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信息安全
,尤其涉及。
技术介绍
基于属性加密机制是基于身份加密机制的一种扩展,从本质上来说,基于属性加 密机制是在基于身份加密体制中引入了访问结构的概念,实现了对解密权限和访问权限的 控制。最早的公开研究起源于简单属性加密,后来拓展到属性签名、属性安全协议等研究内 容。与传统密码学相比,属性加密机制极大的丰富了加密策略的灵活性和用户权限的可描 述性,从以前的一对一模式扩展到一对多模式,它具有高效灵活的特点:加密代价仅与相应 属性个数相关,而与系统中用户的数量无关;用户能否解密一个密文仅取决于他的属性是 否满足密文的策略,而与他是否在密文生产前加入这个系统无关;加密策略可支持复杂的 访问结构,如门限、布尔表达式;加密者不需要知道解密者的身份信息。基于上述优良特点, 属性加密机制可以有效地实现非交互的访问控制。 属性加密机制的高效性、抗串谋性和策略表示灵活性使得它在细粒度访问控制 (如审计日志、付费电视系统等)、定向广播、组密钥管理、隐私保护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 前景。 虽然属性加密有灵活的访问控制机制,但是传统的属性加密方案也存在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格的可验证属性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按照以下步骤实施:步骤A、生成系统参数授权机构设置系统安全参数n和属性集上限参数l,生成系统公共参数Pub和主密钥Msk,具体包括以下步骤:(A1)选择安全参数n,素数q>2,格基维数m≥2nlgq;(A2)对于属性集的每一个属性i∈[l],调用算法TrapGen(n,m,q,σ)生成随机矩阵Ai和满秩短基满足低范数条件其中,离散高斯分布标准差为ω为表示函数数量级的渐近符号,g(n)=ω(f(n))当且仅当(A3)随机选择一个向量其中,表示整数模q空间上的n维随机均匀分布向量;(A4)随机选择参数其中,表示整数模q空间上的随 ...
【技术特征摘要】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