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怡静专利>正文

一种模具快速开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540579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18 19: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模具快速开闭器,包括自动卡勾组件和凸部;自动卡勾组件包括卡勾杆、弹性复位元件及枢转轴;枢转轴相对第一分模具位置固定,枢转轴穿过卡勾杆,且枢转轴将卡勾杆分隔形成第一、二杆体,第一杆体自由端形成有勾部,第一、二杆体相对枢转轴可旋转式设置;弹性复位元件一端相对第一分模具固定,弹性复位元件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一杆体;以及,凸部具有导引面和限位面;需锁模时,直接推移第二分模具,凸部自动抵推勾部,在弹性复位元件复位作用下,勾部卡勾住凸部,实现第一、二分模具彼此锁定;需要打开模具时,按压卡勾杆的第二杆体,将第二分模具移开即可,有效实现模具快速开闭动作,且其结构设计简单巧妙,操作简捷,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模具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模具快速开闭器
技术介绍
模具通常至少包括有彼此组配的第一分模具、第二分模具两大部分,现有技术中,大多采用插销式锁模装置,即于第一分模具、第二分模具上分别对应开设有定位孔,通过插销嵌入两者的相应定位孔,实现第一、二分模具间的锁固定位;其存在一些不足,例如:模具开闭操作复杂,耗费时间长,工作效率较低。因此,急需研究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模具快速开闭器,其结构设计简单巧妙,操作简捷,能够快速实现模具开闭动作,实用性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一种模具快速开闭器,包括有安装于第一分模具上的自动卡勾组件和设置于第二分模具上的凸部;其中,该自动卡勾组件包括有卡勾杆、弹性复位元件及枢转轴;前述枢转轴相对第一分模具位置固定,枢转轴穿过卡勾杆,且枢转轴将卡勾杆分隔形成第一、二杆体,该第一杆体自由端形成有勾部,第一、二杆体相对枢转轴可旋转式设置;弹性复位元件一端相对第一分模具位置固定式设置,弹性复位元件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二杆体;以及,前述凸部具有导引面和限位面;在锁模过程中,其导引面抵推作用于勾部以使之旋转让位;锁模状态下,前述勾部于弹性复位元件的复位作用下卡勾于凸部的限位面。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弹性复位元件设计为压力弹簧或扭力弹簧。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进一步设置有支撑杆,该支撑杆一端相对第一分模具位置固定,该支撑杆另一端抵于第一杆体。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有第一锁模块和第二锁模块,该第一、二锁模块分别安装于前述相应的第一、二分模具上,前述自动卡勾组件安装于第一锁模块上,前述凸部设置于第二锁模块上;该第一锁模块上设置有两间距布置的安装部,前述枢转轴两端分别相应连接于两安装部,前述弹性复位元件、支撑杆均位于两安装部的间距内;该第二锁模块上设置有与前述两安装部分别位置对应的两定位凸块,前述凸部位于两定位凸块之间;前述卡勾杆分别适配于两定位凸块间距及两安装部间距。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导引面为斜面,所述限位面为卡与勾杆垂直的直面,所述勾部具有用于与导引面适配的弧形渐变面。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扭力弹簧套设于枢转轴上,卡勾杆上开设有相应的让位通孔,第一簧臂穿过让位通孔抵于第二杆体上,第二簧臂连接于前述第一锁模具块上。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主要是通过卡勾杆、弹性复位元件、枢转轴及凸部的设计,需锁模时,直接推移第二分模具,凸部自动抵推勾部,在弹性复位元件复位作用下,勾部卡勾住凸部,实现第一、二分模具彼此锁定;需要打开模具时,按压卡勾杆的第二杆体,将第二分模具移开即可;藉此,其能够快速实现模具打开及闭合锁定动作,且其结构设计简单巧妙,操作简捷,实用性强。