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装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57605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包装盒由内盒、外盒构成,内盒套入外盒中,内盒相对于外盒可以上下运动,在内盒和外盒之间设有联接带,联接带可以进行折叠,折叠的联接带将盒口封住时构成盒盖,包装盒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时只需要向上或向下推动内盒就可打开或者关闭包装盒,使用方便、制作简便的优点。(*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包装盒。现有的包装盒一般采用盒体和盒盖两部分构成,为了使包装盒被封住,一般是在盒体内加有一个盒衬或者盒盖直接封住盒体,也有一些是盒盖插入盒体中,使用时打开盒盖取出内容物。加入盒衬的包装盒制造时需要在包装盒上粘贴盒衬,制作较复杂。盒盖直接封住盒体的打开时将盒盖撕毁,内容物不宜放置。盒盖插入盒体的,每次取物时将盒盖掀开,取完后再将盒盖插入盒体中,使用并不方便,同时制作的盒盖也较为复杂。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包装盒,其制作简单,使用方便,整个包装盒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平面展开图折叠后粘接而成。本技术目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包装盒,由内盒、外盒构成,内盒套入外盒中,内盒相对于外盒可以上下运动,在内盒和外盒之间设有联接带,联接带可以进行折叠。内盒向上运动,联接带与外盒的相接点不动,与内盒相接点向上运动,联接带向外翻,盒口被打开;当内盒向下运动,联接带与外盒的相接点不动,与内盒相接点向下运动,联接带向内翻,盒口被封住,折叠的联接带将盒口封住时构成盒盖。作为本技术的改进,内盒和外盒之间有两条联接带,每条联接带上有三条以上的折叠线。内盒向上运动,两条联接带与外盒的相接点不动,与内盒相接点向上运动,两条联接带都向外翻,盒口被打开;当内盒向下运动,两条联接带与外盒的相接点不动,与内盒相接点向下运动,两条联接带都向内翻,盒口被两条联接带相结合封住,折叠的联接带将盒口封住时构成盒盖。作为进一步的改进,第一联接带中有三条折叠线,第二联接带有四条折叠线。由于两条联接带的长度是相等的,但折叠线的数量不同,第一联接带在向内翻成为部分盒盖时比第二联接带向内翻成为部分盒盖要大,同时由内向外时,相互之间不会造成干涉,可以很轻易打开。为了使打开更方便,相互之间没有干涉现象,第一联接带中有四条折叠线,第二联接带有五条折叠线。为了使包装盒制作简单、方便。内盒、外盒、联接带的展开面的排布可以依次为外盒第一面、第一联接带、内盒第一面、内盒底面、内盒第二面、第二联接带、外盒第二面。采用这样的结构方式,经过沿各面的相交线折叠,展开面的两端为外盒,中间成为联接带,中间的形成内盒。作为改进,内盒第一面的中间部分长度大于内盒第二面的中间部分长度。这样更有利于包装盒的使用。采用本技术的包装盒,结构简单,使用时只需要向上或向下推动内盒就可打开或者关闭包装盒,使用方便,同时制作简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关闭状态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的实施例1打开状态的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的实施例2打开状态的立体图。图4是本技术的结构展开图。如图1所示,包装盒由内盒1、外盒2构成,内盒1套入外盒2中,内盒1相对于外盒1可以上下运动,在内盒1和外盒2之间设有联接带,联接带可以进行折叠。当内盒1向上运动,联接带与外盒2的相接点不动,与内盒1相接点向上运动,联接带向外翻,盒口被打开;当内盒1向下运动,联接带与外盒2的相接点不动,与内盒1相接点向下运动,联接带向内翻,盒口被封住,折叠的联接带将盒口封住时构成盒盖。如图2所示内盒1和外盒2之间有两条联接带,第一联接带3中有三条折叠线,第二联接带4有四条折叠线。内盒1向上运动,两条联接带与外盒1的相接点不动,与内盒1相接点向上运动,两条联接带都向外翻,盒口被打开;当内盒1向下运动,两条联接带与外盒2的相接点不动,与内盒1相接点向下运动,两条联接带都向内翻,盒口被两条联接带相结合封住,折叠的联接带将盒口封住时构成盒盖。加图3所示内盒1和外盒2之间有两条联接带,第一联接带3中有四条折叠线,第二联接带4有五条折叠线。内盒1向上运动,两条联接带与外盒2的相接点不动,与内盒1相接点向上运动,两条联接带都向外翻,盒口被打开;当内盒1向下运动,两条联接带与外盒2的相接点不动,与内盒1相接点向下运动,两条联接带都向内翻,盒口被两条联接带相结合封住,折叠的联接带将盒口封住时构成盒盖。由于两条联接带的长度是相等的,第一联接带3在向内翻成为部分盒盖时比第二联接带4向内翻成为部分盒盖要大,同时由内向外时,相互之间不会造成干涉,可以很轻易打开。如图4所示,内盒1、外盒2、联接带的展开面的排布可以依次为外盒第一面5、第一联接带3、内盒第一面6、内盒底面7、内盒第二面8、第二联接带4、外盒第二面9。采用这样的结构方式,经过沿各面的相交线和图中所示的虚线进行折叠,展开面的两端为外盒2,次者成为联接带,中间的形成内盒1,这样可以形成包装盒的立体结构。同时为方便使用,内盒第一面6的中间部分长度大于内盒第二面8的中间部分长度。权利要求1.一种包装盒,由内盒(1)、外盒(2)构成,其特征在于内盒(1)套入外盒(2)中,内盒(1)和外盒(2)之间的联接带构成盒盖。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内盒(1)和外盒(2)之间有两条联接带,每条联接带上有三条以上的折叠线。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第一联接带(3)中有三条折叠线,第二联接带(4)有四条折叠线。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第一联接带(3)中有四条折叠线,第二联接带(4)有五条折叠线。5.如权利要求1至4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内盒(1)、外盒(2)、联接带的展开面的排布依次为外盒第一面(5)、第一联接带(3)、内盒第一面(6)、内盒底面(7)、内盒第二面(8)、第二联接带(4)、外盒第二面(9)。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内盒第一面(6)中间部分的长度大于内盒第二面(8)的中间部分长度。专利摘要一种包装盒由内盒、外盒构成,内盒套入外盒中,内盒相对于外盒可以上下运动,在内盒和外盒之间设有联接带,联接带可以进行折叠,折叠的联接带将盒口封住时构成盒盖,包装盒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时只需要向上或向下推动内盒就可打开或者关闭包装盒,使用方便、制作简便的优点。文档编号B65D5/00GK2441743SQ0022881公开日2001年8月8日 申请日期2000年7月14日 优先权日2000年7月14日专利技术者王城炼 申请人:广州市达城基贸易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包装盒,由内盒(1)、外盒(2)构成,其特征在于内盒(1)套入外盒(2)中,内盒(1)和外盒(2)之间的联接带构成盒盖。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城炼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达城基贸易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