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装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53195 阅读:1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包装用具,特别是一种具有防伪作用的包装盒,它由盒体(1)、盒盖(2)组成,盒盖一端固定在盒体,另一端游离形成合页,其特征在于盒盖游离端设有与盒体叠合的粘连区(3),后者通过隔断槽(4)与盒盖活动区(5)分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合理,成本较低,使用方便、易于识别,防伪效果明显,适用于作为酒类、保健品、饮料等产品的外包装。(*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包装用具,特别是一种具有防伪作用的包装盒。本技术的任务是这样实现的包装盒由盒体(1)、盒盖(2)组成,盒盖一端固定在盒体,另一端游离形成合页,其特征在于盒盖游离端设有与盒体叠合的粘连区(3),后者通过隔断槽(4)与盒盖活动区(5)分隔。本技术结构简单、合理,成本较低,使用方便、易于识别,防伪效果明显,适用于作为酒类、保健品、饮料等产品的外包装。附图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盒体; (2)盒盖; (3)盒盖粘连区 ;(4)隔断槽;(5)盒盖活动区;(6)小孔;(7)活扣。包装盒由盒体(1)、盒盖(2)组成,盒盖一端固定在盒体,另一端游离形成合页,其特征在于盒盖游离端设有与盒体叠合的粘连区(3),后者通过隔断槽(4)与盒盖活动区(5)分隔。在粘连区上涂抹胶水,合上盒盖,使粘连区与盒体紧贴即可。当盒盖开启时,盒盖粘连区因已和盒体紧贴固定,从而与盒盖活动区在隔断槽处断裂、分离,盒盖活动区得以打开而粘连区则留在盒体上。缺失了粘连区的盒盖仍能通过活扣(7)控制开启、闭合,但已不是完整的盒盖,购买者,使用者都能很容易地予以识别,从而防止重复使用,防止造伪。为使盒盖粘连区与活动区更易于断裂、分裂,沿隔断槽(4)底部开有排列规则的小孔(6),小孔间距为0.1~10mm,隔断槽横截面呈“V”型,制作工艺简单、效果较好。根据需要,盒盖粘连区可设置在盒盖游离端的顶部;也可设置在底部,还可设置在侧部。包装盒用材最好是木料;也可用塑料或原纸板等;还可用金属。权利要求1.一种包装盒,由盒体(1)、盒盖(2)组成,盒盖一端固定在盒体,另一端游离形成合页,其特征在于盒盖游离端设有与盒体叠合的粘连区(3),后者通过隔断槽(4)与盒盖活动区(5)分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沿隔断槽底开有排列规则的小孔(6)。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隔断槽横截面呈“V”型。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小孔间距为0.1~10mm。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粘连区设置在盒盖游离端的顶部。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粘连区设置在盒盖游离端的底部。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粘连区设置在盒盖游离端的侧部。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包装用具,特别是一种具有防伪作用的包装盒,它由盒体(1)、盒盖(2)组成,盒盖一端固定在盒体,另一端游离形成合页,其特征在于盒盖游离端设有与盒体叠合的粘连区(3),后者通过隔断槽(4)与盒盖活动区(5)分隔。本技术结构简单、合理,成本较低,使用方便、易于识别,防伪效果明显,适用于作为酒类、保健品、饮料等产品的外包装。文档编号B65D5/42GK2492476SQ0124315公开日2002年5月22日 申请日期2001年8月15日 优先权日2001年8月15日专利技术者谭钢 申请人:广州之润艺术包装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包装盒,由盒体(1)、盒盖(2)组成,盒盖一端固定在盒体,另一端游离形成合页,其特征在于盒盖游离端设有与盒体叠合的粘连区(3),后者通过隔断槽(4)与盒盖活动区(5)分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钢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之润艺术包装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