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设有自动补水饮水碗的牛养殖牛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550322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19 19: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设有自动补水饮水碗的牛养殖牛舍,属于畜牧养殖技术领域中的饮水碗,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自动补水的设有自动补水饮水碗的牛养殖牛舍。其技术方案为:包括饲喂槽,所述饲喂槽的槽体内设置有饮水碗,所述饮水碗包括碗体,所述碗体上连接有进水管路;所述碗体上铰接有碗盖,所述碗体上设置有控制器,所述碗体内壁上设置有用于探测水位的高水位传感器和低水位传感器,所述进水管路上设置有电磁阀,所述高水位传感器、低水位传感器和电磁阀均与控制器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牛养殖使用的饮水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畜牧养殖
,涉及一种饮水碗,尤其涉及一种可自动补水的饮水碗。
技术介绍
牛舍及牛舍中的饲喂槽是牛的饲养过程中所必须的,饲养人员将喂食投入到饲喂槽中,牛从饲喂槽中吃食。现有的饲喂槽一般都结构、功能比较单一,只起到饲喂的作用。然而,在牛的养殖过程中,牛的饮用水供给就显得尤为重要,而现有的饲喂槽和饮水装置是相互独立的两个装置,各自单独作用。且目前,传统牛饲养行业中在给牛饮水时所用的设备是石槽或水泥槽,再或者是水桶类的工具,此类饮水用具占地面积大,笨重,浪费水,而且不美观。如申请号为201320480343.3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饮水碗,其包括水碗,所述水碗的内壁为弧面结构,水碗的左侧设有固定板,固定板的侧壁上靠近顶端处设有两个固定孔,固定板的内侧设有进水阀体,进水阀体的顶端外壁上设有外螺纹。该饮水碗的结构虽简单,外形美观,通过对进水管的控制能够实现自动控制水碗的进水量,达到资源合理利用,整体结构由环保塑料制成,结构稳固,使用寿命长。但是,在牛的养殖过程中,由于每头牛对水分的需求量不同,因而每头牛的饮水装置中的水的含量将有所不同,因此养殖场的饲养人员需不断地在养殖场内巡回并向牛的饮水装置中添加水,保证牛的足够的饮水量。通过人工来回走动的方式向牛的饮水装置中添加水,这不仅增加了养殖场饲养人员的工作量和工作强度,且极易因为饲养人员的疏忽而无法保证牛的足够的饮水量,因而亟需一种设有可向饮水装置中自动补水的饮水装置的饲喂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设置有可自动补水饮水碗的牛养殖饲喂槽,将饮水碗与饲喂槽设置为一体结构,方便牛的使用,且饮水碗可实现自动补水。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设有自动补水饮水碗的牛养殖牛舍,包括舍体,所述舍体内设置有牛圈,所述牛圈内设置有饲喂槽,所述饲喂槽的槽体内设置有饮水碗,所述饮水碗包括碗体,所述碗体上连接有进水管路;所述碗体上铰接有碗盖,所述碗体上设置有控制器,所述碗体内壁上设置有用于探测水位的高水位传感器和低水位传感器,所述进水管路上设置有电磁阀,所述高水位传感器、低水位传感器和电磁阀均与控制器电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舍体内从下往上依次设置有下层饲养室、中层饲养室和上层饲养室三层饲养室,且所述下层饲养室位于地面以下,所述中层饲养室和上层饲养室位于地面以上。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碗体的碗边靠近碗口处设有一翻折口,所述翻折口的碗边的夹角β为65°-80°,所述翻折口向下有一回转边。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碗体与饲喂槽的槽体通过碗体托架连接,所述碗体托架包括弯折成型的安装部和支撑部,所述安装部和支撑部垂直设置,所述安装部上设有若干用于安装碗体的安装孔,所述支撑部上设有若干用于调整碗体水平高度的高度调节机构。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装设于所述支撑部上的调节螺栓以及与调节螺栓配合的调节螺母。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支撑部包括与安装部一体连接的纵板和与纵板端部一体成型的横板,所述纵板和横板形成“T”形结构,所述高度调节机构的数量设置为三个,其中一个高度调节机构装设于所述纵板上,另外两个高度调节机构对称装设于横板的两端,并且三个所述高度调节机构配合构成等腰三角形。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牛舍的饲喂槽内设置有饮水碗,因而饲喂槽集饲喂与饮水两项功能为一体,便于牛从饲喂槽中吃食及从饮水槽中饮水,方便牛的使用;饮水碗的碗体上铰接有碗盖,饮水碗在不使用时,碗盖贴合在碗体的上表面上,当牛需要饮水时,牛嘴将碗盖顶起,牛嘴伸入碗体内即可实现饮水,因而通过该碗盖可有效避免外部杂物掉落入碗体内污染饮水,且能有效降低碗体内饮水的蒸发。