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定楷专利>正文

改进型易开瓶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53200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改进型易开瓶盖,包括盖体、铆接于盖体平顶上的拉环,平顶上设有易开线,拉环与盖体的铆接点位于易开线的起开点内,其特征在于:易开线分为两条,其中一条可沿平顶的较短路线直达下缘端部,另一条可到达平顶与下缘交接处,并在交接处顺盖沿方向折弯,再延伸一段长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更加容易开启,并可确保装瓶时瓶盖不会损坏,特别适合与汽水(啤酒)瓶、小口径玻璃包装瓶等配合使用。(*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瓶盖,特别是一种改进型易开瓶盖。中国专利(专利号00239873.7)中公开了一种“新型易开瓶盖”,其瓶盖上的易开线一条可直达盖体的下缘端部,另一条可到达盖体与下缘交接处。但因瓶盖上的易开线过长,且都位于盖体的平顶上,故在装瓶时容易发生瓶盖被瓶内汽水(或啤酒)的气体冲破现象。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容易开启,装瓶时不会破损的改进型易开瓶盖。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一种改进型易开瓶盖,包括盖体、铆接于盖体平顶上的拉环,平顶上设有易开线,拉环与盖体的铆接点位于易开线的起开点内,其特征在于易开线分为两条,其中一条可沿平顶的较短路线直达下缘端部,另一条可到达平顶与下缘交接处,并在交接处顺盖沿方向折弯,再延伸一段长度。本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两条易开线之间的夹角为锐角。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后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结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处于拉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下面将结合附图(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参照图1,本技术包括盖体1、拉环2。拉环2铆接于盖体1的平顶5上;平顶5上设有易开线3;拉环2与盖体1的铆接点6位于易开线3的起开点内。易开线3分为两条;其中一条3-1可沿平顶5以最短路线直达下缘4端部(即易开线3-1的位置不经过拉环2所处的位置);另一条3-2可到达平顶5与下缘4交接处,并在交接处顺盖沿方向弯折,再延伸一段长度。使用时,用力拉起拉环2,使其沿易开线3掀开,因易开线3-1直到盖体下缘端部,故盖体的这端直接断裂;另因易开线3-2到达盖体平顶5与下缘4之间时沿盖沿方向弯折,故盖体的此端会沿盖沿方向断裂一段长度,开连带整个盖体1与玻璃瓶口分离。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结构合理,更加容易开启,并可确保装瓶时瓶盖不会损坏,特别适合与汽水(啤酒)瓶、小口径玻璃包装瓶等配合使用。权利要求1.一种改进型易开瓶盖,包括盖体(1)、铆接于盖体(1)平顶(5)上的拉环(2),平顶(5)上设有易开线(3),拉环(2)与盖体(1)的铆接点(6)位于易开线(3)的起开点内,其特征在于易开线(3)分为两条,其中一条(3-1)可沿平顶(5)的较短路线直达下缘(4)端部,另一条(3-2)可到达平顶(5)与下缘(4)交接处,并在交接处顺盖沿方向折弯,再延伸一段长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两条易开线(3-1)及(3-2)之间的夹角为锐角。专利摘要一种改进型易开瓶盖,包括盖体、铆接于盖体平顶上的拉环,平顶上设有易开线,拉环与盖体的铆接点位于易开线的起开点内,其特征在于:易开线分为两条,其中一条可沿平顶的较短路线直达下缘端部,另一条可到达平顶与下缘交接处,并在交接处顺盖沿方向折弯,再延伸一段长度。本技术结构合理,更加容易开启,并可确保装瓶时瓶盖不会损坏,特别适合与汽水(啤酒)瓶、小口径玻璃包装瓶等配合使用。文档编号B65D41/32GK2495577SQ01243020公开日2002年6月19日 申请日期2001年8月8日 优先权日2001年8月8日专利技术者赵定楷 申请人:赵定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型易开瓶盖,包括盖体(1)、铆接于盖体(1)平顶(5)上的拉环(2),平顶(5)上设有易开线(3),拉环(2)与盖体(1)的铆接点(6)位于易开线(3)的起开点内,其特征在于:易开线(3)分为两条,其中一条(3-1)可沿平顶(5)的较短路线直达下缘(4)端部,另一条(3-2)可到达平顶(5)与下缘(4)交接处,并在交接处顺盖沿方向折弯,再延伸一段长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定楷
申请(专利权)人:赵定楷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