笼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498795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11 22: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笼子,包括主笼,主笼由隔层隔开成活动室与休息室,所述的休息室位于活动室的上方,所述休息室设有进入活动室的进出口,进出口处设有进入休息室的梯子,所述休息室设有可打开的上门,其特征是:所述主笼侧面拼接有至少一个副笼,所述的副笼与活动室贯通,该笼子拥有较强的拓展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小动物的房舍,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笼子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不断的进步,人们对环境卫生越来越重视,也防止小动物走失,因此大都都选择圈养,圈养后的小动物可以有效减少与外界的接触,有效的避免了疾病、瘟疫的传染。最理想的圈养禽类的方式是将禽类关在笼子里,但是通常的笼子并不分区域,休息、饮食、日常活动都在统一个地方,这样就会造成细菌、病毒的大量滋长,大大危害到小动物的健康。因此现有技术中提出了两层的笼子,如申请号为201220049246.4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了一种多功能兔舍,其包括:一位于下层的活动室,它包括一围状框架31和一设在框架31上的隔层,所述的隔层上设有一上下进出口 ;一位于上层的休息室,它具有至少一可打开的门,和活动室之间由隔层隔开;一梯子,它设于活动室内,上端连接在隔层的上下进出口处;以及一可使上下进出口封闭或打开的盖板,设于所述的上下进出口处,通过隔层分解出休息室和活动室。但是这种笼子,其拓展性能比较差,若圈养的小动物的数量增多之后,活动空间无法拓展,直接影响到小动物的活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拓展性能强的笼子。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笼子,包括主笼,主笼由隔层隔开成活动室与休息室,所述的休息室位于活动室的上方,所述休息室设有进入活动室的进出口,进出口处设有进入休息室的梯子,所述休息室设有可打开的上门,其特征是:所述主笼侧面拼接有至少一个副笼,所述的副笼与活动室贯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主笼侧面可以副笼,副笼与活动室贯通,这样就可以大大增加小动物的活动空间,当小动物的数量增多,则可以增加相应数量的副笼,用于拓展小动物的活动空间,拓展性能强,使笼子的使用更加灵活多变。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进出口设置在休息室的侧面,梯子位于副笼内并搭靠在进出口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梯子设置在副笼内,这样就可以不用想现有技术中将进出口设置在隔层上,而导致休息的实际空间减少,梯子设置在活动室内保证了隔层的完整性,有效的增加了隔层的使用面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容纳更多数量的家禽或家畜,在安放梯子的过程相比于现有技术也会更加方便简单。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休息室上方设有倾斜的主笼笼顶,所述主笼笼顶末端设置有延伸部;所述的副笼设置有副笼笼顶,副笼笼顶一侧与笼子主题侧面贴合,所述副笼笼顶由主笼一侧向另一侧倾斜。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主笼笼顶与副笼笼顶都是倾斜设置,在高度达到一定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增大了主笼与副笼的整体空间,在露天使用的时候,增加了排水的效率,避免雨水渗入至休息室与活动室内,同时也可以反射掉一部分太阳的热量,起遮阳避雨的作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休息室由板材拼接而成,进出口高于副笼笼顶靠近休息室一侧的高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休息室的板材可以理解成不透风不透光的的材料,因此休息室为一个相对密闭的空间,只有进出口与外界连通,由于进出口相比于副笼笼顶较高,当副笼与主笼拼接但时候,进出口的一部分与副笼贯通,而另一部分高出副笼笼顶,相当于通风部,增加休息室的空气流通,当然也可以在休息室的其他地方另开一个通风部,但是从生产效率的角度出发,只要简单的将进出口做大便可实现通风,可以使制造生产都变得简单。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隔层包括站板与集污盘,所述站板设置在集污盘的上方,站板上设置有若干与集污盘相通的间隙,所述集污盘可抽插的设置在主笼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站板用来承载小动物,小动物在休息室内产生的粪便、毛发等杂物都会从站板的间隙中落入到集污盘内,其中集污盘可抽插的设置在主笼上,人们可以定期抽出集污盘,对集污盘进行清洗,从而保证休息室内的清洁。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主笼设置有供集污盘进出的插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抽插口用来拔出集污盘,无论什么时候都可以将集污盘抽出,特别是休息室上的上门关闭的情况下,可以很轻松的抽出集污盘,不用担心小动物从休息室内跑出,带来不必要的烦恼。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主笼笼顶呈倒V形,倒V形的主笼笼顶扣在主笼的三角安装部上,所述的三角安装部上固定有用于固定主笼笼顶的扣接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主笼笼顶设置成倒V形,生产制造简单,倒V形的笼顶有较好的排水效果,主笼上设置有三角形的安装部,用来安装主笼笼顶,为了增加笼顶与主笼结合的稳定性,三角形安装部上设置有扣接块,用来与倒V形笼顶扣合。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活动室均设置下门,所述上门与下门均有两扇,两扇所述的上门呈对开设置,两扇所述的下门呈对开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门与下门都有两扇,开门的时候就不需要很大的空间,并且打开的幅度也相对好控制,其中活动室设置有下门,当家禽和家畜在活动室内的时候,也可以打开,将其抓出,而不用将其赶回得到休息室再爪,同时在喂食的时候,也可以直接从下门中将食物放入。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两扇对开的上门和两扇对开的下门均设有相互固定的锁定机构。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副笼有2个,设置在主笼的两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主笼可以与副笼拼接,根据实际的需求来选择不同数量的副笼,拓展性能强,使用灵活,增加了小动物日常活动的空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笼子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笼子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笼子实施例副笼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隔层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主笼;11休息室;111、上门;112、进出口 ;113、通风部;114、进出部;12、活动室;121、下门;13、三角安装部;14、扣接块;15、主笼骨架;16、插口 ;2、副笼;21、开口 ;22、副笼骨架;3、主笼笼顶;31、框架;32、挡水片;33、延伸部;4、副笼笼顶;5、梯子;51、防滑条;6隔层;61、站板;62、集污盘。【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4对本技术笼子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一种笼子,包括主笼1,主笼I包括有铝制的主笼骨架15,主笼骨架15的中部设置隔层6,下半部分形成活动室12,上半部分形成休息室11,主笼骨架15的上半部分安装板材,使用的板材优选为不透光、不透水的材料,例如复合板、塑料板等,用于保证休息室11内的光线较弱,同时露天使用的时候,防止雨水等进入到休息室11内,不影响小动物的休息;休息室11可以适当的设置通风部113,或者通风格栅等;主笼骨架15的下半部分用于安装网格,使活动室12与外界无障碍的相通,小动物可以在通风的环境之下活动,有效减少疾病的传染,另外,下半部分的网格也方便人们对小动物进行观察。主笼I的侧面设置有副笼2,副笼2具有一个开口 21,开口 21朝向主笼I并与主笼I的活动室12相通,主笼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笼子,包括主笼,主笼由隔层隔开成活动室与休息室,所述的休息室位于活动室的上方,所述休息室设有进入活动室的进出口,进出口处设有进入休息室的梯子,所述休息室设有可打开的上门,其特征是:所述主笼侧面拼接有至少一个副笼,所述的副笼与活动室贯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英明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雷博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