碗体内壁上设置有用于探测水位的高水位传感器和低水位传感器,高水位传感器、低水位传感器、进水管路上的电磁阀均与碗体上的控制器连接,当低水位传感器探测到碗体内水位较低时,低水位传感器产生水位信号并传输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进水管路中的电磁阀开启,向碗体内补水;当高水位传感器探测到碗体内水位较高时,高水位传感器产生水位信号并传输中控制器,控制器控制进水管路中的电磁阀关闭,停止向碗体内补水,从而实现自动向饮水碗的碗体内补水,而无需饲养工人通过人工手动的方式补水,降低饲养人员的劳动强度,且能充分保证饮水碗中含有足够的饮水,不会产生因饮水碗内无饮水或饮水较少致使牛无法饮水。2、本技术中,碗体的碗边上设置翻边,通过改进饮水碗的翻折边利用翻折边的宽度起到加强肋作用,增加碗体的刚度,使饮水碗能承受更大的冲击力。3、本技术中,碗体与饲喂槽的槽体通过碗体托架连接,饮水碗通过设置弯折成型的安装部和支撑部固定安装于饲喂装置上,并在安装部上设置若干安装孔,在支撑部上设置由调节螺栓和调节螺母配合构成的高度调节机构,通过调节螺栓对饮水碗的高度位置进行调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饲喂槽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饮水碗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碗体和碗盖贴合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碗边的翻边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中碗体托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饮水碗通过碗体托架安装时的安装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为:1—碗体、2—碗盖、3—低水位传感器、4—高水位传感器、5—进水管路、6—电磁阀、7—出水管路、8—安装部、9—支撑部、10—饲喂装置、11—翻折口、12—碗边、13—回转边、21—饲喂槽、22—槽体、31—舍体、32—上层饲养室、33—中层饲养室、34—下层饲养室、35—地面、36—牛圈、81—安装孔、91—纵板、92—横板、93—调节螺栓、94—调节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一种设有自动补水饮水碗的牛养殖牛舍,该牛舍中的饲喂槽集饲喂及饮水两项功能于一体,便于牛吃食及饮水。该牛舍包括舍体31,该舍体31内设置有若干牛圈36,每一个牛圈36内均设置有饲喂槽21,该饲喂槽21直接放置于地面上,且该饲喂槽21设有用于方式牛的食料的槽体22。该饲喂槽21的槽体22的一角落处设置有饮水碗,该饮水碗包括碗体1,碗体1上连接有进水管路5,通过该进水管路5可向碗体1内补水。该碗体1的底部还可设置出水管路7,该出水管路7上设置阀门,因而通过该出水管路7可排放碗体1内的残余饮水。该碗体1上铰接有碗盖2,该碗盖2可绕铰接轴转动,将碗盖2贴合在碗体1的碗口上。该碗体1内壁上设置有用于探测水位的高水位传感器4和低水位传感器3,其中高水位传感器4用于在水位较高时探测水位,低水位传感器3用于在水位较低时探测水位。进水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设有自动补水饮水碗的牛养殖牛舍,包括舍体(31),其特征在于:所述舍体(31)内设置有牛圈(36),所述牛圈(36)内设置有饲喂槽(21),所述饲喂槽(21)的槽体(22)内设置有饮水碗,所述饮水碗包括碗体(1),所述碗体(1)上连接有进水管路(5);其特征在于:所述碗体(1)上铰接有碗盖(2),所述碗体(1)上设置有控制器,所述碗体(1)内壁上设置有用于探测水位的高水位传感器(4)和低水位传感器(3),所述进水管路(5)上设置有电磁阀(6),所述高水位传感器(4)、低水位传感器(3)和电磁阀(6)均与控制器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设有自动补水饮水碗的牛养殖牛舍,包括舍体(31),其特征在于:所述舍体(31)内设置有牛圈(36),所述牛圈(36)内设置有饲喂槽(21),所述饲喂槽(21)的槽体(22)内设置有饮水碗,所述饮水碗包括碗体(1),所述碗体(1)上连接有进水管路(5);其特征在于:所述碗体(1)上铰接有碗盖(2),所述碗体(1)上设置有控制器,所述碗体(1)内壁上设置有用于探测水位的高水位传感器(4)和低水位传感器(3),所述进水管路(5)上设置有电磁阀(6),所述高水位传感器(4)、低水位传感器(3)和电磁阀(6)均与控制器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设有自动补水饮水碗的牛养殖牛舍,其特征在于:所述舍体(31)内从下往上依次设置有下层饲养室(34)、中层饲养室(33)和上层饲养室(32)三层饲养室,且所述下层饲养室(34)位于地面(35)以下,所述中层饲养室(33)和上层饲养室(32)位于地面(35)以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设有自动补水饮水碗的牛养殖牛舍,其特征在于:所述碗体(1)的碗边(12)靠近碗口处设有一翻折口(11),所述翻折口(11)的碗边(12)的夹角β为65°-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书大
申请(专利权)人:泸州东牛牧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