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装饰用墙角防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492051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11 14: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建筑装饰用墙角防水结构,包括:墙体和地面基层;第一隔板,墙体和地面基层向外设有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一隔板向外设有第二隔板;第一间板,墙体向外设有第一间板;第二间板,地面基层向上方设有第二间板;第一空腔,墙体、第一隔板之间形成有第一空腔;第二空腔,第一隔板、第二隔板之间形成有第二空腔;拼砖层,第二隔板向外设有拼砖层;第二排湿管,第二空腔通过连接第二排湿管与外界导通,第二排湿管的外延段上设有第二闸门,第二排湿管的末端设有排风扇,连接管。本墙角防水结构不但可以被动防水,更可以主动防水,防水效果更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装饰
,尤其涉及建筑装饰用墙角防水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在建筑施工领域中,卫生间地面防水一直是影响工程质量的通病,用户反映非常强烈,相关的维修费用一直居高不下,不仅给用户的生产生活带来很大不便,而且给施工企业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其中,墙角防水问题尤为突出。现有的墙角防水结构,大多是被动的防水,即防止水渗入而导致的危害,然而绝对的防水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很难做到,用户在使用过程中还是会遇到卫生间漏水问题,墙角防水还需要主动排水措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的建筑装饰用墙角防水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建筑装饰用墙角防水结构,包括:墙体和地面基层;第一隔板,所述墙体和地面基层向外设有第一隔板;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向外设有第二隔板;第一间板,所述墙体向外设有第一间板;第二间板,所述地面基层向上方设有第二间板;第一空腔,所述墙体、第一隔板之间形成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间板、第二间板分别将第一空腔的两端封堵;第二空腔,所述第一隔板、第二隔板之间形成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一间板、第二间板分别将第二空腔的两端封堵;拼砖层,所述第二隔板向外设有拼砖层,所述拼砖层包括有铺设在墙体上墙砖、铺设在所述地面基层上的地砖组成;所述第一空腔在所述第二间板的右侧形成有第一填充层;所述第二空腔在所述第二间板的右侧形成有第二填充层;所述第一填充层、第二填充层内填充有水泥砂浆;第一排湿管,所述第一空腔通过连接第一排湿管与外界导通,第一排湿管贯穿第一隔板、第二隔板、拼砖层并向外延伸,所述第一排湿管的外延段上设有第一闸门、加热器,第一排湿管的末端设有鼓风机;所述第一闸门用于打开或者关闭第一排湿管;第二排湿管,所述第二空腔通过连接第二排湿管与外界导通,所述第二排湿管贯穿第二隔板、拼砖层并向外延伸,所述第二排湿管的外延段上设有第二闸门,所述第二闸门用于打开或者关闭第二排湿管,所述第二排湿管的末端设有排风扇;连接管,所述第一隔板上设有连通第一空腔、第二空腔的连接管。优选的,所述连接管内设有过滤装置。优选的,所述过滤装置为过滤网。优选的,所述第一空腔内设有杀虫剂槽,所述杀虫剂槽内填充有杀虫剂。优选的,所述加热器为电加热器。优选的,所述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由工程塑料制成。优选的,所述拼砖层与第二隔板之间还设有一防水涂料层。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第一空腔、第二空腔,这两个空腔配合送风机构、排风机构,就使空气在第一空腔、第二空腔内流通,流通的空腔带走空腔内的湿气,达到了主动防水的目的。通过设置杀虫剂槽,杀虫剂槽内填充的杀虫剂可以杀死第一空腔内的蚊虫,避免蚊虫滋生。通过设置防水涂料层使墙角具备被动防水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建筑装饰用墙角防水结构的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其中,10、墙体;20、地面基层;30、第一隔板;31、第一空腔;32、第一排湿管;321、第一闸门;322、加热器;323、鼓风机;33、第一填充层;40、第二隔板;41、第二空腔;42、第二排湿管;421、第二闸门;423、排风扇;43、第二填充层;50、拼砖层;60、连接管;70、杀虫剂槽;80、第一间板;90、第二间板。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 “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参照图1,本技术所述的建筑装饰用墙角防水结构,包括,墙体10、地面基层20、第一隔板30、第一空腔31、第一排湿管32、第一闸门321、加热器322、鼓风机323、第一填充层33、第二隔板40、第二空腔41、第二排湿管42、第二闸门421、排风扇423、第二填充层43、拼砖层50、连接管60、杀虫剂槽70、第一间板80、第二间板90。其中,如图1所示,墙体10和地面基层20 ;第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建筑装饰用墙角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墙体和地面基层;第一隔板,所述墙体和地面基层向外设有第一隔板;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向外设有第二隔板;第一间板,所述墙体向外设有第一间板;第二间板,所述地面基层向上方设有第二间板;第一空腔,所述墙体、第一隔板之间形成有第一空腔,第一间板、第二间板分别将第一空腔的两端封堵;第二空腔,所述第一隔板、第二隔板之间形成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一间板、第二间板分别将第二空腔的两端封堵;拼砖层,所述第二隔板向外设有拼砖层,所述拼砖层包括有铺设在墙体上墙砖、铺设在所述地面基层上的地砖组成;所述第一空腔在所述第二间板的右侧形成有第一填充层;所述第二空腔在所述第二间板的右侧形成有第二填充层;所述第一填充层、第二填充层内填充有水泥砂浆;第一排湿管,所述第一空腔通过连接第一排湿管与外界导通,第一排湿管贯穿第一隔板、第二隔板、拼砖层并向外延伸,所述第一排湿管的外延段上设有第一闸门、加热器,第一排湿管的末端设有鼓风机;所述第一闸门用于打开或者关闭第一排湿管;第二排湿管,所述第二空腔通过连接第二排湿管与外界导通,所述第二排湿管贯穿第二隔板、拼砖层并向外延伸,所述第二排湿管的外延段上设有第二闸门,所述第二闸门用于打开或者关闭第二排湿管,所述第二排湿管的末端设有排风扇;连接管,所述第一隔板上设有连通第一空腔、第二空腔的连接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光庆叶剑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立捷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