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监护仪支撑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554590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20 23: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监护仪支撑架,包括车底板、车轮,所述车底板上端设有支撑杆,且支撑杆为伸缩杆,所述支撑杆上端与呈U形结构的固定板相连接,所述每一个车轮与连杆一端相连接,所述连杆上端贯穿车底板与位于减震套的导向板相连接,所述导向板上端面与减震套顶部之间设有减震弹簧,所述固定板的上端面上设有减震垫。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时,将心电监护仪放置在固定板上,当车轮移动过程中发生震动时,此时导向板在减震弹簧的作用下沿着减震套内进行上下方向移动,有效的缓冲震动,同时减震垫能够进一步的吸收震动,有效的保护监护仪,实用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
,尤其涉及一种监护仪支撑架
技术介绍
监护仪能为医学临床诊断提供重要的病人信息,通过各种功能模块,可实时检测人体的心电信号、心率、血氧饱和度、血压、呼吸频率和体温等重要参数,实现对各参数的监督报警。信息存储和传输,是一种监护病人的重要设备。医疗监护仪是一种以测量和控制病人生理参数,并可与已知设定值进行比较,如果出现超标,可发出警报的装置或系统。监护仪它必须24小时连续监护病人的生理参数,检出变化趋势,指出临危情况,供医生应急处理和进行治疗的依据,使并发症减到最少达到缓解并消除病情的目的。监护仪的用途除测量和监护生理参数外,还包括监视和处理用药及手术前后的状况。在医院里,病床的两侧放置床头柜,这样便于患者放置各种物品,但是心电监护仪使用时也放置在床头柜上,这样占用了床头柜大量的空间,造成使用不便,现有也采用一些支撑架来作为单独放置监护仪,现有的监护仪支撑架中车轮的震动一般直接作用于监护仪,这样容易造成监护仪的损坏,影响监护仪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监护仪支撑架。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种监护仪支撑架,包括车底板、车轮,所述车底板上端设有支撑杆,且支撑杆为伸缩杆,所述支撑杆上端与呈U形结构的固定板相连接,所述每一个车轮与连杆一端相连接,所述连杆上端贯穿车底板与位于减震套的导向板相连接,所述导向板上端面与减震套顶部之间设有减震弹簧,所述固定板的上端面上设有减震垫。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述连杆与导向板之间垂直布置。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减震弹簧两端为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减震垫粘贴在固定板的上端面上,且厚度在 5mm?10mnin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本技术通过设置减震弹簧与减震垫,这样使用时,将心电监护仪放置在固定板上,当车轮移动过程中发生震动时,此时导向板在减震弹簧的作用下沿着减震套内进行上下方向移动,有效的缓冲震动,同时减震垫能够进一步的吸收震动,有效的保护监护仪,实用性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车底板;2.车轮;3.支撑杆;4.固定板;5.连杆;6.减震套;7.导向板;8.减震弹黃;9.减震垫。【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种监护仪支撑架,包括车底板1、车轮2,所述车底板I上端设有支撑杆3,且支撑杆3为伸缩杆,所述支撑杆3上端与呈U形结构的固定板4相连接,所述每一个车轮2与连杆5—端相连接,所述连杆5上端贯穿车底板I与位于减震套6的导向板7相连接,其中所述连杆5与导向板7之间垂直布置。所述导向板7上端面与减震套6顶部之间设有减震弹簧8,其中所述减震弹簧8两端为固定连接,这样有效缓冲震动,所述固定板4的上端面上设有减震垫9,其中所述减震垫9粘贴在固定板4的上端面上,且厚度在5mm?10mm,这样减震垫9能吸收震动,保护监护仪。其【具体实施方式】为:这样使用时,将心电监护仪放置在固定板4上,当车轮2移动过程中发生震动时,此时导向板7在减震弹簧8的作用下沿着减震套6内进行上下方向移动,有效的缓冲震动,同时减震垫9能够进一步的吸收震动,有效的保护监护仪,实用性好。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监护仪支撑架,包括车底板(I )、车轮(2),所述车底板(I)上端设有支撑杆(3),且支撑杆(3)为伸缩杆,所述支撑杆(3)上端与呈U形结构的固定板(4)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个车轮(2)与连杆(5)—端相连接,所述连杆(5)上端贯穿车底板(I)与位于减震套(6 )的导向板(7 )相连接,所述导向板(7 )上端面与减震套(6 )顶部之间设有减震弹簧(8),所述固定板(4)的上端面上设有减震垫(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监护仪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5)与导向板(7)之间垂直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监护仪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弹簧(8)两端为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监护仪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垫(9)粘贴在固定板(4)的上端面上,且厚度在5mm?1mm0【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监护仪支撑架,包括车底板、车轮,所述车底板上端设有支撑杆,且支撑杆为伸缩杆,所述支撑杆上端与呈U形结构的固定板相连接,所述每一个车轮与连杆一端相连接,所述连杆上端贯穿车底板与位于减震套的导向板相连接,所述导向板上端面与减震套顶部之间设有减震弹簧,所述固定板的上端面上设有减震垫。本技术使用时,将心电监护仪放置在固定板上,当车轮移动过程中发生震动时,此时导向板在减震弹簧的作用下沿着减震套内进行上下方向移动,有效的缓冲震动,同时减震垫能够进一步的吸收震动,有效的保护监护仪,实用性好。【IPC分类】A61B19/02, A61B5/0402【公开号】CN204863485【申请号】CN201520491145【专利技术人】吴琳菲 【申请人】南通滨五实业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12月16日【申请日】2015年7月9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监护仪支撑架,包括车底板(1)、车轮(2),所述车底板(1)上端设有支撑杆(3),且支撑杆(3)为伸缩杆,所述支撑杆(3)上端与呈U形结构的固定板(4)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个车轮(2)与连杆(5)一端相连接,所述连杆(5)上端贯穿车底板(1)与位于减震套(6)的导向板(7)相连接,所述导向板(7)上端面与减震套(6)顶部之间设有减震弹簧(8),所述固定板(4)的上端面上设有减震垫(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琳菲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滨五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