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554751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21 00: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手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表,旨在解决现有手表的表带和表主体之间拆卸麻烦的技术问题。通过将表带靠近弯曲段的一端穿过由表主体与安装臂围合形成的过孔,并采用魔术贴将弯曲段连接在安装臂上,从而让表主体可拆卸地安装于表带上,而且无需专用工具装拆,装拆操作方便。对于智能手表,把表主体从表带上拆卸下来,可当成移动电话单独使用。由于表带可拆卸连接于表主体上,同款表主体可选择不同材质、颜色和外观的表带随意更换,提高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手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表。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手表通常采用生耳连接表带和表主体的结构,存在问题如下:1、手表的表带和表主体之间拆卸麻烦,拆卸时要采用专用工具才能完成。表带依据材质分为金属表带、皮表带、尼龙表带、软胶表带。对于同款手表,用户通常只能长期使用同一材质类型的表带,难以更换不同材质类型的表带;2、表主体固定在表带上,难以随时随地将表主体拆卸以单独使用;3、表带和表主体款式固定,难以实现随意更换手表的颜色和外观,用户体验欠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表,旨在解决现有手表的表带和表主体之间拆卸麻烦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手表,包括表主体及可拆卸连接于所述表主体上的两条表带,每一所述表带的其中一端设置有魔术贴,所述魔术贴包括设置在同一所述表带上的毛面及与该毛面连接配合的勾面,所述表带上的所述毛面与所述勾面沿该表带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所述表带于所述毛面与所述勾面之间形成有弯曲段,所述弯曲段于所述毛面与所述勾面连接配合时弯曲形成有沿所述表带的宽度方向延伸的穿孔;所述表主体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一安装臂,所述安装臂的相对两端均连接于所述表主体上,每一所述安装臂与所述表主体之间均围合形成有一过孔;所述表带的靠近于所述弯曲段的一端穿过所述过孔后该表带上的所述毛面与所述勾面连接配合,且与该过孔对应的所述安装臂穿设于由该弯曲段弯曲形成的所述穿孔。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连接两条所述表带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其中一侧相抵于所述表主体的底面。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的相抵于所述表主体的一侧与所述表带相粘接。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呈片状,所述连接件的厚度与所述表带的厚度相当。 进一步地,所述表带与所述连接件为一体成型结构。进一步地,所述安装臂包括沿所述表带的宽度方向延伸的横向段及分别连接于所述横向段的相对两端上的两个纵向段,所述纵向段的远离于所述横向段的一端均连接于所述表主体上。进一步地,所述安装臂与所述表主体为一体成型结构。进一步地,所述安装臂设置在所述表主体靠近其底面的位置上。进一步地,所述穿孔的截面形状为矩形。进一步地,所述表带为金属表带、皮表带、尼龙表带或软胶表带。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技术效果是:通过将表带靠近弯曲段的一端穿过由表主体与安装臂围合形成的过孔,并采用魔术贴将弯曲段连接在安装臂上,从而让表主体可拆卸地安装于表带上,而且无需专用工具装拆,装拆操作方便。对于智能手表,把表主体从表带上拆卸下来,可当成移动电话单独使用。由于表带可拆卸连接于表主体上,同款表主体可选择不同材质、颜色和外观的表带随意更换,提高用户体验。【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手表的立体装配图。图2是图1的手表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图1的手表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手表中应用的表带与连接件的装配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手表,包括表主体10及可拆卸连接于表主体10上的两条表带20,每一表带20的其中一端设置有魔术贴21,魔术贴21包括设置在同一表带20上的毛面211及与该毛面211连接配合的勾面212,表带20上的毛面211与勾面212沿该表带20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表带20于毛面211与勾面212之间形成有弯曲段22,弯曲段22于毛面211与勾面212连接配合时弯曲形成有沿表带20的宽度方向延伸的穿孔23 ;表主体10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一安装臂11,安装臂11的相对两端均连接于表主体10上,每一安装臂11与表主体10之间均围合形成有一过孔12 ;表带20的靠近于弯曲段22的一端穿过过孔12后该表带20上的毛面211与勾面212连接配合,且与该过孔12对应的安装臂11穿设于由该弯曲段22弯曲形成的穿孔23。