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用水水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53059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饮用水水桶的改进。由瓶体和瓶盖组成的饮用水水桶,其特征是瓶体内置有一由薄膜构成的内胆,薄膜内胆隔开水体与瓶体的接触。薄膜内胆成本较低,可做为一次性装水容器,而瓶体只起支撑内胆的作用,使内胆在罐装和运输中不至于破裂,可重复使用。改进后水桶的使用,既符合我国的国情,也利于行业的发展。(*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饮用水水桶的改进。随着地球环境的进一步恶化,由工厂净化处理的饮用水,大量涌入办公场所或居民家中,逐渐成为一种时尚或必须。用于盛装饮用水的容器分为两种,一是小型的瓶装水,另一种即是3至5加仑左右的桶装水。小型瓶装水其水瓶是采用一次性的,不存在二次污染问题;大型水桶造价高,目前国内均采用重复使用,也即由饮用水厂家将其回收后重复使用。大型水桶的造型也如普通瓶子一般,包括带有瓶口的瓶体和一一次性瓶盖,工厂将净化后的饮用水装入水桶后盖好瓶盖,即可送往各家各户了,用户通过专用饮水机,在不打开主盖体的情况下即可取水饮用。由于水桶重复使用极易带来二次污染,消毒灭菌稍有不慎即可影响饮用水体,目前我国也正准备试行一次水桶的构想,但如何解决高成本及桶体回收等环保问题,即成为我们所要研究的课题。本技术的目的是对现有水桶进行改进,使其与饮用水接触部分成一次性,而其余部分可多次重复使用。本技术的任务是这样完成的,由瓶体和瓶盖组成的饮用水水桶,其特征是瓶体内置有一由薄膜构成的内胆,薄膜内胆隔开水体与瓶体的接触。薄膜内胆成本较低,可做为一次性装水容器,而瓶体只起支撑内胆的作用,使内胆在罐装和运输中不至于破裂,且可重复使用。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成本低的特点。薄膜内胆符合一次性使用卫生要求,回收量也少,不至给环保带来更大的压力,在不增加消费价格的情况下,用户可得到卫生可靠的饮用水,既符合我国的国情,也利于行业的发展。下面结合具体图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水桶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瓶口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薄膜内胆封口另一示意图参照图1并图2,由瓶体1和瓶盖2组成的饮用水水桶,其特征是瓶体1内置有一由薄膜构成的内胆3,薄膜内胆3隔开水体与瓶体1的接触。内胆口31的薄膜外翻包在瓶体瓶口11上,并被瓶盖2与瓶体口11夹紧密封,隔断水体4与瓶体1接触的可能。参照图3,薄膜内胆口31可在瓶体口11处自个缝合,形成一密封体。操作过程是在罐装好饮用水后,用热合机将薄膜内胆口31缝合,内胆3即形成一密封体,用户将水桶倒置在饮水机上时,饮水机朝上的取水器在顶开一次性瓶盖的同时也可刺破薄膜内胆取水。权利要求1.一种由瓶体和瓶盖组成的饮用水水桶,其特征是瓶体内置有一由薄膜构成的内胆,薄膜内胆隔开水体与瓶体的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用水水桶,其特征是内胆口的薄膜外翻包在瓶体瓶口上,并被瓶盖与瓶体口夹紧密。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饮用水水桶的改进。由瓶体和瓶盖组成的饮用水水桶,其特征是瓶体内置有一由薄膜构成的内胆,薄膜内胆隔开水体与瓶体的接触。薄膜内胆成本较低,可做为一次性装水容器,而瓶体只起支撑内胆的作用,使内胆在罐装和运输中不至于破裂,可重复使用。改进后水桶的使用,既符合我国的国情,也利于行业的发展。文档编号B65D85/72GK2366385SQ9824273公开日2000年3月1日 申请日期1998年11月20日 优先权日1998年11月20日专利技术者林檀礼 申请人:福州汇江饮品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瓶体和瓶盖组成的饮用水水桶,其特征是瓶体内置有一由薄膜构成的内胆,薄膜内胆隔开水体与瓶体的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檀礼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汇江饮品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