为更清楚地阐述本技术的结构特征、技术手段及其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和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之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之实施例一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之实施例一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所示截面状态中K向视图;图5是本技术之实施例二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识说明:10、第一锁模块11、安装部20、卡勾杆21、第一杆体22、第二杆体23、勾部30、弹簧(压力弹簧)40、枢转轴50、支撑杆60、第二锁模块61、定位凸块70、凸部71、导引面72、限位面80、弹簧(扭力弹簧)90、让位通孔。【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至图5所示,其显示出了本技术之实施例的具体结构,该模具快速开闭器用于模具上,其作用在于实现彼此组配的分模具之间的锁定,例如EVA模具等;该模具快速开闭器包括有安装于第一分模具上的第一锁模块10、安装于第一锁模块10上的自动卡勾组件、安装于第二分模具上的第二锁模块60及设置于第二锁模块60上的凸部70,其中,前述第一分模具和第二分模具为彼此组配之模具结构。其中,该自动卡勾组件包括有卡勾杆20、弹性复位元件、枢转轴40及支撑杆50 ;前述枢转轴40安装于第一锁模块10上,其相对第一分模具位置固定,枢转轴40穿过卡勾杆20,且枢转轴40将卡勾杆20分隔形成第一杆体21、第二杆体22,该第一杆体21自由端形成有勾部23,第一、二杆体相对枢转轴40可旋转式设置;该支撑杆50 —端连接于第一锁模块10上,该支撑杆50另一端抵于第一杆体21。前述弹性复位元件一端相对第一分模具位置固定,弹性复位元件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二杆体22 ;于本实施例中,该第一锁模块10上设置有两间距布置的安装部11,前述枢转轴40两端分别相应连接于两安装部11,前述弹性复位元件、支撑杆50均位于两安装部11的间距内;以及,前述弹性复位元件可设计为压力弹簧或扭力弹簧(也可为弹片等合适的具有弹性复位功能的元件),如图3所示,当弹性复位元件设计为压力弹簧30时,该压力弹簧30的一端连接于前述第一锁模具块10上(压力弹簧一端相对第一分模具位置固定式设置),而其另一端连接于第二杆体22 ;如图5所示,当弹性复位元件设计为扭力弹簧80时,该扭力弹簧80包括有簧体部和连接于簧体两端的第一、二簧臂,其第一簧臂连接于第二杆体,其第二簧臂连接于前述第一锁模具块上(第二簧臂连接端部亦相对第一分模具位置固定式设置);此处,扭力弹簧80套设于枢转轴40上,卡勾杆20上开设有相应的让位通孔90,第一簧臂穿过让位通孔90抵于第二杆体上,其结构布局合理、紧凑。该第二锁模块60上设置有与前述两安装部11分别位置对应的两定位凸块61,前述凸部70位于两定位凸块61之间,前述卡勾杆20分别适配于两定位凸块61间距及两安装部11间距;该70凸部具有导引面71和限位面72,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引面71为斜面,所述限位面72为卡与勾杆20垂直的直面,所述勾部23具有用于与导引面71适配的弧形渐变面;在需锁模时,直接推移第二分模具,凸部70自动抵推勾部23,其导引面71抵推作用于勾部23以使之旋转让位,直至导引面71完全滑过勾部23,在压力弹簧30复位作用下,勾部23反向旋转复位,勾部23卡勾于凸部70的限位面72,实现勾部23与凸部70间的锁定,藉此,实现第一分模具与第二分模具之间的彼此锁定;需要解除前述锁定关系时,按压卡勾杆20的第二杆体22,第一、二杆体随之绕枢转轴40旋转,压力弹簧30受压形变,勾部23远离凸部70的限位面72,将第二分模具移开,释放对第二杆体22的按压,压力弹簧30复位,卡勾杆20状态随之恢复。本技术的设计重点在于,其主要是通过卡勾杆、弹性复位元件、枢转轴及凸部的设计,需锁模时,直接推移第二分模具,凸部自动抵推勾部,在弹性复位元件复位作用下,勾部卡勾住凸部,实现第一、二分模具彼此锁定;需要打开模具时,按压卡勾杆的第二杆体,将第二分模具移开即可;藉此,其能够快速实现模具打开及闭合锁定动作,且其结构设计简单巧妙,操作简捷,实用性强。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模具快速开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安装于第一分模具上的自动卡勾组件和设置于第二分模具上的凸部;其中,该自动卡勾组件包括有卡勾杆、弹性复位元件及枢转轴;前述枢转轴相对第一分模具位置固定,枢转轴穿过卡勾杆,且枢转轴将卡勾杆分隔形成第一、二杆体,该第一杆体自由端形成有勾部,第一、二杆体相对枢转轴可旋转式设置;弹性复位元件一端相对第一分模具位置固定式设置,弹性复位元件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二杆体;以及,前述凸部具有导引面和限位面;在锁模过程中,其导引面抵推作用于勾部以使之旋转让位;锁模状态下,前述勾部于弹性复位元件的复位作用下卡勾于凸部的限位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怡静
申请(专利权)人:陈怡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