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分离型中压架空主干配电网建设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2505110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13 09: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分离型中压架空主干配电网建设系统,用于连接变电站构成的中压架空主干配电网接线网络。包括至少一个可分离型接线结构,所述可分离型接线结构包括一个分段开关和与一个联络开关,所述分段开关与所述联络开关串联,且所述分段开关保持常闭状态,所述联络开关保持常开状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可分离型中压架空主干配电网建设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可分离型接线结构,该结构相对独立,供电负荷相对稳定。当该结构所接入的用户负荷需求达到饱和水平时,通过灵活切改,继续向标准目标网架进行过渡。同时,当整组供电单元负载超限,可通过分离实现电源变电站出线间隔的有效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设及中压架空主干配电网系统,尤其设及的是一种可分离型中压架空 主干配电网建设系统。
技术介绍
根据《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Q/GDW738-2012)、《城市配电网规划设计规 范》师50613-2010)和《农村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值L/T5118),中压架空主干配电网典 型结构有:单福射接线系统、单联络接线系统和多分段适度联络接线。W上S种标准接线方式,在传统中压配电网建设中,因负荷点的地理分布、道路走 向和增长特性等因素,易造成实际网架与规划网架目标发生偏差。虽经逐年滚动修改和纠 偏,却最终造成网络结构不清晰、分段不合理、无效联络多的现实,直接影响配电网的转供 互带能力低下,用户供电可靠性难W保证。 由于受到用户负荷密度、城市路网和区域发展的差异性约束,各类"规程"均无法 对网架建设时序和网架过渡方式进行明确。为了达到不同区域的供电能力指标,实现配电 网建设适度超前用户负荷的发展需求。多年来,供电企业始终紧紧围绕"用户负荷发展特 性","如何完善网架结构,W实现向终期网架的合理过渡和演进","如何实现配电网投资与 收益之间的协调"等运一系列命题开展深入分析和重点研究。 阳0化]随着2015年3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 见》(中发巧Ol引9号),W及4月15日国家发改委《关于贯彻中发巧Ol引9号文件精神,加 快推进输配电价改革的通知》(发改价格巧Ol引742号)相继出台。围绕配电网运营的经济 性和收益性,我们不得不围绕投资和收益来研究当前配电网架的发展方向,并在建设规模、 供电能力、管理投入和收益回报等方面寻求适度平衡。 特别是一些位于城市近郊,新规划开发园区,W及规划新城区的新建变电站(开 关站)出线间隔资源,按照供电企业营销管理要求总是会被一些大容量报装客户"有序占 用"。然而,由于一些用户用电水平无法在短期内达到一定规模,并与用户报装容量水平形 成匹配,W至于为其提供电能的供电企业变电站主变压器处于轻载运行水平。同时,因变电 站出线间隔已被"有序占用",后期报装的其他电力用户却无法从变电站直接获得电源。直 接导致供电企业"单位供电成本高"和"有电送不出"两种状况同时存在的尴尬局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可分离型中压架空主 干配电网建设系统,设计规范、结构简单、建设方便,改造灵活。 本技术是通过W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可分离型中压架空主干配电网建设 系统,用于连接变电站构成的中压架空主干配电网接线网络,包括至少一个可分离型接线 结构,所述可分离型接线结构包括一个分段开关和与一个联络开关,所述分段开关与所述 联络开关串联,且所述分段开关保持常闭状态,所述联络开关保持常开状态。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可分离型中压架空主干配电网的建设系统包括 一座变电站,所述变电站的第一出口通过母线A串联第一出口断路器,变电站的第二出口 通过母线B串联第二出口断路器。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一出口断路器和所述第二出口断路器间设有 一个所述可分离型接线结构,所述变电站的两个出口通过母线A、第一出口断路器、一可分 离型接线结构、第二出口断路器和母线B形成一个站内单联络网架。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一出口断路器和所述第二出口断路器间设有 两个所述可分离型接线结构,第一出口断路器的出线端通过一级供电段A-I分别与第一可 分离型接线结构的联络开关和第二可分离型接线结构的分段开关连接,第二出口断路器的 出线端通过一级供电段B-I分别与第一可分离型接线结构的分段开关和第二可分离型接 线结构的联络开关连接,所述变电站的两个出口通过母线A、第一出口断路器、第一可分离 型接线结构、第二可分离型接线结构、第二出口断路器、母线形成一个双T型站内联络网 架。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用户负荷水平达到可分离边界条件时,所述双T型 站内联络网架进行结构分离,分离成两个站内单联络网架。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一种可分离型中压架空主干配电网建设系统的有 益效果体现在: 1、本技术的一种可分离型中压架空主干配电网建设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可分 离型接线结构,可分离型接线结构包括一个分段开关和与一个联络开关,分段开关与联络 开关串联。该结构相对独立,供电负荷相对稳定。当该结构所接入的用户负荷需求达到饱 和水平时,通过灵活切改,继续向标准目标网架进行过渡。同时,当整组供电单元负载超限, 可通过"分离"实现电源变电站出线间隔的有效利用。 2、本技术的一种可分离型中压架空主干配电网建设系统,变压器的两个出口 分别连接一个出口断路器,两个出口断路器间设有两个可分离型接线结构,形成一个双T 型站内联络网架。当用户负荷水平达到可分离边界条件时,双T型站内联络网架进行结构 分离,分离成两个站内单联络网架。 3、本技术的一种可分离型中压架空主干配电网建设系统,能将中压架空配电 网供电能力与经济性有效结合;同时当供电区域内负荷密度达到或超出饱和水平时,通过 "分离"形成新的标准网架,完成向终期标准网架,整组供电单元,的有效过渡。 4、本技术的一种可分离型中压架空主干配电网建设系统,立足于典型设计规 范,结构简单、建设方便。该结构较标准网架结构更为具体和量化。不仅引导了中压主干电 网的有序建设,合理演进,同时极大改善了变电站、开关站中压出线间隔的资源配置,并对 配电网运检、调度,及新增负荷的接入管理具有指导意义。【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的可分离型接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一种可分离型中压架空主干配电网建设系统 的站内单联络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一种可分离型中压架空主干配电网建设系统 的分离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W本技术技术方案为前 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 于下述的实施例。 一种可分离型中压架空主干配电网建设系统,用于连接变电站构成的中压架空主 干配电网接线网络。本技术的一种可分离型中压架空主干配电网建设系统包括至少一 个可分离型接线结构,可分离型接线结构包括一个分段开关和与一个联络开关,分段开关 与联络开关串联,且分段开关保持常闭状态,联络开关保持常开状态。参见图1,图1是本实 用新型的一个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分离型中压架空主干配电网建设系统,用于连接变电站构成的中压架空主干配电网接线网络,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可分离型接线结构,所述可分离型接线结构包括一个分段开关和与一个联络开关,所述分段开关与所述联络开关串联,且所述分段开关保持常闭状态,所述联络开关保持常开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晓威黄超王贞体林森李磊宋驰程小虎杜露露潘金月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滁州供电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