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德雄专利>正文

推式易开罐之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52805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有关推式易开罐之结构设计,尤指一种于饮料顶盖开口处,结合上、下两片盖片。而上盖片左右两侧的侧钩可使其沿顶盖凸环作直线滑动,并带动下盖片于顶盖凸环下方之凹环中做同样的运动。而顶盖凹环右侧之斜面设计,有助于下盖片滑动的顺畅。上盖片设有尾钩,在封闭开口时尾钩可与顶盖凸环外侧扣合,达到较佳之密合效果。当开启时,仅需以姆指推上盖片左侧之凸端,即可令上、下盖片同时滑动,达到开启的目的。如欲重新封闭,再反向推动上盖片即可。(*该技术在199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推式易开罐之结构设计,主要是在开启处设有上、下两片结合在一起之塑料盖片,令其在设定的沟槽内滑动,达到开启罐盖的目的。开启时只需以姆指推动上盖片之凸端即可;并可在饮料尚未饮完时,可反向推动上盖片使其重新封闭出口,以待需要时再行重开启封口使用。本技术是一项具有优良的封闭性及实用性之易开罐罐盖开启结构者。市面上饮料种类及品牌琳琅满目,不一而足。而其包装方式更有瓶装、盒装、铝箔包、保特瓶、及易开罐等多种。其中,易开罐因具有开启容易、携带方便等优点而在市面上深受欢迎,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现行易开罐拉环式或按压式等开启方式都有共同缺点如下1.开启后无法重新盖住开口,如驾车行使中饮用饮料,如未能一次饮用完时,会有溢出饮料之虑。饮料必需在开启后一次喝完,否则易有灰尘与不洁物自开口掉入饮料中,非但不卫生,而且饮料口味也会产生变化。2.拉环式易开罐开口周沿之沟槽,容易贮藏灰尘与不洁物。开启时,此等不洁物容易掉入开口。3.拉环拉开之后,因拉环及开口周沿很利,常会割伤手指。而拉环如随地丢弃,更有造成幼儿检来放入口中,或把玩割伤手指之严重危险。有鉴于上述多种缺点,本专利技术人研究设计“推式易开罐”,利用上下两盖片在设定的沟槽内滑动,达到能重覆开启与封闭开口的目的。不但兼具卫生、不造成危险,使饮用者可随意分次饮用诸优点,更提升了易开罐再使用的机会,增加包装的附加价值,称得上是一种兼具安全性、方便性、及实用性的优良结构。为了能够更好理解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及其功效,兹附以附图并说明如下图一系本技术的推式易开罐的分解立体图。图二系本技术的推式易开罐的封闭状况剖视图。图三系本技术的推式易开罐的开启状况剖视图。图四系本技术的推式易开罐的封闭效果图。图五系本技术之实施例图。附图中的标号表示以下零件(1)上盖片(11)凸端(12)尾钩(13)侧钩(14)凹缘(2)顶盖(21)凸环(22)凹环(23)斜面(24)开口(3)下盖片(31)凸缘(4)罐体(5)铝箔胶请先参阅图一所示,其系本技术之分解立体图,上盖片(1)及下盖片(3)分别在顶盖(2)之上下两侧,而顶盖(2)在其开口(24)上方之周沿,形成一凸环(21),在此凸环(21)之下方则形成一对应之凹环(22),凹环(22)靠近顶盖(2)中心处之圆弧边形成一斜面(23),可使下盖片(3)在开启时便于滑动,凹环(22)之另外三边则成垂直,使下盖片(3)放入顶盖(2)下方之凹环(22)中封住开口(24)时能与顶盖(2)下方在同一平面;下盖片(3)在其左侧形成一凸缘(31),而上盖片(1)下方对应于下盖片(3)凸缘(31)处,形成一凹缘(14)并在上方形成一凸端(11),并在上盖片(1)左、右两侧形成二侧钩(13),且于尾端有一尾钩(12),并于上盖片(1)右方末梢逐渐变薄向下弯曲;上盖片(1)与下盖片(3)系由塑料注塑成形,于顶盖(2)上、下两侧结合后,再将顶盖(2)与罐体(4)结合,即形成一如图五所示之推式易开罐。