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射型驱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547969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19 16: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反射型驱鸟器,该反射型驱鸟器包括:支撑杆;旋转臂,旋转臂能够绕支撑杆的轴线转动;镜片支架,设置在旋转臂上,镜片支架为弧面型结构,镜片支架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多个反光镜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反射型驱鸟器的多镜片分布实现广角度立体驱鸟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驱鸟器领域,具体是一种反射型驱鸟器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对电能依赖程度的提高,输电线路的可靠性越发受到关注,但由于鸟类活动频繁,所引起的送电线路跳闸事故逐年增多。鸟害故障已成为电力线路频发的故障之一。目前,在输电线路上的驱鸟器多以平面单片反光镜为主的旋转式驱鸟装置。其反射角度受安装位置和太阳位置影响较大,驱散范围停留在一个平面上,无法形成立体驱散效果。因此需要一种具有广角度、大范围的驱鸟器实现全范围立体驱鸟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的驱鸟器驱散范围小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反射型驱鸟器,达到增大驱散范围的目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反射型驱鸟器,该反射型驱鸟器包括:支撑杆;旋转臂,旋转臂能够绕支撑杆的轴线转动;镜片支架,设置在旋转臂上,镜片支架为弧面型结构,镜片支架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多个反光镜片。进一步地,每个反光镜片的背面均设置有锚钩,每个反光镜片均通过锚钩与镜片支架插接固定。进一步地,每个反光镜片的背面均设置有锚钩,镜片支架的外表面上还设置与反光镜片对应的销钩底座,销钩底座为一端封闭的筒形,销钩底座的开口端与镜片支架的外表面固定连接,锚钩底座的封闭端设置有条形通孔,该条形通孔的中间部位呈圆形,每个反光镜片均通过锚钩插接固定于锚钩底座的条形通孔。进一步地,相邻两片反光镜片之间具有夹角,该夹角的大小为130?140。进一步地,反光镜片为正六边形。进一步地,旋转臂为多个,每个旋转臂的一端均与支撑杆的上端连接,每个旋转臂的另一端均与镜片支架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旋转臂为三个。进一步地,镜片支架的内表面为粗糙表面。进一步地,支撑杆的上端设置有旋转部件,该旋转部件包括旋转壳体和旋转轴承,旋转轴承设置在旋转壳体内,旋转轴承的内圈与支撑杆上端连接,旋转轴承的外圈与旋转壳体固定连接,旋转壳体的外表面设置有固定孔,旋转臂与所述固定孔固定连接,且旋转臂能够随旋转壳体一起绕支撑杆的轴线转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I)本技术的反射型驱鸟器的多镜片分布实现广角度立体驱鸟效果。(2)多片多色镜片能够在无空气流动的情况下实现驱鸟功能。(3)壳体内表面进行蜂窝麻面处理,能够提升空气流动对装置产生的压力差,在空气流动的条件下保障驱鸟器更高的闪光频率。【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根据本技术反射型驱鸟器实施例的结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根据本技术反射型驱鸟器实施例的结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根据本技术反射型驱鸟器实施例中安装有放光镜片的镜片支架结构示意图;图4为根据本技术反射型驱鸟器实施例中旋转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根据本技术反射型驱鸟器实施例中锚钩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根据本技术反射型驱鸟器实施例中锚钩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10、支撑杆;20、旋转臂;30、镜片支架;31、反光镜片;311、锚钩;40、旋转部件;41、旋转壳体;42、旋转轴承;50、锚钩底座;51、条形通孔。【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反射型驱鸟器,该反射型驱鸟器包括:支撑杆10、旋转臂20和镜片支架30。旋转臂20能够绕支撑杆10的轴线转动。镜片支架30设置在旋转臂20上,镜片支架30为弧面型结构,镜片支架30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多个反光镜片31。