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伪瓶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53964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酒瓶、饮料瓶上使用的一种防伪瓶盖,其防转效果好且可使下管不受损。该防伪瓶盖包括外盖、内盖、盖口、内塞和下管,外盖套装在内盖上并在圆周方向限位,内盖与盖口之间通过螺纹连接,盖口与下管为固定连接,盖口套装在内塞上,下管的内壁上设置有与瓶口适配的至少一个下防拔卡齿,盖口与瓶口之间设置有相互适配的防转动结构。该结构有效地解决了瓶盖在装瓶过程中易使下管破裂的难题,且防转效果好,保证了开瓶顺畅,适用于在现有的酒瓶、饮料瓶上使用。(*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瓶盖,尤其是一种酒瓶、饮料瓶上使用的一种防伪瓶盖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销售的各类瓶装酒类和饮料类的瓶盖,为了方便地开启,瓶盖上都设计了防转齿,用以防止在开启时其他部件随外盖和内盖一起转动。带防转齿的瓶盖有两类一类是在下管上加防转齿,此种方式防转效果好,但瓶盖在压装到酒瓶上的过程中下管受到过盈胀力容易破裂。第二类是在内塞上加防转齿,此种方式可以避免在瓶盖上焊接,但内塞材料较软,防转效果不是很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瓶盖上设置的防转齿结构的防转效果欠佳或装瓶过程下管易破裂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转效果好且可使下管不受损的防伪瓶盖。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防伪瓶盖包括外盖、内盖、盖口、内塞和下管,外盖套装在内盖上并在圆周方向限位,内盖与盖口之间通过螺纹连接,盖口与下管为固定连接,盖口套装在内塞上,下管的内壁上设置有与瓶口适配的至少一个下防拔卡齿,盖口与瓶口之间设置有相互适配的防转动结构。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转动结构包括设置在盖口的下部端面上的至少一个防转卡齿,防转卡齿与瓶口上设置的至少一个防转齿相匹配。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转卡齿和防转齿为相互匹配的三角形齿。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盖口上设置有与瓶口适配的至少一个上防拔卡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了在盖口与瓶口之间设置有相互适配的防转动结构,有效地解决了瓶盖在装瓶过程中易使下管破裂的难题,且防转效果好,保证了开瓶顺畅。同时,在盖口和下管的内壁上同时设置上防拔卡齿和下防拔卡齿的结构,瓶盖安装在瓶口上后,上防拔卡齿和下防拔卡齿卡入玻璃瓶卡槽,上防拔卡齿和下防拔卡齿一起共同作用,防止瓶盖被整体拔出,抗变形能力增强,防拔脱效果极佳,有效地解决了瓶盖容易被整体完整拔出的隐患,增强了防伪效果,适用于在现有的酒瓶、饮料瓶上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去掉的外盖1、内盖2和下管后的正面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轴向半剖视图。图中标记为,外盖1、内盖2、盖口3、内塞4焊接点5、下管6、上防拔卡齿7、下防拔卡齿8、防转卡齿9、防转齿10、波浪型周边11、防伪通槽12。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的防伪瓶盖,包括外盖1、内盖2、盖口3、内塞4和下管6。装配时,外盖1套装在内盖2上并在圆周方向限位,从而使外盖1和内盖2成为能一起转动的一体。内盖2与盖口3之间通过螺纹连接,从而可以将一体的外盖1和内盖2从盖口3上旋进而盖上进行封装及密封,或从盖口3上取下外盖1和内盖2。盖口3与下管6为固定连接,盖口3与下管6一般都为塑料件,因而固定连接的方式一般采用超声波焊的方式,例如盖口3与下管6在焊接点5处采用超声波牢固焊接,这样当整体拔出瓶盖时,只可能把下管撬坏,从而起到极好的防伪效果。盖口3套装在内塞4上,盖口3与内塞4之间一般采用紧配合连接方式,例如过盈配合连接,下管5的内壁上设置有与瓶口适配的至少一个下防拔卡齿8。盖口3与瓶口之间设置有相互适配的防转动结构,这种防转动结构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实现,是要是利用瓶口上的结构与盖口3对应处的结构配合,来达到防止盖口3相对于瓶口转动的目的即可。例如,在瓶口上设置凹槽、凹孔,在与凹槽、凹孔对应的盖口3上设置突入凹槽、凹孔的凸入部位等,即可形成上述防转动结构,从而达到防转效果好且可使下管不受损的目的。上述防转动结构也可以这样设置在盖口3的下部端面上设置防转卡齿9,防转卡齿9与瓶口上设置的防转齿10相匹配。