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焜盛专利>正文

一种翻盖式包装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52171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进的翻盖式包装盒,结构包括盒身、盒盖,盒身和盒盖之间由翻动部进行连接,特征是翻动部由盒身插筒、盒盖插筒和插紧在插筒内的可折屈片构成。与现有采用铰链式翻动部的包装盒相比,具有制作、安装简单,不会给人不紧密和松动感觉的优点。(*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包装用品、特别是一种翻盖式包装盒。目前普遍使用的翻盖式包装盒,结构包括盒身、盒盖,盒身和盒盖之间由铰链式的翻动部进行连接,翻动部是由铰接筒和配合在铰接筒内的轴构成。由于日常使用的包装盒其铰接筒和轴的配合无法做得很精密,而为了保证转动的可靠性,铰接筒和轴都采用了松动度较大的配合,所以这种包装盒给人不紧密和松动的感觉。同时这种翻动部的制作、安装都比较麻烦。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翻盖式包装盒,其翻动部制作、安装简单,不会给人不紧密和松动的感觉。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翻盖式包装盒,包括盒身、盒盖,盒身和盒盖之间由翻动部进行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翻动部由盒身插筒、盒盖插筒和插紧在所述插筒内的可折屈片构成。上述方案的翻动部由于采用可折屈片插在插筒内的方式而不采用铰链方式,可折屈片可独立制造,安装时一插即可,所以制作、安装十分简单;由于可折屈片的折屈不会产生运动间隙,所以不会给人不紧密和松动的感觉。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更进一步的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方案的开盖状态示意图,其中一个翻动部的可折屈片与插筒为分离状态。参照图1,本包装盒,包括盒身1和盒盖2,盒身1和盒盖2由二处翻动部3和4进行连接,特征是翻动部3和4分别由盒身插筒5和6、盒盖插筒7和8、可插紧在插筒5和7、6和8内的可折屈片9和10构成。另外,可折屈片9包括二个插脚11和12、插脚11和12各有弯折部13和14,弯折部13和14的端角相连在一起成为可折屈部15、可折屈片10的结构与可折屈片9相同,而可折屈片9的安装状态与可折屈片10相同。当可折屈片9和10的材数采用聚丙稀类塑料制作,则可折屈部15可以经受无数次往复折屈而不会断裂,可以符合包装盒翻动部的性能要求。安装时把可折屈片9的插脚11和12分别插进盒身1的插筒5和盒盖2的插筒7即可,只要可折屈片9的插脚11和12的尺寸合适,插脚11和12便可插紧在插筒5和7内。权利要求1.一种翻盖式包装盒,包括盒身、盒盖、盒身和盒盖之间由翻动部进行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翻动部由盒身插筒、盒盖插筒和插紧在所述插筒内的可折屈片构成。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折屈片有二个插脚,插脚各有弯折部,弯折部的端角相连在一起成为可折屈部。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进的翻盖式包装盒,结构包括盒身、盒盖,盒身和盒盖之间由翻动部进行连接,特征是翻动部由盒身插筒、盒盖插筒和插紧在插筒内的可折屈片构成。与现有采用铰链式翻动部的包装盒相比,具有制作、安装简单,不会给人不紧密和松动感觉的优点。文档编号B65D43/00GK2354885SQ9920209公开日1999年12月22日 申请日期1999年1月22日 优先权日1999年1月22日专利技术者林焜盛 申请人:林焜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翻盖式包装盒,包括盒身、盒盖,盒身和盒盖之间由翻动部进行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翻动部由盒身插筒、盒盖插筒和插紧在所述插筒内的可折屈片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焜盛
申请(专利权)人:林焜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