定性。这样,当佩戴者佩戴本专利技术的面罩组件时,佩戴者即可根据自身的前额高度利用前额支架的摆动来自动调节前额支架,这样的调节方式操作简单,方便快捷,且佩戴者只需在第一次佩戴时将前额支架调整到合适位置并通过锁止机构将前额支架固定好后,在以后的佩戴过程中则不再需要进行任何的调整。另外,前额支架以摆动的方式来适应不同佩戴者的不同前额高度,从而很好地满足了不同佩戴者的佩戴需求。框架主体的第一连接部与前额支架的第二连接部通过铰接的连接方式连接,使得佩戴者摆动前额支架时更省力。锁止机构通过凸起与凹槽的配合形式实现对前额支架的锁止,这样使得佩戴者更加容易地摆动前额支架。另外,凸起与凹槽的加工更加容易,成本低。【附图说明】在下文中将基于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技术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图1是本技术的面罩组件第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面罩组件第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的全剖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面罩组件的球形转轴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面罩组件第一实施例的框架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面罩组件第一实施例的前额支架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面罩组件第二实施例的框架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面罩组件第二实施例的前额支架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的面罩组件第三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的面罩组件第三实施例的框架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的面罩组件第三实施例的前额支架结构示意图。标记说明:11、框架主体;111、球窝;112、容纳部;113、第二定位凸起;114、衬垫;12、前额支架;121、第一定位凸起;122、配合孔;123、球面凸起;124、第二定位槽;125、第二弹片;126、自由端;13、球形转轴;14、弯管组件;15、第一弹片;151、第一定位槽;152、限位凸起;153、球面凹陷部。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面罩组件的实施例,其包括框架、前额支架12以及连接件。框架包括框架主体11、与框架主体11相连接的衬垫114。框架主体11上的第一连接部。前额支架12包括与第一连接部铰接的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可使前额支架相对于框架主体摆动。第一连接部包括设置在框架主体11上的进气接口,第二连接部插入进气接口内与进气接口球铰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包括设置在进气接口处的球窝111 (如图4所示)。第二连接部包括连接前额支架12与框架主体11的连接件。连接件是球形转轴13(如图2、图3所示)。前额支架12与球形转轴13的第一端固定连接。球形转轴13的第二端与框架主体11连接到一起。球形转轴13的第二端的球形表面可以插入到框架主体11上设置的球窝111内。这样,前额支架12和球形转轴13可以一起相对于框架主体11进行转动或者摆动。球形转轴13的第一端上也与弯管组件14的进气管相连接。前额支架12进行摆动运动时,更方便佩戴者调整前额支架12的自由端126 (设置有上头带挂钩的端部,如图5所示)靠近或者远离自己的前额。本实施例的面罩组件还包括有锁止机构。锁止机构一方面可以限制前额支架12的转动,使前额支架12的自由端126只以摆动的方式靠近或者远离衬垫114 ;另一方面,当佩戴者佩戴本实施例的面罩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面罩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包括框架主体以及设置于所述框架主体上的第一连接部;前额支架,包括与所述第一连接部铰接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可使所述前额支架相对于所述框架主体摆动;锁止机构,用于对所述前额支架的摆动进行锁止定位,包括设置在所述框架主体上的第一锁止部和设置在所述前额支架上并与所述第一锁止部相配合的第二锁止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远翔庄志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怡和嘉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