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捆钞机导带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579088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23 18: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全自动捆钞机导带机构,包括机架、后导带体、上导带体和压钞板,后导带体和上导带体相连,上导带体的一侧滑动设置前门导带体,在后导带体、上导带体和前门导带体所构成的框架内设置可上下运动的压钞板,在压钞板下方的一侧机架上铰接下导带体,下导带体的一端与后导带体对接配合,下导带体的另一端与前门导带体相配合且通过复位拉簧与上方的机架相连,机架上相对于下导带体设置有限位块,压钞板的下端侧部设有撞块与下导带体相配合。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上述具体设计,在机器总高度不变的前提下增加了装料高度,可以匹配不同新旧、不同规格币种的使用要求,具有结构简单紧凑、导带迅速、可靠性高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自动捆钞机导带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全自动捆钞机导带机构。
技术介绍
捆钞机是对纸币(一般为10把、1000张)压缩后用塑料捆钞带实行捆扎的机器,将纸币置入后全自动捆钞机自动穿带并一次性完成纵横带的捆扎。因为要置钞,前门必须可开启,置钞后关闭,使导带槽闭合,以实现自动穿带。纸币在压缩前高度较高,尤其是旧币。当然,前门的开启高度越高,装料就越方便,但对于固定的下导带体,太高了势必会造成机器的总高度太高,另外由于下导带槽不是随着压钞板升降,穿带时导带槽总长度会很长,穿带困难。既要做到开启装料高度高,又要做到机器总高度不太高,有什么简单的办法来解决上述问题,还需要予以考虑。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普通捆钞机导带机构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全自动捆钞机导带机构,该全自动捆钞机导带机构在机器总高度不变的前提下增加了装料高度,其结构简单紧凑、导带迅速、可靠性高。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机架、后导带体、上导带体和压钞板,后导带体和上导带体相连,上导带体的一侧滑动设置前门导带体,在后导带体、上导带体和前门导带体所构成的框架内设置可上下运动的压钞板,在压钞板下方的一侧机架上铰接下导带体,下导带体的一端与后导带体对接配合,下导带体的另一端与前门导带体相配合且通过复位拉簧与上方的机架相连,机架上相对于下导带体设置有限位块,压钞板的下端侧部设有撞块与下导带体相配合。下导带体的一端固定连接前连接板,前连接板的两侧端固定连接挂脚,复位拉簧的两端分别连接挂脚和机架。前门导带体由前门驱动机构驱动与机架成上下滑动配合。下导带体的一端通过后连接板与机架铰接。本专利技术通过上述具体设计,在机器总高度不变的前提下增加了装料高度,可以匹配不同新旧、不同规格币种的使用要求,具有结构简单紧凑、导带迅速、可靠性高的优点。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详细内容。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装料状态时)。图3是图2在纸币压紧后穿带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机架1、后导带体2、上导带体3和压钞板4,后导带体2和上导带体3相连,上导带体3的一侧滑动设置前门导带体5,在后导带体2、上导带体3和前门导带体5所构成的框架内设置可上下运动的压钞板4,在压钞板4下方的一侧机架1上铰接下导带体6,下导带体6的一端与后导带体2对接配合,下导带体6的另一端与前门导带体5相配合且通过复位拉簧7与上方的机架1相连,机架1上相对于下导带体6设置有限位块8,压钞板4的下端侧部设有撞块9与下导带体6相配合。下导带体6的一端固定连接前连接板10,前连接板10的两侧端固定连接挂脚11,复位拉簧7的两端分别连接挂脚11和机架1。在本实施例中复位拉簧7左右设置两根,分别设置于前门导带体5的两侧。前门导带体5由前门驱动机构驱动与机架1成上下滑动配合。下导带体6的一端通过后连接板12与机架1铰接。在本实施例中下导带体6设置为两件,后导带体2也同为两件设计,下端对接配合。工作开始时,打开捆钞机电源,前门导带体5由前门驱动机构驱动上升至最高位,压钞板4由压钞板驱动机构13驱动下降,在固设于压钞板4的撞块9的推动下,下导带体6下摆。当下摆到位时,压钞板4的上平台和前连接板10端部弯折的上平台14均处于与操作台面15等高的位置,此时捆钞机置钞口的总高度为H1,十把纸币20即可从开口窗口置入。纸币置入后,按启动按钮,压钞板4由压钞板驱动机构13驱动上升,随着固设于压钞板4的撞块9的上升,下导带体6在复位拉簧7的作用下上摆,直至固设于下导带体6的挂脚11与固设于机架1的限位块8相接触而停止。在压钞板4上行的同时,前门导带体5由前门驱动机构驱动下降,刚好与下导带体6对接,使上下前后的导带体形成一个封闭的导带槽。由于压钞板4与下导带体6间隙配合,当压钞板4继续上行压缩纸币至H2时,封闭的导带槽的形状、位置不变,捆钞机顺利地实现自动穿带与捆扎。纸币捆扎完毕,前门导带体5上升打开,同时压钞板4下行。当撞块9接触下导带体6后继续下行时,撞块9就克服复位拉簧7的拉力,推动下导带体6下摆,直至压钞板4的上平台和前连接板10端部弯折的上平台14与操作台面15等高,等待下一次的置钞。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专利技术一种全自动捆钞机导带机构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专利技术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方案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外型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专利技术一种全自动捆钞机导带机构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全自动捆钞机导带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自动捆钞机导带机构,包括机架(1)、后导带体(2)、上导带体(3)和压钞板(4),后导带体(2)和上导带体(3)相连,上导带体(3)的一侧滑动设置前门导带体(5),在后导带体(2)、上导带体(3)和前门导带体(5)所构成的框架内设置可上下运动的压钞板(4),其特征是在压钞板(4)下方的一侧机架(1)上铰接下导带体(6),下导带体(6)的一端与后导带体(2)对接配合,下导带体(6)的另一端与前门导带体(5)相配合且通过复位拉簧(7)与上方的机架(1)相连,机架(1)上相对于下导带体(6)设置有限位块(8),压钞板(4)的下端侧部设有撞块(9)与下导带体(6)相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捆钞机导带机构,包括机架(1)、后导带体(2)、上导带体(3)和压钞板(4),后导带体(2)和上导带体(3)相连,上导带体(3)的一侧滑动设置前门导带体(5),在后导带体(2)、上导带体(3)和前门导带体(5)所构成的框架内设置可上下运动的压钞板(4),其特征是在压钞板(4)下方的一侧机架(1)上铰接下导带体(6),下导带体(6)的一端与后导带体(2)对接配合,下导带体(6)的另一端与前门导带体(5)相配合且通过复位拉簧(7)与上方的机架(1)相连,机架(1)上相对于下导带体(6)设置有限位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承然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飞越金融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