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水泵引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543530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19 12: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的水泵引水结构,包括:离心水泵、蝶阀、第一逆止阀、水压表、水管、自吸泵、第二逆止阀、常闭式电磁阀;所述离心水泵输入端接有水管,水管末端置于水池内底部;所述离心水泵输出端管路上依次设有第一逆止阀和蝶阀;所述自吸泵输入端固接于第一逆止阀前端管路上,输出端固接于蝶阀后端管路上。所述离心水泵输出端管路通过常闭式电磁阀与自吸泵输入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思路新颖,整个引水结构设计合理,可以使离心水泵的吸程达到了6-7m,提高了离心水泵的吸程,节省了人工操作,并却整个机构工作可靠、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栗引水
,具体是一种新型的水栗引水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离心水栗都需要补水后,使离心水栗内灌满水,使离心水栗具有3-6m吸程,一定要有底阀,如果没有底阀,则灌入的水都将漏入到池内。上述过程都需人工操作完成,尤其是当水池经常抽干时;底阀有渗漏却经常停栗时,人工根本处理不完。此种方法,效率低,故障率高,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自启动的新型的水栗引水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的水栗引水结构,包括:离心水栗、蝶阀、第一逆止阀、水压表、水管、自吸栗、第二逆止阀、常闭式电磁阀;所述离心水栗输入端接有水管,水管末端置于水池内底部;所述离心水栗输出端管路上依次设有第一逆止阀和蝶阀;所述自吸栗输入端固接于第一逆止阀前端管路上,输出端固接于蝶阀后端管路上。所述离心水栗输出端管路通过常闭式电磁阀与自吸栗输入端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思路新颖,整个引水结构设计合理。2、本技术可以使离心水栗的吸程达到了 6-7m,提高了离心水栗的吸程。3、本技术节省了人工操作,并却整个机构工作可靠、稳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的水泵引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离心水泵(1)、蝶阀(2)、第一逆止阀(3)、水压表(4)、水管(5)、自吸泵(8)、第二逆止阀(9)、常闭式电磁阀(10);所述离心水泵(1)输入端接有水管(5),水管(5)末端置于水池(7)内底部;所述离心水泵(1)输出端管路上依次设有第一逆止阀(3)和蝶阀(2);所述自吸泵(8)输入端固接于第一逆止阀(3)前端管路上,输出端固接于蝶阀(2)后端管路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军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兹园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