请参阅如图二所示,下盖片(3)为一平面塑料薄片,置入顶盖(2)下方之凹环(22)中,并与顶盖(2)下方成同一平面;上盖片(1)亦为一塑料薄片并较下盖片(3)稍大,使其可于顶盖(2)上方盖住凸环(21)令其左、右之两侧钩(13)夹住凸环(21)两侧之垂直面,并令其尾钩(12)于封闭开口(24)时可扣入凸环(21)左侧之垂直面上;当上盖片(1)未与下盖片(3)结合时,其左、右两侧之侧钩(13)与盖面成一弧面,于结合时,下盖片(3)置入顶盖(2)下方之凹环(22),利用下盖片(3)左侧之凸出顶盖凸缘(31)嵌入上盖片(1)对应之凹缘(14)中,局部加热使上盖片(1)与下盖片(3)胶熔合在一起,而上盖片(1)受压使其侧钩(13)之弧面成为平面,因此材料及侧钩(13)之形状使其具有一向上的拉应力拉住下盖片(3),加强下盖片(3)之封闭效果;并于顶盖(2)下方,在上盖片(1)与下盖片(3)结合后,涂上一层铝箔胶(5)令其具有隔绝阳光,封闭下盖片(3)与凹环(22)间之缝隙之效果。请参阅图二、三、四所示,当欲开启开口(24)时,只需将姆指顶住上盖片(1)左侧之凸端(11),往前滑动,其尾钩(12)即离开扣接面,而两侧钩(13)即在凸环(21)两侧滑动,并带动下盖片(3)于凹环(22)内往前滑动;而凹环(22)之右侧斜面(23),可使下盖片(3)滑动顺畅。如欲重新封闭开口(24)时,仅需以姆指逆推上盖片(1)之凸端(11),令其尾钩(12)扣入凸环(21)左侧之垂直面即可达到封闭之效果。请参阅图四所示,当推式易开罐内置有气饮料时,其开口(24)除了有上盖片(1)所产生之拉应力,拉住下盖片(3),而铝箔胶(5)填满缝隙之外,更有罐内之气压增加了下盖片(3)与凹环(22)间之封闭性,是故本技术,不会因内置有气饮料而降低其封闭效果;因之不论内置有气或无气之饮料,其罐内气压皆有增强下盖片(3)之封闭效果,达到封闭良好之目的。并且当饮料开封后,还能提供再一次的封闭,使得喝不完的饮料,或是欲重新装入饮料,皆可以达到优良的储放效果。综合以上所述,推式易开罐的结构提供了可重覆封闭易开罐开口,达到储存未喝完饮料的目的。便消除了拉环式易开罐之危险性及不卫生,而本技术之元件单纯,实用性甚高,可称得上是易开罐开罐方式的大创新。权利要求1.一种推式易开罐之结构,包括上盖片、顶盖以及下盖片三者;其特征在于顶盖于开口处上方之周沿形成一凸环,并在凸环下方则成一凹环;而下盖片可置入凹环中密合封口,此下盖片有一凸缘,藉此与上盖片相对位置之凸端内侧的凹缘相嵌合,并熔接成一体;又在上盖片两侧设有侧钩扣于凸环外侧,而凹环右侧斜面设置,在上盖片尾部设有一尾钩,与凸环扣接;且于上盖片右方末端逐渐变薄,微微向下弯曲。专利摘要一种有关推式易开罐之结构设计,尤指一种于饮料顶盖开口处,结合上、下两片盖片。而上盖片左右两侧的侧钩可使其沿顶盖凸环作直线滑动,并带动下盖片于顶盖凸环下方之凹环中做同样的运动。而顶盖凹环右侧之斜面设计,有助于下盖片滑动的顺畅。上盖片设有尾钩,在封闭开口时尾钩可与顶盖凸环外侧扣合,达到较佳之密合效果。当开启时,仅需以拇指推上盖片左侧之凸端,即可令上、下盖片同时滑动,达到开启的目的。如欲重新封闭,再反向推动上盖片即可。文档编号B65D41/02GK2031384SQ8820344公开日1989年1月25日 申请日期1988年2月11日 优先权日1988年2月11日专利技术者黄达生 申请人:张德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推式易开罐之结构,包括上盖片、顶盖以及下盖片三者;其特征在于顶盖于开口处上方之周沿形成一凸环,并在凸环下方则成一凹环;而下盖片可置入凹环中密合封口,此下盖片有一凸缘,藉此与上盖片相对位置之凸端内侧的凹缘相嵌合,并熔接成一体;又在上盖片两侧设有侧钩扣于凸环外侧,而凹环右侧斜面设置,在上盖片尾部设有一尾钩,与凸环扣接;且于上盖片右方末端逐渐变薄,微微向下弯曲。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达生
申请(专利权)人:孙德雄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US[美国]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