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控双向封闭负压吸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510946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13 20: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可调控双向封闭负压吸引装置,解决巳有的封闭负压吸引装置使用不便,其引流管易堵塞,使用寿命短的问题。并列的第一、二引流管的下端与第一三通(1)连接,第一、二引流管的上端与第二三通(10)连接,或者第一引流管的上端与第二三通(10)连接,第二引流管的上端与注射器或长棉签(11)连接,第一、二引流管夹在内外多孔敷料(4)之间的部分有不同方向的多个侧孔,外多孔敷料(4)的外面与半透膜(7)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
:本技术与引流装置有关,尤其与封闭负压吸引装置有关。
技术介绍
:巳有的封闭负压吸引装置由三通1,位于敷料外面的无侧孔引流管2,3,多孔敷料4,位于敷料中间的具有不同方向多个侧孔的引流管5,6,半透膜7组成。一多个侧孔的引流管与一无侧孔引流管连接构成一完整的引流管。三通I与二引流管相连,通过半透膜7将负压装置安置在创面上并保持封闭状态。其工作原理:将中间有多孔引流管5、6的多孔敷料4覆盖于创面,再在敷料上面及周围使用半透膜7将敷料及敷料周围的引流管2、3封闭固定在创面周围皮肤上,引流管外接负压装置从而形成持续封闭负压空间。持续负压装置在保持负压状态及管道通畅情况下可清除创面渗液和液化坏死组织;刺激毛细血管增生,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引流出创面细菌,隔绝空气污染,减少创面交叉感染;负压吸引力使创面缩小,创面周围细胞加速定向生长进一步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有如下不足下:I)创面分泌物及渗血容易造成创面敷料干结成块、引流管堵塞使创面受压导致疼痛;使分泌物、血痂、细菌不能及时清理造成创面坏死组织增多、感染加重,使创面向不利于愈合方向发展;2)—旦发生装置堵塞,无有效处理方法,只能更换整套封闭负压吸引装置,造成患者换药时的痛苦、增加患者经济及精神负担,增加医护人员工作量,浪费医疗资源,增加社会经济负担;3)无冲洗管的封闭负压吸引装置不能进行冲洗;4)冲洗管安置不方便或安置位置不佳,致使冲洗范围有效、不能按医生所期望的部位及方向冲洗;5)需要进行创面给药治疗时不方便、药物往往仅分布在冲洗管周围或很快被吸引管所吸走,从而不能根据期望均匀分布在创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功能多样,使用寿命长的可调控双向封闭负压吸引装置。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并列的第一、二引流管的下端与第一三通I连接,第一、二引流管的上端与第二三通10连接,或者第一引流管的上端与第二三通10连接,第二引流管的上端与注射器或长棉签11连接,第一、二引流管夹在内外多孔敷料4之间的部分有不同方向的多个侧孔,外多孔敷料4的外面与半透膜7连接。第一引流管包括引流管2、5、8,第二引流管包括引流管3、6、9。本技术在原有负压装置基础上将两个引流管继续向敷料4外延长,外延的引流管8、9无侧孔,既可做为冲洗管也可做为负压吸引管;并增加一个三通管10将引流管8,9部分相连。本技术有如下优点: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功能多样,具有良好的吸引及冲洗性能,能够大大缩短封闭负压吸引装置的更换时间,增加使用寿命,减少患者痛苦,减少住院费用,减少医护工作量,减少医保及社会负担。【附图说明】:图1为已有的封闭负压吸引装置的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图之一。图4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图之二。图5为敷料横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并列的第一、二引流管的下端与第一三通I连接,第一、二引流管的上端与第二三通10连接,第一、二引流管夹在内外多孔敷料4之间的部分有不同方向的多个侧孔,多孔敷料4的外面与半透膜7连接。