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吉凤英专利>正文

一种速装式硅藻泥壁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505770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13 09: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速装式硅藻泥壁材,包括从内到外依次排列的墙面、母板和子板,母板为长条形板,并在母板背向墙面的一侧设置横向的凹槽;两块以上的母板相互平行且间隔、按水平方向排列固定在墙面上;子板为方形板,在子板背向母板的一侧设置凹腔,在凹腔内填充硅藻泥层;在子板面向母板的一侧且位于上下水平边缘处分别设置与母板上的凹槽相配合的凸块;通过将子板上下水平边缘处的两凸块分别插入到相邻两母板上的凹槽内,使子板与两块母板连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预备好的母板和子板安装在墙面上,使硅藻泥的装修施工变得便捷且快速;而且通过更换子板可以方便改换装修效果;通过替换被污损的子板方便后续的修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速装式硅藻泥壁材,属于建筑装修施工

技术介绍
硅藻泥是一种以硅藻土为主要原材料的内墙环保装饰壁材,具有消除甲醛、净化空气、调节湿度、释放负氧离子、防火阻燃、墙面自洁、杀菌除臭等功能。由于硅藻泥健康环保,不仅有很好装饰性,还具有功能性,是替代壁纸和乳胶漆的新一代室内装饰材料。目前,在室内壁材装修中应用广泛,可以适用在以下地方:家庭(客厅、卧室、书房、婴儿房、天花板等墙面)、公寓、幼稚园、老人院、医院、疗养院、会所、主题倶乐部、高档饭店、度假酒店、写字楼、风格餐厅等。在硅藻泥壁材的装修施工过程中,从干粉包装的硅藻泥到美丽环保的硅藻泥壁材,需要经过搅拌、涂抹、肌理图案制作和后期干燥四个步骤,需要大量专业化的操作工具,需要请专业的施工队进行操作。虽说施工过程中硅藻泥不会产生有害气味,不需要搬家,但是相对较长的施工时间以及纷繁嘈杂的施工活动势必会对户主的生活造成影响。所以,如果能有一种较快和较容易的硅藻泥壁材装修施工方法,会给施工队和户主都带来便利。另外,在搅拌硅藻泥过程中,如果在物料混合比例或者搅拌操作过程上出现差错,会导致前后两次搅拌的硅藻泥存在色差,影响施工进度且浪费硅藻泥原料。在使用过程中,当硅藻泥壁材上出现不易擦除的污垢或者受外力破损时,需要对硅藻泥壁材进行修补,如果调不出与之前相同色泽的硅藻泥,就得将整个墙面的硅藻泥壁材全部铲除重新装修。可见,因为硅藻泥色差难以控制这一问题,传统的硅藻泥壁材装修施工方法存在严重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速装式硅藻泥壁材,可以容易且快速的完成硅藻泥的装修施工过程。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速装式硅藻泥壁材,包括从内到外依次排列的墙面、母板和子板,母板为长条形板,在母板背向墙面的一侧设置横向的凹槽;两块以上的母板相互平行且间隔、按水平方向排列固定在墙面上;子板为方形板,在子板背向母板的一侧设置凹腔,凹腔内填充硅藻泥层;在子板面向母板的一侧且位于子板上下水平边缘处分别设置与母板上的凹槽相配合的凸块;通过将子板上下水平边缘处的两凸块分别插入到相邻两母板上的凹槽内,使子板与两块母板连接在一起。进一步优化,所述凹腔的深度为l-5mm。因为硅藻泥壁材的厚度通常为l_5mm,通过设置l_5mm深度的凹腔可以方便形成相应厚度的硅藻泥层,而且该厚度的硅藻泥层适于硅藻泥发挥其各种环保功能又不会造成硅藻泥原料浪费。进一步优化,所述凹腔内填充的硅藻泥层表面设置肌理图案,从而可以提供各式各样的肌理图案供消费者选择。进一步优化,所述凹槽和凸块的接触面设置为可增大摩擦力的粗糙面。通过在接触面设置可增大摩擦力的粗糙面,可以使凸块与凹槽之间牢固连接,从而防止子板与母板轻易的脱离。进一步优化,所述母板通过钉子固定在墙面上。通过在墙面上打孔,利用钉子将母板固定在墙面上。进一步优化,所述母板和子板都采用实木制作。因为实木天然无污染,与硅藻泥壁材的绿色环保概念相符合。本技术中通过将预先准备好的母板和子板按顺序安装在墙面上,使硅藻泥壁材的装修施工过程变得简便且快速。由于子板是提前制备好的,通过标准化、大批量的加工制作程序,可以使子板上硅藻泥层的色彩和肌理图案保持统一,解决了搅拌施工过程中硅藻泥色差难以控制的问题。另外,本技术中母板与墙体通过钉子连接,子板与母板通过相应的凹槽和凸块连接,所以各部件之间的连接都没有使用化学有机粘结剂,而且母板和子板使用天然无污染的实木制作,避免了使用化学装修材料造成的室内环境污染。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且简单,容易加工制作,使硅藻泥壁材的装修施工过程变得便捷且快速,大大简化了装修施工步骤,不需要专业的施工工具,不需要请专业的施工队,由户主自己就可以轻易的完成装修。