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宋连斌专利>正文

无公害豆芽培育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557069 阅读:1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21 02: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公害豆芽培育容器,包括容器体和容器盖,容器体顶部为开口,容器体内侧设有一培育板,培育板上设有若干贯通的培育孔,培育板整体倾斜且其边缘抵靠容器体内壁设置,容器体上设有一与培育板底端适配的出水口,所述的出水口与一软体结构的导流袋连接,导流袋末端为开口,所述的容器盖为具有一定透气性的软体结构,容器盖设置在容器体内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在培育容器排水良好的情况下,有效控制空气的流量,使培育容器培育出的豆芽粗壮、嫩白,且产量提高了30%左右,豆芽根须少,口感肥嫩脆,无苦涩味,整个过程不添加激素,使豆芽成为绿色无公害食品,提高了豆芽的商品价值和经济价值,容易使生产者和消费者接受和认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食用农产品加工工具
,尤其涉及一种无公害豆芽培育容器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用于豆芽培育的容器底部都是筛底结构,只解决了豆芽生产中容器的排水问题,但对影响豆芽根须生长的最重要因素空气无法控制,使空气由容器底部的筛底结构自由进入容器内部,过量的空气与豆芽充分接触,使豆芽根须自由生长,导致豆芽根须很多而且细长,严重影响了豆芽的培育,且豆芽口感差,基本无商品价值和经济价值。近年来,绿色无公害豆芽食品成为人们的新宠,国家加大了毒豆芽等食品的监管和打击力度,但是人们通过激素等有毒物质生产豆芽以成为行业内的惯例,激素可以有效控制豆芽根须的生长,如何做到豆芽无公害培育成为行业内的技术瓶颈,因此继续一种简单易行的技术实现豆芽的无公害培育。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无公害豆芽培育容器,通过采用双底结构的培育容器,实用性高、见效快,解决了因筛底结构导致豆芽根须生长的问题,可以培育绿色无公害豆芽。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公害豆芽培育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容器体和容器盖,容器体顶部为开口,容器体内侧设有一培育板,培育板上设有若干贯通的培育孔,培育板整体倾斜且其边缘抵靠容器体内壁设置,容器体上设有一与培育板底端适配的出水口,所述的出水口与一软体结构的导流袋连接,导流袋末端为开口,所述的容器盖为具有一定透气性的软体结构,容器盖设置在容器体内侧。所述的容器体内壁上设有若干用于固定培育板的卡块。所述的培育板倾斜角度为3-5度。所述的培育板底端抵靠在容器体的底面上设置。所述的出水口内壁底端与培育板底端上表面齐平设置。 所述的容器体内侧设有与出水口对应的过滤网。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在培育容器排水良好的情况下有效控制了影响豆芽根须生长的空气因素,通过控制空气的流量,使培育容器培育出的豆芽粗壮、嫩白,且产量提高了 30%左右,豆芽根须少,口感肥嫩脆,无苦涩味,整个过程不添加激素,使豆芽成为绿色无公害食品,提高了豆芽的商品价值和经济价值,容易使生产者和消费者接受和认可。【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B-B”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容器体、2容器盖、3出水口、4导流袋、5培育板、6培育孔、7卡块、8过滤网。【具体实施方式】根据附图1、2、3所示:一种无公害豆芽培育容器,包括容器体I和容器盖2,容器体I顶部为开口,容器体I内侧设有一培育板5,容器体I内壁上设有多个用于固定培育板5的卡块7,卡块7对培育板5起到支撑作用,同时培育板5可以进行拆卸,培育板5上设有均匀分布着若干贯通的培育孔6,培育孔6的直径应该小于豆粒的大小,用于豆芽生长,培育板5整体倾斜3度且其边缘抵靠容器体I内壁设置,使培育板5边缘与容器体I内壁紧密接触,容器体I上设有一与培育板5底端适配的出水口 3,出水口 3内壁底端与培育板5底端上表面齐平设置,使培育板5表面的水可以通过出水口 3排出容器体1,所述的容器体I内侧设有与出水口 3对应的过滤网8,过滤网8可以防止豆子随着水流出容器体1,所述的出水口 3与一软体结构的导流袋4连接,导流袋4为软塑料材质,导流袋4末端为开口,通过出水口 3排出的水进入导流袋4,由于导流袋4为软体结构,在排水构成中可以起到密封作用,可以通过人工控制或气压差在导流袋4处使空气经出水口 3进入容器体I ;其中容器盖2是具有一定透气性的软体结构的覆盖物,例如多层纱布等,容器盖2略大于容器体I内部截面积大小,使容器盖2与豆芽表面相贴设置的同时,可以实现容器盖2边缘对豆芽进行密封。本技术的无公害豆芽培育容器可以进行大范围培育,将多个培育容器依次排列,通过喷淋系统每天对进行4-5次淋水,其余时间通过容器盖2密封,持续7天左右即可,培育容器可以自行排水且有效控制了空气的进入量,结构简单、实用性强。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先实施方式,只要以基本相同手段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无公害豆芽培育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容器体和容器盖,容器体顶部为开口,容器体内侧设有一培育板,培育板上设有若干贯通的培育孔,培育板整体倾斜且其边缘抵靠容器体内壁设置,容器体上设有一与培育板底端适配的出水口,所述的出水口与一软体结构的导流袋连接,导流袋末端为开口,所述的容器盖为具有一定透气性的软体结构,容器盖设置在容器体内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公害豆芽培育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容器体内壁上设有若干用于固定培育板的卡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公害豆芽培育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培育板倾斜角度为3-5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公害豆芽培育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培育板底端抵靠在容器体的底面上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公害豆芽培育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水口内壁底端与培育板底端上表面齐平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公害豆芽培育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容器体内侧设有与出水口对应的过滤网。【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无公害豆芽培育容器,包括容器体和容器盖,容器体顶部为开口,容器体内侧设有一培育板,培育板上设有若干贯通的培育孔,培育板整体倾斜且其边缘抵靠容器体内壁设置,容器体上设有一与培育板底端适配的出水口,所述的出水口与一软体结构的导流袋连接,导流袋末端为开口,所述的容器盖为具有一定透气性的软体结构,容器盖设置在容器体内侧;本技术可以在培育容器排水良好的情况下,有效控制空气的流量,使培育容器培育出的豆芽粗壮、嫩白,且产量提高了30%左右,豆芽根须少,口感肥嫩脆,无苦涩味,整个过程不添加激素,使豆芽成为绿色无公害食品,提高了豆芽的商品价值和经济价值,容易使生产者和消费者接受和认可。【IPC分类】A01G31/02【公开号】CN204860454【申请号】CN201520633223【专利技术人】宋连斌, 张玉红 【申请人】宋连斌【公开日】2015年12月16日【申请日】2015年8月16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公害豆芽培育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容器体和容器盖,容器体顶部为开口,容器体内侧设有一培育板,培育板上设有若干贯通的培育孔,培育板整体倾斜且其边缘抵靠容器体内壁设置,容器体上设有一与培育板底端适配的出水口,所述的出水口与一软体结构的导流袋连接,导流袋末端为开口,所述的容器盖为具有一定透气性的软体结构,容器盖设置在容器体内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连斌张玉红
申请(专利权)人:宋连斌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