第一引流管包括引流管2、5、8,第二引流管包括引流管3、6、9。三通I全打开,另一个三通10全关闭时,引流管2,3,5,6部分呈开放状态,8、9部分呈关闭状态。无冲洗效果,仅达到对创面的负压吸引治疗,与以往封闭负压装置效果一致;当两个三通管均打开时,引流管2,3,5,6,8,9均呈开放状态,冲洗液流向主要为引流管8 —引流管5 —引流管2及引流管9 —引流管6 —引流管3,少量引流液在引流管5、引流管6、敷料4及敷料下的创面间流动。主要起到对创面的负压吸引治疗及冲洗同一端引流管的作用,轻微起到湿润创面及冲洗另一端引流管的作用;既可作为创面冲洗管又可作为创面引流管两根引流管,在管道通畅的情况下,两管冲洗及引流的速度一致,当发生一根引流管轻度堵塞时冲洗及引流速度将会发生区别,便于患者及医护人员观察,达到冲洗创面及观察引流管通畅度的双重效果;当调节三通I连接负压装置,另三通10连接冲洗装置并处于半开放,即仅使引流管2,5,6,9 (或引流管3,5,6,8)开放。冲洗液流向为引流管9 — 6 — 5 — 2或引流管8-5-6-3,主要达到对引流管间创面的负压吸引,湿润;冲洗创面分泌物、细菌、血痂;外用抗生素冲洗治疗创面感染;外用生长因子等药物促进创面愈合等;能使整个创面得到充分吸引及湿润,并使药物充分分布达到整个创面。实施例2:并列的第一、二引流管的下端与第一三通I连接,第一引流管的上端与第二三通10连接,第二引流管的上端与注射器连接,第一、二引流管夹在内外多孔敷料4之间的部分有不同方向的多个侧孔,外多孔敷料4的外面与半透膜7连接。第一引流管包括引流管2、5、8,第二引流管包括引流管3、6、9。当发生引流管堵塞或敷料干结时根据堵塞部位可取下引流管2,3,8,9与三通连接处的其中一根引流管9,与去掉针头的装有生理盐水的20ml注射器相连,予注射器反复用力冲洗引流管,达到疏通引流管的作用;当同时开放引流管2,5,6,9,关闭引流管3,8后,予装有生理盐水的20ml注射器从引流管9处反复用力冲洗起到清洁、湿润敷料的作用。实施例3:并列的第一、二引流管的下端与第一三通I连接,第一引流管的上端与第二三通10连接,第二引流管的上端与长棉签11连接,第一、二引流管夹在内外多孔敷料4之间的部分有不同方向的多个侧孔,外多孔敷料4的外面与半透膜7连接。第一引流管包括引流管2、5、8,第二引流管包括引流管3、6、9。通过双向冲洗交叉冲洗疏通引流管,若仍不能疏通可予长棉签棒插入引流管疏通堵塞管道部位(见图4),再用注射器反复冲洗。【主权项】1.可调控双向封闭负压吸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并列的第一、二引流管的下端与第一三通(I)连接,第一、二引流管的上端与第二三通(10)连接,或者第一引流管的上端与第二三通(10)连接,第二引流管的上端与注射器或长棉签(11)连接,第一、二引流管夹在内外多孔敷料(4)之间的部分有不同方向的多个侧孔,外多孔敷料(4)的外面与半透膜(7)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为可调控双向封闭负压吸引装置,解决巳有的封闭负压吸引装置使用不便,其引流管易堵塞,使用寿命短的问题。并列的第一、二引流管的下端与第一三通(1)连接,第一、二引流管的上端与第二三通(10)连接,或者第一引流管的上端与第二三通(10)连接,第二引流管的上端与注射器或长棉签(11)连接,第一、二引流管夹在内外多孔敷料(4)之间的部分有不同方向的多个侧孔,外多孔敷料(4)的外面与半透膜(7)连接。【IPC分类】A61M1/00【公开号】CN204840416【申请号】CN201520544455【专利技术人】陈志兵, 钟宇, 陈晓涵 【申请人】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公开日】2015年12月9日【申请日】2015年7月27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可调控双向封闭负压吸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并列的第一、二引流管的下端与第一三通(1)连接,第一、二引流管的上端与第二三通(10)连接,或者第一引流管的上端与第二三通(10)连接,第二引流管的上端与注射器或长棉签(11)连接,第一、二引流管夹在内外多孔敷料(4)之间的部分有不同方向的多个侧孔,外多孔敷料(4)的外面与半透膜(7)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兵钟宇陈晓涵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