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艺胜专利>正文

防伪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53852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伪瓶,它将瓶颈部设计成一次性断开使用的结构,即在瓶颈内部的引流管道设有一个毛细管,再将封头粘结在瓶颈端面,结合处且有一圈槽痕,封头外再套有一个起保护作用的瓶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伪性能好,且具有倒出液体顺畅,不易伤害人体的优点。(*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到一种供盛装饮料及酒类的防伪瓶。目前是以张弓酒为代表的防伪瓶在市场上流行。它是在酒瓶头颈部上有一小孔,通过对小孔周边使力利用应力集中的原理使酒瓶头部断开,再利用预装塑料管引出酒。此结构存在着这些缺陷1、断开后瓶口不规则,易伤手。2、预装塑料管由于外界大气压作用,倒酒不畅。3、长期保存酒类后塑料材料易改变酒质。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开口后瓶口规整,酒水倒出顺畅的防伪瓶。本技术的目的是对普通盛装饮料或酒类瓶的结构加以改造实现的,瓶颈部中央的引流管道旁有一条和瓶内腔相通的毛细管道,瓶颈部端面用封头封闭,封头与瓶颈部结合处表面有一圈槽痕。这样利用槽痕作为突破线很容易将瓶颈部与封头断开,而且断口规则,在倒出液体时,毛细管起到平衡瓶内,外压强作用,所以液体流出也很顺畅。为了使瓶颈部更易断开,还可以在槽痕上开有一孔,利用硬物伸入孔内对周边施力,同时还可有一紧套在封头外壁上且深度不小于1.5cm的瓶盖,手握瓶盖用力掰时可保障安全。本技术将头颈部设计为一次性使用的结构,起到了防伪作用,但它打开后断口平整,加上瓶盖的保护作用,不易伤手,而且由毛细管平衡了瓶的内外压差,因而倒出液体时也非常顺畅。同时本技术可全部采用玻璃材料,长期保存酒类也不影响酒质。以下通过一个玻璃酒瓶做为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瓶颈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中1是瓶颈、瓶颈1中央是引流管道2,引流管道2旁边是毛细管3,毛细管3和瓶内腔4相通。瓶颈1上端由封头5封闭,封头5与瓶颈1端面粘结处有一圈凹进外表而的槽痕6,在槽痕6上有一孔7,深为2.5cm的瓶盖紧套在封头外表面。权利要求1.防伪瓶,其特征在于瓶颈部(1)中央引流管道(2)旁有一条和瓶内腔(4)相通的毛细管道(3),瓶颈部(1)的端面用封头(5)封闭,封头(5)与瓶颈部(1)结合处表面有一圈槽痕(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伪瓶,其特征还在于槽痕(6)上开有一孔,同时还有一紧套在封头(5)外壁上且深度不小于1.5cm的瓶盖(8)。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防伪瓶,它将瓶颈部设计成一次性断开使用的结构,即在瓶颈内部的引流管道设有一个毛细管,再将封头粘结在瓶颈端面,结合处且有一圈槽痕,封头外再套有一个起保护作用的瓶盖。本技术伪性能好,且具有倒出液体顺畅,不易伤害人体的优点。文档编号B65D47/32GK2294226SQ9620871公开日1998年10月14日 申请日期1996年4月9日 优先权日1996年4月9日专利技术者王艺胜 申请人:王艺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防伪瓶,其特征在于:瓶颈部(1)中央引流管道(2)旁有一条和瓶内腔(4)相通的毛细管道(3),瓶颈部(1)的端面用封头(5)封闭,封头(5)与瓶颈部(1)结合处表面有一圈槽痕(6)。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艺胜
申请(专利权)人:王艺胜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