通过在镜片支架30外表面上设置多个反光镜片31,能够扩大反射型驱鸟器的驱鸟范围,实现广角度立体驱鸟的目的,从而保证在无风或者微风的情况下,也能有效对鸟类进行驱散,确保用电安全。如图4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支撑杆10的上端设置有旋转部件40,该旋转部件40包括旋转壳体41和旋转轴承42,旋转轴承42设置在旋转壳体41内,旋转轴承42的内圈与支撑杆10的上端连接,旋转轴承41的外圈与旋转壳体41固定连接,旋转壳体42能够在旋转轴承41的作用下绕支撑杆10的轴线转动。上述旋转壳体42的外表面设置有固定孔,上述旋转臂20的一端与固定孔通过螺纹固定连接,且上述旋转臂20能够随旋转壳体42 —起转动。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旋转臂20为三个,每个旋转臂20的一端均与旋转壳体42连接,每个旋转臂20的另一端均固定设置有镜片支架30。优选地,为了保证反光镜片31的安装稳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每个反光镜片31的背面均设置有锚钩311,每个反光镜片31均通过锚钩311与镜片支架30连接固定。采用锚钩311对反光镜片31进行固定,能够减小反光镜片31在风力和离心力的作用下的震动,避免反光镜片31破裂脱落。或者,如图5和图6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中每个反光镜片31的背面均设置有锚钩311,锚钩311的结构如5所示的扁长型结构,锚钩311包括杆部和钩部,镜片支架30的外表面上还设置与反光镜片31 —一对应的锚钩底座50,锚钩底座50为一端封闭的筒形,锚钩底座50的开口端与镜片支架30的外表面固定连接,锚钩底座50的封闭端设置有条形通孔51,该条形通孔51的中间部位呈圆形,该条形通孔51的两端的宽度小于条形通孔中间的宽度,每个反光镜片31均通过锚钩311插接固定于锚钩底座50的条形通孔51。在安装时,按照图6所示上下方向将锚钩311伸入至条形通孔51的内侧,将锚钩311旋转90°后,使锚钩311与条形通孔51的内表面卡接,从而达到固定反光镜片31的目的。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反光镜片31为正六边形,且相邻两片反光镜片31之间具有夹角,如图3所示。在反光镜片31通过锚钩311安装好之后,相邻两个反光镜片31之间相互扣合,以增加反光镜片31的安装稳定性。将反光镜片31设置成以上结构,目的一是为了增加反光镜片31的反光范围,从而将现有技术中的平面驱鸟改变为立体驱鸟,提高反射型驱鸟器的驱鸟效果。目的二是增加反光镜片31的安装稳定性,防止反光镜片31脱落。具体地,本技术实施例中两片相邻反光镜片31的夹角的大小为130°?140。。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保证驱鸟效果,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反光镜片31可以进行上色,具体颜色需根据当地鸟害类型进行选择,选择过程中应避免产生光污染。优选地,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镜片支架30采用半球状结构,镜片支架30的内表面设置成蜂窝状,每个蜂窝单元的表面为粗糙表面。将镜片支架30的内表面设置成蜂窝状结构,能够提升空气流动对镜片支架30产生的压力差,在空气流动的条件下保障本实用新实施例中的反射型驱鸟器具有更高的闪光频率。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技术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I)本技术的反射型驱鸟器的多镜片分布实现广角度立体驱鸟效果。(2)多片多色镜片能够在无空气流动的情况下实现驱鸟功能。(3)壳体内表面进行蜂窝麻面处理,能够提升空气流动对装置产生的压力差,在空气流动的条件下保障驱鸟器更高的闪光频率。(4)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反射型驱鸟器,能够实现在各种气象情境下的静态和动态广角度立体驱鸟功效。以上所述仅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反射型驱鸟器,其特征在于,该反射型驱鸟器包括:支撑杆(10);旋转臂(20),旋转臂(20)能够绕支撑杆(10)的轴线转动;镜片支架(30),设置在旋转臂(20)上,镜片支架(30)为弧面型结构,镜片支架(30)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多个反光镜片(31),每个反光镜片(31)的背面均设置有锚钩(311),每个反光镜片(31)均通过锚钩(311)与镜片支架(30)插接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杨张立斌赵映红张金伟吕科刘素伊许颖李红建谢景海肖巍许文秀许芳贾祎轲赵旷怡马志伟王泉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