另外,在后期的使用过程中,通过更换子板可以很方便的改变硅藻泥层的色彩和肌理图案,从而达到更换装修效果的目地;通过将被污损的子板替换成色彩和肌理图案统一的新子板,很方便的完成了后续的修补工作。本技术通过给用户提供简便快速的装修施工过程以及后期方便快捷的更换和维护工作,有助于环保绿色的硅藻泥壁材的推广与应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墙面布置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和图2中所示,本技术包括从内到外依次排列的墙面1、母板2和子板4,母板2为长条形板,在母板2背向墙面的一侧设置横向的凹槽3 ;两块以上的母板2相互平行且间隔、按水平方向排列固定在墙面I上;子板4为方形板,在子板4背向母板2的一侧设置凹腔6,凹腔6内填充硅藻泥层;在子板4面向母板2的一侧且位于子板4上下水平边缘处分别设置与母板2上的凹槽3相配合的凸块5 ;通过将子板4上下水平边缘处的两凸块5分别插入到相邻两母板2上的凹槽3内,使子板4与两块母板2连接在一起;所述凹腔6内填充的硅藻泥层表面设置肌理图案;所述凹槽3和凸块5的接触面设置为可增大摩擦力的粗糙面;所述母板2通过钉子固定在墙面I上;所述母板2和子板4都采用实木制作。本技术的装修施工过程:首先,根据要装修墙面I的面积计算所需的母板2和子板4的数量。然后,将母板2按照相互平行且间隔、以水平方向排列在墙面I上,并利用钉子将母板2固定在墙面I上。将母板2在墙面I上布置完成后,通过将子板4上下水平边缘处的两凸块5分别插入到相邻两母板2上的凹槽3内,使子板4与两块母板2连接在一起。按照上述子板4与母板2的连接方式,将子板4布满整个墙面1,从而可以快速的完成硅藻泥壁材的装修施工过程。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结构特征,但是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基本设计构思下,对本技术技术方案所作的各种变形或者改进也都落入本技术的的保护范围内。【主权项】1.一种速装式硅藻泥壁材,包括从内到外依次排列的墙面(I)、母板(2)和子板(4),其特征在于: 母板(2)为长条形板,在母板(2)背向墙面的一侧设置横向的凹槽(3);两块以上的母板(2 )相互平行且间隔、按水平方向排列固定在墙面(I)上; 子板(4)为方形板,在子板(4)背向母板(2)的一侧设置凹腔(6),凹腔(6)内填充硅藻泥层; 在子板(4)面向母板(2)的一侧且位于子板(4)上下水平边缘处分别设置与母板(2)上的凹槽(3)相配合的凸块(5); 通过将子板(4)上下水平边缘处的两凸块(5)分别插入到相邻两母板(2)上的凹槽(3)内,使子板(4 )与两块母板(2 )连接在一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速装式硅藻泥壁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凹腔(6)的深度为l-5mm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速装式硅藻泥壁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凹腔(6)内填充的硅藻泥层表面设置肌理图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速装式硅藻泥壁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3)和凸块(5)的接触面设置为可增大摩擦力的粗糙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速装式硅藻泥壁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母板(2)通过钉子固定在墙面(I)上。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速装式硅藻泥壁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母板(2)和子板(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速装式硅藻泥壁材,包括从内到外依次排列的墙面(1)、母板(2)和子板(4),其特征在于:母板(2)为长条形板,在母板(2)背向墙面的一侧设置横向的凹槽(3);两块以上的母板(2)相互平行且间隔、按水平方向排列固定在墙面(1)上;子板(4)为方形板,在子板(4)背向母板(2)的一侧设置凹腔(6),凹腔(6)内填充硅藻泥层;在子板(4)面向母板(2)的一侧且位于子板(4)上下水平边缘处分别设置与母板(2)上的凹槽(3)相配合的凸块(5);通过将子板(4)上下水平边缘处的两凸块(5)分别插入到相邻两母板(2)上的凹槽(3)内,使子板(4)与两块母板(2)连接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凤英薛祥吉薛凤亭
申请(专利权)人:吉凤英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