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束年宝专利>正文

易开瓶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51177 阅读:2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易开瓶盖,它利用在瓶盖本体平面上设置两道预应线切痕和拉环的瓶盖,使该瓶盖平顶部有一和拉环形状和厚度相匹配的凹陷区,拉环置于凹陷区内且和瓶盖平顶部在同一个平面上。两道预应线切痕相交位置不超过瓶盖本体中心,突破口为瓶盖圆周的1/4~1/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以往易开瓶盖不易通过气压饮料的滴塑、灌装生产线的缺陷,具有开启方便、安全可靠的优点。(*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到啤酒、汽水等气压饮料瓶的一种易开瓶盖。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CN87200062U的拉启式瓶盖,在瓶盖本体的平顶部没有两道预应线切痕和拉环,但是仅仅这种结构是难以被广泛应用的,其原因是由于拉环高出瓶盖顶部平面,而现有的气压饮料灌装生产线均是针对瓶盖顶部是一个平面而设计的。因此,这种瓶盖在生产线上传输时堆码不稳,灌装时不能顺利通过,易出事故。同时,滴塑时滴塑层厚薄不均,灌装后不能密封,影响保质期。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不借助开启工具开启,又能顺利平稳通过滴塑、灌装生产线的易开瓶盖。本技术是采取下述措施实现其目的利用在瓶盖本体平顶部设置两道预应线切痕和拉环的瓶盖,使该瓶盖本体平顶部有一凹陷区,该凹陷区形状及深度与拉环形状和厚度相匹配,这样能使拉环置于瓶盖平顶部的凹陷区内,并且瓶盖平顶和拉环处于同一平面内。同时凹陷区内的瓶盖本体有一柱状凸出,凸出的高度和瓶盖平顶部高度相同,该凸出可作为拉伸铆钉和拉环铆接,形成自身铆接的反拉伸形式将拉环和瓶盖本体连接起来。本技术上的两道预应线切痕在瓶盖平顶部的凹陷区内,并且相连处不超过瓶盖本体的中心,两条预应线切痕在瓶盖本体边缘上所形成的突破口为整个圆周的1/4~1/3。在两条预应线所在瓶盖本体背面之间区域,也可设两条长度小于平顶部预应线切痕且位置不重合的相交的预应线切痕。一般选用瓶盖本体的材料为25丝马口铁,预应线切痕深度为18~19丝。本技术同现有的易开瓶盖,它有这样的优点它保留了现有气压饮料瓶盖的结构,因而能承受较大的压力,适于各种气压饮料。本技术的剖面结构上拉环以及瓶盖的平顶在一个平面上,因而结构合理,能通过现有各种滴塑、压灌机,所以在工艺上安全可行。另外,本技术的预应线切痕的位置步局合理,拉环与瓶盖本体通过反拉伸的自身铆接相连,以及诸如瓶盖本体背面也没有另外的预应线切痕的措施,使得拉启更为方便。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一个实施例的正视图。图2反映该实施例正视图中A-A剖示,图3则是该实施例的后视图。图1中,1是利用25丝厚的马口铁制成的瓶盖本体,2是瓶盖本体平顶部,平顶部2经过冲压形成一凹陷区5,凹陷区5形状和拉环4匹配,拉环4可置入凹陷区5内,凹陷区5内有两条相交的预应线切痕3,预应线切痕3一直延续到盖缘深度为19丝的槽,所形成的突破口为整个盖缘圆周的1/4,在凹陷区5内有一柱状凸出6,作为铆钉和拉环4铆接,从而利用瓶盖本体反拉伸形式使拉环4紧紧和瓶盖相连。图2中,瓶盖本体1里面是滴塑层7,瓶盖本体平顶部2和凸出6均在一个平面,凹陷区5的深度和拉环2厚度相吻合,使得拉环2置入凹陷区后,其高度和平顶部2相平,这样便能保证平盖堆码平稳,顺利通过滴塑、灌装等生产线。图3是瓶盖的背面,凹陷区5在这面是凸出部分,平顶部2在这面是凹进部位,在凹陷区内有凸出6,凸出6是两条深19丝的预应线切痕8的交点,预应线切痕8在正面预应线切痕3的开口部位之内,长度短于预应线切痕3。这样能保证开启更为方便。权利要求1.易开瓶盖,利用在瓶盖本体平顶部(2)设置两道预应线切痕(3)和拉环(4)的瓶盖,其特征在于使该瓶盖本体平顶部(2)有一凹陷区(5),该凹陷区(5)形状及深度与拉环(4)形状和厚度相匹配,同时凹陷区(5)内的瓶盖本体(1)有一柱状凸出(6),凸出(6)的高度和瓶盖平顶部(2)高度相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开瓶盖,其特征还在于两道预应线切痕(3)在瓶盖平顶部的凹陷区(5)内,并且相连处不超过瓶盖本体(1)的中心,两条预应线切痕(3)在瓶盖本体边缘上所形成的突破口为整个圆周的1/4~1/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开瓶盖,其特征在于在两条预应线(3)所在瓶盖本体(1)背面之间的区域也可设两条长度小于平顶部预应线切痕(3)且位置不重合的相交的预应线切痕(8)。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开瓶盖,其特征在于瓶盖本体(1)的材料为25丝马口铁,预应线切痕(3)深度为18~19丝。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易开瓶盖,它利用在瓶盖本体平面上设置两道预应线切痕和拉环的瓶盖,使该瓶盖平顶部有一和拉环形状和厚度相匹配的凹陷区,拉环置于凹陷区内且和瓶盖平顶部在同一个平面上。两道预应线切痕相交位置不超过瓶盖本体中心,突破口为瓶盖圆周的1/4~1/3。本技术解决了以往易开瓶盖不易通过气压饮料的滴塑、灌装生产线的缺陷,具有开启方便、安全可靠的优点。文档编号B65D41/32GK2224168SQ9520582公开日1996年4月10日 申请日期1995年3月15日 优先权日1995年3月15日专利技术者束年宝 申请人:束年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易开瓶盖,利用在瓶盖本体平顶部(2)设置两道预应线切痕(3)和拉环(4)的瓶盖,其特征在于使该瓶盖本体平顶部(2)有一凹陷区(5),该凹陷区(5)形状及深度与拉环(4)形状和厚度相匹配,同时凹陷区(5)内的瓶盖本体(1)有一柱状凸出(6),凸出(6)的高度和瓶盖平顶部(2)高度相同。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束年宝
申请(专利权)人:束年宝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