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顾泽慧专利>正文

一种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507970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13 12: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活污水处理设备,所述设备包括:第一过滤池、调节池、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微孔曝气装置、第二过滤池和消毒池,优选在各个处理池的顶部设有开窗,利于其清理和入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污水处理设备包括物理处理步骤和化学处理步骤,其中,物理处理步骤包括沉砂、沉淀及过滤等方式,化学处理步骤包括厌氧、缺氧、好氧等方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污水处理设备具有操作简单、处理净化效率高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污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水是生命之源,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水在维持人类生命、发展农业生产及维持生态平衡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的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虽然我国的水资源总量较多,但人均量并不丰富,水资源的特点是地区分布不均,水土资源组合不平衡;年内分配集中,年际变化大;连丰连枯年份比较突出;河流的泥沙淤积严重。这些特点造成了中国容易发生水旱灾害,水的供需产生矛盾,这也决定了中国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江河整治的任务十分艰巨。在人类生活和生产过程中,生活污水是水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生活污水主要来自家庭、商业、学校、旅游、服务行业等,包括冲厕水、厨房排水、洗涤排水、沐浴水及其他排水。生活污水中的99.9%是水,其它的污染物主要以悬浮态或者溶解态的无机物(如氮、硫、磷等盐类)、有机物(如淀粉、纤维素、脂肪、蛋白质及合成洗涤剂等)为主。此外,在生活污水中还存在着大量的病菌和寄生虫卵等,如果不能及时、合理的对污水进行处理,易导致其他危害,如污染空气、引起疾病等。因此,对生活污水的处理显得尤为重要。现有的污水处理设备存在如下几个缺点:城市用生活污水处理设备通常有专门的管理人员,乡镇中由于缺乏污水处理设备的管理人员,致使城市用污水处理设备在乡镇中难以发挥作用,许多污水处理站点“名存实亡”。而现有的乡镇用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其功能单一,仅能对污水中部分物质进行处理,净化后得到的污水中往往有残留物,导致污水处理不彻底。此外,有一些污水处理设备需要设置离地面一定的高度位置,即需要一定的高度支持,其处理过程是露天处理,还需要对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异味进行控制,增加了额外的处理成本。基于上述问题,并考虑到乡镇生活污水需要托管的特殊性,本技术提供一种专门适用于乡镇的生活污水处理设备,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活污水处理设备,所述设备包括:罐体100和设置于罐体中的第一过滤池1、调节池3、厌氧池4、缺氧池5、好氧池6、第二过滤池8和消毒池9 ;其中,所述罐体100的左侧上部设有污水入口 10,右侧下部设有污水出口 11 ;处理池与处理池之间通过隔板14隔断;所述罐体100内从左至右在每个所述隔板14中依次设有六根圆管2以连通相邻的两个处理池,所述六根圆管2距离罐体100底面的高度比依次为1:3:3:3:3:2。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调节池3的体积或宽度设置为第一过滤池I的体积或宽度的1.5至3倍。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过滤池I和/或调节池3中从上至下分别设有石英砂过滤层和活性炭过滤层,所述石英砂过滤层和活性炭过滤层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通往外界的开口或管道。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厌氧池4的体积为调节池3的三分之一,且二者的宽度相同。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缺氧池5的体积为调节池3的三分之二,且二者的宽度相同。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好氧池6与调节池3的宽度相同,体积相同。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过滤池8的出水圆管设置得比进水圆管位置低,在该两个圆管之间设有一个或多个可拆卸的斜坡状过滤层12。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斜坡状过滤层12与水平面的倾斜角为5。-45。。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每个处理池的顶部设有开窗13。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过滤池8的顶部设有微孔曝气装置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下述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具有操作简单,且不必占用地上空间,可以埋于地下,避免在夏天或者在污水处理过程产生的异味。2、本技术的生活污水处理设备中物理处理采用多层过滤处理,生化处理包括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处理,能够全面清理掉污水中有毒物质,其中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依次层阶梯状分布,实现污水的自动流动。3、本技术的生活污水处理设备设计带有梯状分布的三个处理池且通过设计圆管高度使得设备能自动运行不需要工作人员实时察看,减少了人力资源的开支。4、本技术的生活污水处理设备不仅适用于乡镇的公共设施,且还适用于乡镇中的个体户。【附图说明】图1、图2为现有技术中生活污水处理设备的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生活污水处理设备的结构图;1、第一过滤池、2、圆管、3、调节池、4、厌氧池、5、缺氧池、6好氧池、7、微孔曝气装置、8、第二过滤池、9、消毒池、10、输入口、11、输出口、12斜坡状过滤层、13、开窗、14、隔板、100、罐体。【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清楚描述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图1、图2为现有技术中生活污水处理设备的结构图。如图1、2所示,现有技术中污水处理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污水输入管道,曝气池104,曝气池104内设有曝气装置和排泥装置;其中,曝气池104用于容纳待处理污水;曝气装置设置于所述曝气池104的底部,用于对所述待处理污水进行曝气;排泥装置设置于所述过滤装置的下方,用于污水过滤之后排泥;所述曝气池104上设置排水管道,还包括一集水槽107、至少一个坡形斜面106 ;所述曝气池104上的排水管道设置于所坡形述斜面106的顶部;所述集水槽107设置于所述坡形斜面106的底部;至少一个污水输出管道,所述污水输出管道连接于所述集水槽105底部,至少一个过滤单元,设置于所述坡形斜面106与所述集水槽107之间,或设置于所述集水槽107之中。所述曝气池104内还均匀设置对流柱阵列;所述对流柱包括盖板11和立柱102,所述盖板101露出水面,且盖板101的上表面为深色金属质;所述立柱102包括芯轴及包覆在芯轴外侧的耐腐蚀保温层,所述芯轴由金属构成,且该芯轴的上方连接至所述盖板101的上表面,下方连接至曝气池104池底;所述芯轴的近池底端裸露,其余部分由所述耐腐蚀保温层包覆,所述芯轴的近曝气池104底端连接有一个散热部103。上述污水处理设备,有如下缺点:1、现有技术的污水处理设备仅对生活污水进行简单的过滤处理、曝气处理及多次过滤处理,并没有对生活污水进行深入处理,尤其未对污水中的磷元素、氮化合物及一些有机物进行深入处理。2、该污水处理系统需要设在离地表一定高度的位置,即需要一定高度支持,才能使该污水处理系统自动工作。3、该污水处理设备是露天处理,其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异味,让人难以忍受,还与公共服务的健康性和安全性相违背。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专门适用于乡镇用的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生活污水处理设备的结构图。如图3所示:所述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包括:第一过滤池1、圆管2、调节池3、厌氧池4、缺氧池5、好氧池6、微孔曝气装置7、第二过滤池8、消毒池9、输入口 10、输出口 11、斜坡状过滤层12、开窗13、隔板14、罐体100。其中,所述设备包括罐体100和设置于罐体中的第一过滤池1、调节池3、厌氧池4、缺氧池5、好氧池6、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罐体(100)和设置于罐体中的第一过滤池(1)、调节池(3)、厌氧池(4)、缺氧池(5)、好氧池(6)、第二过滤池(8)和消毒池(9);其中,所述罐体(100)的左侧上部设有污水入口(10),右侧下部设有污水出口(11),处理池与处理池之间通过隔板(14)隔断;所述罐体(100)内从左至右在每个所述隔板(14)中依次设有六根圆管(2)以连通相邻的两个处理池,所述六根圆管(2)距离罐体(100)底面的高度比依次为1:3:3:3:3: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泽慧
申请(专利权)人:顾泽慧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