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馈变速恒频水轮发电机的空气流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541642 阅读: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18 21: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双馈变速恒频水轮发电机的空气流道,冷却空气在各流动区域流动的过程中与转子铁心、定子线圈、集电环等发热部件进行热交换,带走各发热部件的损耗热,确保各发热部件的温度在安全范围内。转子通风沟采用与定子通风沟相同的通风槽钢支撑结构;充分利用了转子端部线圈高速旋转产生的压头作用,提高了空气总流量,同时为避免在转子端部线圈附近形成较大漩涡而设计了挡风板;在立筋环板上开出风孔不但解决了应力集中的问题,还增加了冷却器的有效高度,使冷却水带走更多的损耗热,降低了冷却空气的温度,更有利于电机冷却。完全可以满足变速水轮发电机的冷却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双馈变速恒频水轮发电机的空气流道
技术介绍
常规水轮发电机组只能在额定同步转速下运行,机组转速固定不变,任何条件下发电机都必须恒速运行。当发电机负载或原动机输入突然引起发电机转速变化时,不可避免地会引起发电机功率角的摆动,造成发电机的输出电流、功率振荡,甚至引起运行不稳定,采用双馈变速恒频发电技术是解决上述问题的理想途径。由于变速水轮发电机具有定速水轮发电机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和广阔的应用前景,许多国家如前苏联、日本和德国等都对双馈可变速发电机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逐步在工业领域中得到了应用。我国对变速水轮发电机的技术研发起步较晚,只有哈电集团发电设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在新疆人民电站开发了一台6.5MW可变速抽水蓄能发电电动机。变速机组与定速机组相比,对空气流道的设计存在诸多难点,合理地设计变速机组的空气流道,可以降低冷却空气在流动区域间的局部损失和各流动区域的沿程损失,保证各流动区域空气流量的合理分配,同时尽可能地减小漩涡,降低通风损耗。只有为变速机组设计合理的空气流道才可以使冷却空气带走足够的损耗热,满足电机各部位的冷却需求,保证变速机组长期安全的稳定运行。【专利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馈变速恒频水轮发电机的空气流道,其特征是:由转子中心体(1)、转子支架(2)、支架围板(3)、支架L筋(4)、转子铁心(5)、转子通风沟(6)、转子线圈(7)、转子铁心压板(8)、转子端部线圈支架(9)、挡风板(10)、定子机座(11)、定子铁心(12)、定子通风沟(13)、下风道(14)、定子线圈(15)、集电环(16)、冷却器(17)、立筋环板(18)、基础(19)、上机架(20)和上风道(21)组成,其中转子支架(2)焊接在转子中心体(1)上,支架围板(3)焊接在转子支架(2)的轴向侧表面上,支架L筋(4)焊接在转子支架(2)的外圆表面,转子铁心(5)与转子通风沟(6)沿轴向相间布...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涛安志华秦光宇邢广刘双杨越韩荣娜刘维维张浩洋李明宇范吉松丁大鹏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