防转卡齿9与防转齿10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可以是多个防转卡齿9与多个防转齿10配合。防转卡齿9与防转齿10的数目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防转卡齿9与防转齿10的布置最好是沿圆周方向均匀布置,这样其受力情况才比较均匀。所述防转卡齿9与防转齿10的形状可以采用多种形状的齿形,例如,防转卡齿9和防转齿10为相互匹配的三角形齿、矩形齿、梯形齿、圆形齿。所述盖口3上设置有与瓶口适配的至少一个上防拔卡齿7。这样就可在瓶盖安装在瓶口上后,使上防拔卡齿和下防拔卡齿卡入玻璃瓶卡槽,上防拔卡齿和下防拔卡齿一起共同作用,防止瓶盖被整体拔出。所述上防拔卡齿7可以为多个,一般采用三个以上较佳,其多个上防拔卡齿7的布置方式为圆周方向均匀间隔布置,从而使其受力均匀。同样的道理,下防拔卡齿8也可以为多个,其多个下防拔卡齿8的布置方式也最好为圆周方向均匀间隔布置,从而使其受力均匀。所述外盖1上设置有沿圆周方向间隔布置的防伪通槽12,防伪通槽12需要由专用的切割机整齐切割而成,从而进一步加大制假的难度。所述外盖1与下管6相对的周边设置有相互匹配的沿轴向起伏的波浪型周边11。这样就可利用波浪型周边11达到圆周方向的限位作用,波浪型周边11还具有极强的装饰效果和美感,仿冒制作也有一定的困难,这样也增强了防伪的效果。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的防伪瓶盖,包括、内盖2、盖口3、内塞4和下管6,外盖1为铝质材料制作,其余为塑料件。装配时,外盖1套装在内盖2上并在圆周方向限位形成能一起转动的一体。内盖2与盖口3之间通过螺纹连接,盖口3与下管6超声波牢固焊接,盖口3套装在内塞4上并采用过盈配合,下管5的内壁上设置有与瓶口适配的四个下防拔卡齿8,盖口3上设置有与瓶口适配的三个上防拔卡齿7。在盖口3的下部端面上设置有沿圆周方向均匀布置的多个三角形的防转卡齿9,防转卡齿9与瓶口上设置的四个沿圆周方向均匀间隔布置的三角形的防转齿10相匹配。外盖1上设置有沿圆周方向间隔布置的防伪通槽12,外盖1与下管6相对的周边设置有相互匹配的沿轴向起伏的波浪型周边11。权利要求1.一种防伪瓶盖,包括外盖(1)、内盖(2)、盖口(3)、内塞(4)和下管(6),外盖(1)套装在内盖(2)上并在圆周方向限位,内盖(2)与盖口(3)之间通过螺纹连接,盖口(3)与下管(6)为固定连接,盖口(3)套装在内塞(4)上,下管(5)的内壁上设置有与瓶口适配的至少一个下防拔卡齿(8),其特征是所述盖口(3)与瓶口之间设置有相互适配的防转动结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瓶盖,其特征是所述防转动结构包括设置在盖口(3)的下部端面上的至少一个防转卡齿(9),防转卡齿(9)与瓶口上设置的至少一个防转齿(10)相匹配。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伪瓶盖,其特征是所述防转卡齿(9)和防转齿(10)为相互匹配的三角形齿。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伪瓶盖,其特征是所述防转卡齿(9)和防转齿(10)为相互匹配的矩形齿。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伪瓶盖,其特征是所述防转卡齿(9)和防转齿(10)为相互匹配的梯形齿。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伪瓶盖,其特征是所述防转卡齿(9)和防转齿(10)为相互匹配的圆形齿。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伪瓶盖,其特征是多个防转卡齿(9),与多个防转齿(10)沿圆周方向均匀布置。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瓶盖,其特征是所述盖口(3)上设置有与瓶口适配的至少一个上防拔卡齿(7)。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瓶盖,其特征是所述外盖(1)上设置有沿圆周方向间隔布置的防伪通槽(12)。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瓶盖,其特征是所述外盖(1)与下管(6)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伪瓶盖,包括外盖(1)、内盖(2)、盖口(3)、内塞(4)和下管(6),外盖(1)套装在内盖(2)上并在圆周方向限位,内盖(2)与盖口(3)之间通过螺纹连接,盖口(3)与下管(6)为固定连接,盖口(3)套装在内塞(4)上,下管(5)的内壁上设置有与瓶口适配的至少一个下防拔卡齿(8),其特征是:所述盖口(3)与瓶口之间设置有相互适配的防转动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国春李培奇王立军胡勇杨玉庆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