通过将表带20靠近弯曲段22的一端穿过由表主体10与安装臂11围合形成的过孔12,并采用魔术贴21将弯曲段22连接在安装臂11上,从而让表主体10可拆卸地安装于表带20上,而且无需专用工具装拆,装拆操作方便。对于智能手表,把表主体10从表带20上拆卸下来,可当成移动电话单独使用。由于表带20可拆卸连接于表主体10上,同款表主体10可选择不同材质、颜色和外观的表带20随意更换,提高用户体验。具体地,魔术贴21的毛面211与勾面212的位置可以互换,且毛面211与勾面212具有相适配的截面。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连接两条表带20的连接件30,连接件30的其中一侧相抵于表主体10的底面。连接件30用于支撑表主体10并连接两条表带20。进一步地,连接件30呈片状,连接件30的厚度与表带20的厚度相当。连接件30的厚度约等于表带20的厚度,该结构让用户佩戴舒适。进一步地,表带20与连接件30为一体成型结构。该结构便于加工。进一步地,安装臂11包括沿表带20的宽度方向延伸的横向段111及分别连接于横向段111的相对两端上的两个纵向段112,纵向段112的远离于横向段111的一端均连接于表主体10上。该结构紧凑,容易实现。可以理解地,还可以采用在表主体10的相对两侧上分别开设有凹槽并安装安装臂的结构。进一步地,安装臂11与表主体10为一体成型结构。该结构容易加工。进一步地,安装臂11设置在表主体10靠近其底面的位置上。该结构能降低表带20的制作长度。进一步地,穿孔23的截面形状为矩形。该结构让表带20稳定连接于表主体10上。具体地,穿孔23沿表带20的宽度方向的长度稍微大于表带20的宽度,让表带20稳定连接于表主体10上。进一步地,表带20为金属表带、皮表带、尼龙表带或软胶表带。由于表带20可拆卸连接于表主体10上,同款表主体10可选择不同材质的表带20随意更换,提高用户体验。在本实施例中,手表为智能手表。请参阅图4,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手表,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手表大致相同,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两条表带20与连接件30为组装结构。进一步地,连接件30的相抵于表主体的一侧与表带20相粘接。该结构容易装配。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手表,其特征在于:包括表主体及可拆卸连接于所述表主体上的两条表带,每一所述表带的其中一端设置有魔术贴,所述魔术贴包括设置在同一所述表带上的毛面及与该毛面连接配合的勾面,所述表带上的所述毛面与所述勾面沿该表带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所述表带于所述毛面与所述勾面之间形成有弯曲段,所述弯曲段于所述毛面与所述勾面连接配合时弯曲形成有沿所述表带的宽度方向延伸的穿孔;所述表主体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一安装臂,所述安装臂的相对两端均连接于所述表主体上,每一所述安装臂与所述表主体之间均围合形成有一过孔;所述表带的靠近于所述弯曲段的一端穿过所述过孔后该表带上的所述毛面与所述勾面连接配合,且与该过孔对应的所述安装臂穿设于由该弯曲段弯曲形成的所述穿孔。2.如权利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手表,其特征在于:包括表主体及可拆卸连接于所述表主体上的两条表带,每一所述表带的其中一端设置有魔术贴,所述魔术贴包括设置在同一所述表带上的毛面及与该毛面连接配合的勾面,所述表带上的所述毛面与所述勾面沿该表带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所述表带于所述毛面与所述勾面之间形成有弯曲段,所述弯曲段于所述毛面与所述勾面连接配合时弯曲形成有沿所述表带的宽度方向延伸的穿孔;所述表主体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一安装臂,所述安装臂的相对两端均连接于所述表主体上,每一所述安装臂与所述表主体之间均围合形成有一过孔;所述表带的靠近于所述弯曲段的一端穿过所述过孔后该表带上的所述毛面与所述勾面连接配合,且与该过孔对应的所述安装臂穿设于由该弯曲段弯曲形成的所述穿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智永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