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结构一体化的抗震设计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2530400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18 01: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结构一体化的抗震设计系统,主要包括构件设定单元、模型生成单元和地震动模拟单元。构件设定单元:包括表面土场地基设定模块、上部构件设定模块和下部构件设定模块,表面土场地基设定模块、上部构件设定模块和下部构件设定模块分别根据非线性特性或结构弹塑性设定表面土场地基条件、上部构件和下部构件参数;模型生成单元:基于构件数据库中存储的构件模型,根据构件设定单元所设定的条件和参数,将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作为整体进行数值模型化处理,生成结构一体化的工程结构模型;地震动模拟单元:设定地震力强度,产生模拟地震波,将模拟地震波通过表层土场地基进入下部构件,再从下部构件上传至上部构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抗震设计领域,特别是涉及基于结构一体化的抗震设计系统
技术介绍
发生于2008年的我国汶川地震给国家经济及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的同时,也凸显出我国在罕遇地震条件下土木建筑结构物抗震设计方面的诸多短板。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是目前的抗震抗震设计软件系统还是基于拟静力法(结构物地震反应分析的发展过程可以大致分为:静力法、反应谱法、动力时程分析法),以弹性计算为主,按材料强度进行校验,并且将上部结构和基础分开来设计的。采用该方法设计出来的结构物存在诸多问题,无法抵御特大地震的袭击,主要源于以下原因。I)拟静力法只能将地震动引起的惯性力的大小简单地用静荷载来代替,但不能考虑动荷载中频率成分产生的影响。特别是当遇到特大地震时,强烈的动荷载造成结构物刚度的大幅降低而引起固有周期的增长,从而极大地影响到结构物的动力响应,而这种复杂的特性是无法通过拟静力法加以考虑的。2)结构物在强烈地震作用下,大部分将进入弹塑性变形阶段,与弹性变形相比,过大的塑性变形会使结构开裂,混凝土脱落,甚至破坏;但另一方面,由于塑性阶段的结构刚度降低,结构固有周期増大,改变了结构的地震反应特性,非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基于结构一体化的抗震设计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构件设定单元:包括表面土场地基设定模块、上部构件设定模块和下部构件设定模块,表面土场地基设定模块、上部构件设定模块和下部构件设定模块分别根据非线性特性或结构弹塑性设定表面土场地基条件、上部构件和下部构件参数;模型生成单元:基于构件数据库中存储的构件模型,根据构件设定单元所设定的条件和参数,将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作为整体进行数值模型化处理,生成结构一体化的工程结构模型;地震动模拟单元:设定地震力强度,产生模拟地震波,将模拟地震波通过表层土场地基进入下部构件,再从下部构件上传至上部构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文东李肖军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博至通土木工程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